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鹰犬 > 第442章 功劳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442章 功劳

作者:神行汉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3 15:02:24 来源:书海阁

第四百四十二章功劳

在峨嵋派被王戈的多种手段搞得焦头烂额,不得不让罗九娘去京城求助的时候,唐门同样也面临着来自官府的压力。

相比起来,王戈对唐门的手段就要简单直接得多了,只是利用唐门的族人在当地的不法之行,让苦主找上衙门,然后衙门便开始对唐门及其宗族施压。

像唐门这样的武林世家,家族中一堆的高手,在当地必然是有不少不法欺压之行的,只是往日骇于唐门的威势,加上官府也不愿意多管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江湖事”,又或者本身就和唐门有勾结,所以并没有人敢闹,有闹的也早就被摆平了。

但是现在一见官府开始找唐门的麻烦,而唐门却是敢怒不敢言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唐门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再联想到之前靖难期间,唐门参与了景州袭杀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的行动后,即便是很多本身和唐门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也未曾受过欺压、甚至可能还有合作的势力,也都纷纷开始落井下石。

唐门不像峨嵋派,虽然在蜀中也是一方大势力,但一来在江湖正道上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二来没有宗师高手坐镇。

只要不是面临着灭顶之灾,他们也没有鱼死网破的勇气,即便鱼死网破了,也未必有多大影响。

何况,王戈的目的,本来也不是逼得他鱼死网破。

唐门同样是他着重要收服的一个势力,唐门的许多东西,虽然在王戈看来,是有些舍本逐末,点错了科技树。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有不少参考性的。

除了唐门外,还有诸多参与了景州之战的中小门派,也都被王戈用同样的方式整治了一番。

当然,他们即便是服软,也不需要派人去京城“教武堂”坐镇——那是只有宗师高手才有资格去的地方。

而在景州之战中,参与的另一位宗师薛良,自然也不会被王戈放过。

只不过相比起“斩魔剑仙”妙虚子,家族本就在江南的薛良,对付起来其实比唐门都要容易。

妙虚子不可能放弃峨嵋派,薛良就更不可能放弃薛家了。

所以在薛家两个旁支子弟被官府因一些陈年旧案抓进牢里后,薛良就很自觉地去京城“报道”了。

不过景州之战的四位宗师,除了谷欣阳、薛良、妙虚子外,还有一个人,却是连王戈也觉得有些头疼不好处理的,那就是“赶剑仙子”王恨水。

倒不是王戈对付不了这位宗师,而是她和程浩妍的关系,让王戈不好真地下手。

王恨水并没有固定的山门,行踪不定,而她最在乎的小徒弟,又已经和她“决裂”。所以不论是对峨嵋派等武林门派的招数,还是对薛家、唐门等世家的招数,都不太管用。

若是没有程浩妍这层关系,以王戈一向的行事风格,是不会允许这样的隐患出存在于江湖上,对他今后的计划造成可能的影响的,会想办法将其钓出,能收服则收服,收服不了就直接彻底“解决”。

但有程浩妍这层关系在,哪怕她已经和王恨水脱离了师徒关系,甚至为此还自废武功,王戈还是很清楚,程浩妍不会容许他去伤害、设计王恨水——除非王恨水主动来对付他。

所以王戈也就没有专门去针对王恨水,暂且就当作找不到她罢了。

王戈执掌东厂不到一年时间,便抓获了蒙元鞑靼的密探头目——虽然是死的,但也是功绩。端掉了鞑靼在京城的所有密探据点,揪出了几乎所有探子。而在江湖上,也是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极大的成果,等到妙虚子也上京的话,便是成功收服了两位宗师高手,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入了礼部的“教武堂”。

虽然说的只是坐镇京城指点武功,并没有接受任何指派任务的义务,还是挂的礼部的名头,既不是兵部也不是刑部。但不论是在江湖上,还是朝廷内,都自然而然地把两名宗师当成了已经归顺招安朝廷,是东厂整肃江湖的功绩。

甚至都不需要王戈将通过皇甫渊控制武盟的事情当成功绩密报给皇帝,仅是大家都看得见的这些,就足以对他再次酬功了。

而峨嵋派那边,一切都在王戈早已安排好的计划中,当周含笑和罗九娘回到峨嵋山,将王戈的两个要求带给他们后,在峨眉县官府、峨眉山其他门派的多方配合下,最终妙虚子和峨嵋派还是选择了妥协。

为了安抚峨眉山的其他门派、那些与峨嵋派确实有官司的百姓、苦主,峨嵋派掌门选择了卸下掌门之位,亲自到县衙过堂,解决那些积案。虽然最后并没有对她判刑,但走过这一遭,她也不再适合继续当峨嵋派的掌门。于是在前掌门、妙虚子和峨嵋派内其他长老的共同支持下,罗九娘成了峨嵋派的新任掌门。

在那之后,妙虚子才启程,和周含笑一起前往京城,往礼部“教武堂”报道。

妙虚子自己也知道,从这之后,峨嵋派在江湖中再也难回到之前的名声、地位和号召力了,而她去了京城后,不论有没有替朝廷办事,在其他江湖人的眼中,也已经被印上了“官府”的背景。

但在门派生死存亡的关头下,她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官府和少林,或者说背后的东厂和王戈,用的是明明摆摆的压迫威逼之法,让他们除了选择屈服外,根本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而这次的事,也让她看出来,江湖上其他那些所谓的正道门派,是什么样的嘴脸。峨嵋派所遭受的威逼压迫,有很多名门大派未必不知道,但他们不但什么都没有做,在江湖舆论上也没有一点声援和主持公道的打算,甚至有许多人都有落井下石的欲图。

与这些伪君子为伍,还真不如就干脆当那朝廷的鹰犬做真小人来得痛快。

当四月中旬,妙虚子抵达京城,与薛良同入“教武堂”后,朝廷对王戈整肃江湖有功的嘉奖圣旨也随之发下。这一年左右,锦衣卫和东厂这两大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情报密探机构,都是相当活跃,只不过锦衣卫是在不断地对建文旧臣抄家审问,而东厂则都是在对付蒙元密探和江湖门派,相比起来,无疑后者在朝臣中的名声要好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