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惊天了,你管这叫毫无背景? > 第189章 李尔论谈

惊天了,你管这叫毫无背景? 第189章 李尔论谈

作者:淋雨的小木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10 14:01:35 来源:书海阁

一线城外,一处水涧旁,余淮安两人落于此。

落地后,余淮安归于原貌,血月消失,血袍隐秘,气息内敛。

他站在前方,并没回头看。

“你是卫公的学生?”

“正是!先生为早些年儒家天下行走,如今先生归隐,作为学生,责无旁贷,代替先生继续行走天下。”李尔话语随和,不急不躁。

“我看阁下并非我儒家一脉,可是与先生结识,有渊源在?”

余淮安转过身,脸上缺少笑容,道:“渊源说不上,但认识卫公不假,他曾相助于我,为我临摹一幅春联。

原本身处洞天,如今,带着新收的学生,继续远走求学。”

李尔点头,“原来如此,难怪,我一早便在你身上察觉到先生的气息。

先生与我分别后,便一直打探不到先生的踪迹,原来,他身处洞天。

只是那洞天,我略有耳闻,当初在京城被事耽搁,没能赶往,据说,那洞天本是一神秘高人一手造就,最后,却转手让他人。”

余淮安轻声一笑,既然是卫公学生,随着卫公行走天下,自然有过人之处。

他便坦然道:“你说的那人是我,如果你想问我卫公的下落,我不知。”

李尔先是一愣,急忙作偮,“能再此见到洞天之主,幸会,李尔有幸。”

李尔心中已然波澜四起,颇为震惊。

真是此人的话,那就解释的通了,身怀秘密,让人捉摸不透。

如果余淮安再普通一些,没有那些惊人的表现,李尔是断然不敢相信的。

只是这么说来,卫公在洞天择徒,余淮安又是那方天地的主人,论地位,没人能比过他,恐怕只有那创造洞天的神秘人能高出一筹。

而作为洞天里的一人,不论自身实力有多强大,都必须礼让三分,毕恭毕敬,因为,洞天之主就是那方天地的主宰。

洞天自成一界,有自己的规矩在,这些都是洞天之主制定的,一言一行,都关乎一切,言出法随,绝对的主宰。

如果卫公真打算归隐洞天,那么,眼前人的身份,比卫公还高,李尔不敢托大,只是余淮安年纪太小,他不好以前辈尊称。

显得太过奇怪。

不过,身为洞天之主,身份地位超然,不惧任何,为何会选择离开?

李尔想不明白。

“说起来,少倾也和洞天之主认识?”

余淮安嗯了一声,“那家伙此去凶多吉少,结果难料,虽然并不熟识,还是希望他能安然无恙归来。”

李尔欲言又止。

余淮安继续说道:“他还差我钱呢,说好去会会龙虎山,可他食言了。

不知有无再见之日,他曾说要回家乡,可惜没问清楚他的家乡在哪里,如果顺路,顺便替他去看看。”

李尔脸色不可查的动容了,回家乡?

难道少倾是要回袅袅州逍遥剑宗?

时隔多年,他终于是打算回去了吗?

可物是人非,近些年来,宗主逍遥子闭关无期限,甚至有人猜测他身陨了。

逍遥剑宗也不复当日,宗门凋零,已是无比凄凉的落魄宗门。

余淮安叹气,心中总归不舒适,“如今你是儒士天下行走,有何打算,是继续行走天下,还是寻找卫公下落?”

李尔恭敬回答道:“既然选择继承先生的路,总要走完,只是我来一线城还未能如愿以偿,还需等待。”

“手札?”余淮安问道。

李尔点头,“早些年,先生与我求学之时,第一个以学问论道之人便是九黎国丈,上官僚。

此人百家学问都有所深究,造诣极高,集百家之所长,融百家之所思,可谓是海纳百川,极其不简单。”

余淮安诧异无比,李尔竟如此了解国丈,一时间,他不介意多听些。

“哦?愿闻其详。”

李尔不慌不急道:“此人究竟有多深,我不甚了解,只是听闻先生说起,国丈上官僚若是出自儒家一脉。

如今的儒家,必然多出一位令人望闻止步的高人。

此人修为不高,对世间却了解颇深,事事有了解,朝廷官政,门派之争,家常吵闹,生老病死,大道如水,川流不息。

九黎多半靠着皇后上官燕,可上官燕全是靠着这位事事精通,推演一切,算无遗策的老父亲。

先生曾评价到,九黎出了这么一个人,是九黎的荣幸,更是荻花洲,乃至整个天下的荣幸。

说国丈到底深到何种程度,没人知晓,国丈到底隐藏了多少,也没人知晓。”

余淮安若有所思,真有这么神奇?他倒是想见识见识,是否如所说般。

为当今奇迹,知晓古今未来,若有机会,在和皇后娘娘彻底翻脸前,余淮安想单独会会这位老人。

恰好,余淮安希望今夜发生之事,能在国丈那里,得到一定的解释。

“阿弥陀佛,有幸能再次遇见儒家天下行走,幸会!”

就在此时,多难赶到,双手合十,平静走来。

李尔回头,摇头一笑,“多难大师苦行天下,在下久闻,与之相比,我就显得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余淮安又意外了,这两人认识?

多难面色庄重,却在此时露出笑容,“李施主谬赞了,儒家讲究读天下书,行天下路。

佛家讲究天下皆苦,普渡众生,看破红尘,一念静心,顿超佛地。

不过殊途同归,大同小异。”

李尔轻笑,“昔年,先生带我途经金陵州,曾拜访过多智大师,坐而论道。

那时,多难大师已出行天下,未能一见,没曾想,同在一线城撞见,倒是来的好不如来的巧。

如今,多难大师修得佛心,而我,书上道理,还未曾琢磨透彻,无法相比较。”

多难摇头,“李施主言重了,想脱离世俗何其困难,你我不过是苦海中争渡的一叶扁舟,不知何时才能上岸。

于我而言,尝遍世间苦乐,方可正心,正所谓,有过痛苦,方知众生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听着两人在那寒暄,余淮安不知为何想笑。

两个天下行走撞一块不容易,他们毕竟出自儒家,佛家两脉。

不应该见面就论道,或直接动手,分个胜负吗?

怎么在这互相谦让来了,真让人捉摸不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