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鹰犬 > 第394章 入德州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394章 入德州

作者:神行汉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3 15:02:24 来源:书海阁

第三百九十四章入德州

谷欣阳还注意到,从后军冲出了一队披着皮甲的僧兵,直接列了阵势向和他们一起冲阵的那些一流高手所在的地方冲去,沿途的燕军士兵都是非常配合地让出了一条通道,让他们通过。而那边围着那几十名一流高手的燕军,也都是围而不攻,显然知道有真正对付他们的人在。

谷欣阳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若是继续缠斗下去,最后没能杀掉燕王的话,他们四个或许可以跑掉,跟着他们来的几十名一流高手,以及那些李景隆派给他们的那千余骑军中精锐,就必然要折在这里了。

这些一流高手里,既有年轻一辈的希望之星、天赋高手,也有像唐门家主唐康盛这样的门派、世家的中坚力量甚至是掌权之人。

能聚齐这么些人,可是耗尽了谷欣阳这几十年来建立下来的隐藏人脉,若是这次袭杀燕王不成,还未能将他们带出去,那毫无疑问,下一次他再想召集起如此规模的顶级高手,就非常困难了。

谷欣阳刻意将两人的交手向那大纛之下的燕王所在之处引过去,其他薛良、王恨水也都是心有灵犀,边打边往那边去。

但很快,谷欣阳就发现不对了,那大纛之下的人,并不是燕王!

谷欣阳是曾经见过燕王朱棣的,他很清楚朱棣的长相,远距离来看,那人穿着一整套的铠甲,外面披着明黄色的披风,正是朱棣一向依赖的装扮,身材和容貌也都相似,加上相同的胡子,确实让人很难分辨。

但是距离拉近后,看着那眼神中透露着跃跃欲试的神情,却被旁边的亲卫死死拉住的“燕王”,谷欣阳不仅判断出了这人不是燕王,更认出了他的真实身份——这是燕王朱棣的次子,朱高煦!

与此同时,从远处传来的动静来看,朝廷大军刚刚掀起的一波反扑,似乎已经被燕军完全打了回去,现在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这个时候,真正的燕王,正带兵冲击朝廷大军的军阵。

在认出朱高煦身份瞬间,谷欣阳就知道,他们必须要离开了。

或许他可以付出一定的代价,拼着被悟真所伤的可能,来杀死朱高煦。但那样做,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而且可能会引来燕王的疯狂报复,到时候若是有他们的人被燕军俘虏,肯定也会被杀死泄愤。

……

当朝廷大军和燕军在景州会战的时候,王戈却带着一队精锐兵士进入了德州。

山东境内的各个城市,州府县城,他的眼线最多,控制力最强的,毫无疑问是青州城,以及青州府下辖的各个州县。

但对几个比较重要的大城,比如济南,比如昌邑,比如德州。

特别是德州城,在李景隆确定将德州确定为朝廷北伐军的根据地后,王戈就暗中调动了大量人手,慢慢渗透德州城。甚至孙洪和孙桓,都被他调派了过来,潜伏德州,运作调动。

最开始的时候,朝廷军容还算严整,德州城内也经常戒严,各个关键所在,更是都被重兵把守。

但后来随着汇聚而来的兵马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各自间互不统属,又经常起冲突,德州也是变得越来越乱,经常闹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王戈所安排的人,也就有了搞事的机会,在很多关键的地方,都安插或是收买了自己的人。

这些人被收买的人,其实大部分都不知道是被燕王的人所收买,就是单纯地贪钱而已,但是孙桓、孙洪两人,跟着王戈和梁博伟这么久,早就摸透了那套玩弄人心的套路,只要对方拿了钱,开了第一个口子,就基本逃不出他们的控制了。

在关键的时候,他们已经有办法,暗中打开一道城门。

不过若是在燕军攻城的时候,这么做的成功性很小,因为那时候城防必定十分严密,布满重兵,甚至几个未作出兵打算的城门都会直接封死,想擅自打开的可能性很小。即便打开了,若是和外面攻城大军时机配合不好,可能刚打开没多久就又被守军夺回,重新关上。

除非有一队精锐人马事先就藏在城中,起事之时,拿下城门,直接守住,这样就是万无一失了。

当李景隆在城中的时候,不论他得不得军心,整个城中的戒备肯定是会更严密的。但现在大军北上,与燕军决战于景州,城中虽还有两万守军,但注意力都在粮草辎重上,守备却是一下松了许多。

不过王戈这次带人分批潜入德州城,并不是为了帮助燕军攻夺城门,拿下德州城。

最开始的时候,提出这个提议时,道衍的想法是,如果朝廷大军溃败,李景隆再次逃脱,返回德州城的话,王戈想办法出手,直接把他擒下来。

控制住了他这个主帅,整个北伐大军自然就要分裂崩溃,而追击而来的燕军要拿下德州城,也就十分简单了。

但王戈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李景隆继续当朝廷北伐大军的主帅,是对他们更有利的情况。

若是活捉或是干掉了李景隆,那朝廷必然要重新换帅,虽然经过太祖的几轮清洗,如今朝中有足够威望、足够有能力的将领已是不多,但再换个人来,却也未必会比李景隆差了,而且有了李景隆的前车之鉴,对方恐怕会稳扎稳打,这对燕军而言,并不是好事。

燕王也同意了王戈的看法,并且接受了王戈那个更加大胆的提议——想办法策反李景隆!

说是策反其实也不太准确,或者应该说是要挟。

……

建文二年十月,朝廷北伐大军主帅李景隆亲率十五万大军,与燕军精锐八万战于景州之外的一片平原之上。

最后经过一天一夜的交战,随着主帅李景隆的再一次提前落跑,朝廷大军彻底溃败,无人愿意断后,无人愿意抵抗,再一次出现了成建制的投降,甚至有南军主动帮燕军带路,带他们追杀溃逃的李景隆及其亲军护卫。

最后李景隆还是成功地带着所剩的数十亲卫,回到了德州城中。

但他没想到的是,刚回到临时的大将军府,还没来得及歇口气,他就被人给绑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