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鹰犬 > 第421章 首功未赏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421章 首功未赏

作者:神行汉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3 15:02:24 来源:书海阁

第四百二十一章首功未赏

建文三年六月十八,燕王朱棣在京城登基。

他废除了建文的年号,将建文元年至建文三年改为洪武三十二年到洪武三十四年,定年号为永乐,明年为永乐元年。

除了处置和诛杀大批建文前臣外,自然还有大量的封赏。

凡是建文年间被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官职,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亦是一律废除。

相比起原本的历史,这次靖难之役的过程整整少了近一年。

王戈的出现,也让燕王的起兵过程顺利了许多,并且从原来的“燕王靖难”,变成了“四王靖难”,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不少的兵力和资源支持,少了原本历史上惊心动魄、生死之间的时刻,麾下的大将也没有太多阵亡。几乎可以说一路顺风顺水,连战连捷,没有遭遇什么挫折和败绩。

以当时燕王和建文朝廷的实力对比,这种过程可以说几乎是种奇迹。

也可以看得出来,王戈在其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按理说,王戈在靖难之役中说是首功也完全当之无愧,但最后对他的封赏却并不是最厚。

登基称帝后,朱棣对靖难功臣大加封赏,共封国公三人,封侯十九人,封伯二十七人。

其中两位国公分别是朱能和张玉,这两人跟随朱棣的时间都很长,在靖难之前就已随他多次出征北伐,靖难之后更是几乎每场大战都是身先士卒,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张玉,数次负伤,差点死在战场。这两人是军中首功,毫无问题。

剩下的一位国公,则第一位投靠朱棣的宗师高手张诀,得封兴国公,他不仅在建文帝派出大内宗师郭扬至北平和谢贵张昺对朱棣下手之时出手,击伤郭扬,擒下张昺谢贵,彻底扭转局势,攻占九门,控制住北平。而且在后来的各个战场上,也都有斩将夺旗的关键表现,是许多场大战的决定性功臣,这个国公也是当之无愧。

不过本来应该是靖难首功的王戈,却并没有在三位国公之列,只得封了武安侯。

因为王戈而替朱棣效力的前锦衣卫千户尹少亭,亦得封云阳伯。在燕军中负责后勤、后面甚至是把全副身家都投入燕军的山西富商沈宏,亦被封伯。还有王戈的好友,从小一起在那无名山谷中一起长大的“大熊”沈平,也因功得封伯爵。

除此之外,少林寺、昙元寺等在靖难之中出了大力的寺庙都得到了极其隆厚的封赏,三位出战的佛门宗师智海、悟真、妙轼,都得赐“金龙紫衣袈裟”,其他封赏更是不计其数,参战的武僧亦都有封赏。

至于建文帝针对佛道两家之前的那些限制政策,自然也是随之被废除。因为道衍和三名佛门宗师的缘故,已经可以预见,佛门必然将在永乐一朝得到极大发展。

朱棣登基的时候,王戈还押送着齐泰等人在往京城的路上,待他回到京城,将齐泰交到有司后,便被道衍给召了过去。

道衍现在是僧录司左善世,在京城中也得赐了一所大宅,不过他此时却是住在城中一所规模并不大、也并不是太有名的寺庙之中。

当然,现在道衍的身份非同小可,这寺庙周围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来,暗中却有极多的眼线和护卫。

王戈过来的时候,这些暗桩都是第一时间注意到了他,但看他的眼神并没有丝毫的警惕和审视,而全是崇拜和羡慕。这些人有很多也都是那无名山谷出身的,只不过都比王戈、沈平、钱衡他们要晚几年,而且同样在燕王的谍探系统中做事,对王戈的了解也比普通的武将和文官要多得多。知道这位新晋的武安侯做了不少大事,在谍探情报系统中,可以说是仅次于道衍的大人物,未来说不定就是他们的上司。同样的出身,他们几乎都把王戈当成了未来的目标。

道衍在一间静室见了王戈,没有留任何伺候的人,甚至门外也没有留人守卫,离得最近的都在二十步之外。

道衍先是询问了一下这次王戈去追捕齐泰的过程。

“果然有你出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有些难得的,道衍一上来就当面夸赞了王戈。在以前,王戈不论把事情办得再好,道衍再满意,也通常不会出言夸赞。

“都是陛下和大师运筹帷幄,加上属下运气好……”王戈自然要谦虚两句。

道衍抬手摆了摆:“现在不必过谦了,你的能力,陛下和我都知道,你的功绩,也都不会忘掉。其他人或许不清楚,但陛下和我都明白,你才是真正的第一功臣。按理说,封个国公,应该是理所应当、毫不过分的,现在却只是个武安侯,是不是心里有些不服气?”

王戈赶紧起身,跪伏于地,恭谨道:“王戈万万不敢有此想法!王戈本是无根无萍的孤儿,若非陛下和大师收留,哪能有今日!陛下和大师知道王戈的忠心便已足够!若说功劳,大师才是真正的首功,大师都不愿意接受封赏,王戈又怎敢居功!”

虽然他才刚刚回京,但已经得到消息,本来朱棣是打算让道衍还俗,恢复俗名姚广孝,并封他为国公,入朝为官的,但被道衍给拒绝了。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王戈能猜到大半。道衍拒绝封爵厚赏的原因,应该和王戈没能得到对应封赏的原因一样。

毕竟他们所做的事情,有很多都是不宜摆上台面的。朱棣靖难起兵,是以清君侧、除奸臣的名义,而王戈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有提前准备、各种筹备的。晋王、代王、宁王乃至齐王,都是说他们自己起兵拥戴朱棣,和他一起靖难。但实际上,都是有王戈在里面各种运作,威逼利诱,这些功劳也没法说。还有一些“阴谋诡计”,更是不能与外人道。所以即便王戈封了武安侯,名义上也只是“数次护驾有功”、“侦查敌情”、“招降策反”这些。

而道衍,最大的功劳之一,其实就是劝说朱棣以帝位为目标,进行各种筹备和打算。

除此之外,之前道衍对建文帝的处置,可能也是他如此选择的重要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