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鹰犬 > 第428章 掌控江湖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428章 掌控江湖

作者:神行汉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3 15:02:24 来源:书海阁

第四百二十八章掌控江湖

王戈可以猜到钱衡的想法,这次靖难之役中,他表现的机会其实不多。所以最后王戈封侯,沈平封伯,就连跟着王戈的尹少亭都封了伯,唯独他没能封爵,心里自然是有些不服气的。要知道,当初在那无名山谷中,他和王戈、沈平三人都是同一批出谷的精英,甚至可能在他自己看来,他是三人中最强的那个,现在功劳和地位却是三人中垫底的,心理自然有些不太平衡。

而现在朱棣刚刚登基,要对很多建文前臣进行“清理”,正是锦衣卫可以“大展身手”的时候。所以钱衡或许也是想要在锦衣卫里,多做出一些功绩来。

对钱衡的选择,王戈也不好多说什么。他总不能说,现在锦衣卫虽然威风,但以后很可能要成为替罪羊、背锅侠吧?

东缉事厂成立后,朱棣召王戈入宫见过他几次,主要给他的任务,首要的就是肃清京城以及北平两地的敌国探子——毕竟对外而言,东厂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这个。

除此之外,就是整肃江湖势力——之前景州之战,虽然最后是帮助燕军直接扭转了整个战场局势,彻底打垮了李景隆的北伐军,但那四大宗师冲阵袭杀的事情,却还是让朱棣十分的记恨和警惕。若不是有王戈提前知道此事,有张诀以及道衍联系来的三大佛门宗师坐镇,要是真的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让那四大宗师突到那个位置,朱棣还真是凶多吉少。

当然,这件事情也是王戈很愿意干的。相比去整肃官场,整治文官,还是去对付江湖人要轻松得多,也没有太多后患。而且他对江湖,也要更熟悉一些。

这两个任务外,朱棣还让王戈对各藩王严密监视。很明显,虽然朱棣是因建文帝削藩而“逼反”,但就他自身而言,登上帝位后,也是会继续削藩,限制藩王的势力,不会允许其他人走和他一样的路。哪怕是参与靖难起兵的代王、晋王、宁王和齐王,也只会把他们好好养着,多给他们些钱财方面的利益,而不会再让他们拥有能够割据一方的力量,特别是兵权,将会被严格限制。

若是有那些不安分的藩王,朱棣自然也不会手软。王戈便是他的眼睛,帮他看住这些个侄儿和弟弟们。

……

王戈对江湖的掌控,靖难之前就已经在开始铺垫和准备了。

柳红岩、洛姨和谢筱柔也都被王戈吸收进了东厂,不过和莲红、尹少亭不同,她们几位是密探的身份,被暗中授予了百户的腰牌,知道他们具体身份的,也只有王戈等少数几人。

说白了,其实就是给她们一个特权,一个特殊身份而已。

之前靖难之役中,她们同样立了不小的功劳,不过按她们自己的意思,也没有公开的封赏,但从其他方面,肯定有对应的补偿。不说其他,单就“醉仙楼”,以后便是各地青楼中,除了教坊司外,背景最大的。

不仅京城、青州、北平,大明各地,那些从犯官家中所抄的产业、房产,每个地方都可以任“醉仙楼”挑选一处,开张做生意。这并不是行文于公的官府诏示,但有东厂、锦衣卫的配合,却相当于潜规则,没有一点施行的困难。

这其中自然可以攫得大量的好处,但王戈也知道,谢筱柔和柳红岩都有分寸,不会得寸进尺。何况还有他看着,也不会让“醉仙楼”做过头。

而王戈对江湖的控制,首先便是放在那已经日暮西山般的武盟上面,以及那已经被他“收服”的皇甫渊身上。

之前王戈就说过要扶他当武盟盟主,如今时机正好。

在燕王入主京城之前,王戈就已经有把握能做到这件事,如今所掌握的实力和资源更上一层楼,想要做到更是没有问题了。

在他的刻意引导下,江湖上早有建文帝为魔教妖人蛊惑的传闻放出,齐泰黄子澄皆是魔教中人的说法亦早已在江湖上流传许久。等到在王戈的配合下,给出更多的“实锤”,再让皇甫渊带人一举端掉一个魔教据点、在宗师高手的帮助下杀死魔教掌剑使司马俊秀后,一统武盟,重新建立武林秩序,也就水到渠成了。

至于如何证明,只需一柄魔教镇教神剑“奉火剑”便足矣。

唯一可虑的,也就是当初那几个跟着“太平楼楼主”一起欲图袭杀朱棣的宗师高手和几个门派世家了。这些人,有些是可以拉拢收买,而有些则要拿来杀鸡儆猴,这不仅是有助于控制江湖,也是要给朱棣一个交代。

因为先前端掉了蒙元密探在京城最大的据点、中转站“倚红楼”,几乎将他们的重要成员都一锅端了,又通过“吐真剂”的审问,得知了蒙元密探在城内的其他据点,也是因此而得到了建文帝及两位大内宗师的行踪。

本来那时候是将那位蒙元进入京城的“大人物”逮着的最好时机,但王戈因为不想插手建文帝的处置,所以等到离开京城南下追踪齐泰后,才让莲红将情报上报给道衍,由他来处理这件事。

从后来得到的情报来看,虽然道衍没有明说,但建文帝应该已经被他处置掉,而那位蒙元的“大人物”,却成功逃脱。

南香不在这,王戈没法用“寻踪蛊”来追踪,而现在又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想要找到那位蒙元密探口中的“大人物”,可能性微乎其微。本来王戈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却没想到,那位蒙元的“大人物”,竟然自己找上了门来。

王戈对照着之前靠“吐真剂”从那些“倚红楼”的蒙元密探口中得知的那“大人物”的长相,基本可以确定,这位看起来完全是位中年儒雅文士模样、自称“鞑靼特使宁先生”的人,便是在燕军过江前,进入京城、潜入皇宫面见建文帝,又在王戈和张诀赶到前,将建文帝带出来的人。

“没想到,宁先生居然还留在京城。”王戈端坐于堂上,也没有邀其入座,居高临下、侥有兴趣地打量着他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