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 第535章 新兵与消息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第535章 新兵与消息

作者:爱吃碳烤鲍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3 17:10:36 来源:书海阁

最讨厌这种突发型事件,一点预案都没有。郁州的统治区域一下子扩张这么多,根本无法实施有效统治。

一担没有军队保护或合作社主持的分地,被地方势力反扑,或者自己因为分地不公平,而导致的**,会极大的损害郁州的信誉。

留个杨潇和郁州的时间不多。军官们被叫回来, 一是参与新的练兵任务,二是继续对军官进行培训。

这些刚从军一年多,就晋升到了连级以上军衔,军事素养在杨潇看来那是有口难言。况且随着部队的扩充,军衔还会近一步提高。

“卫兵!怎么回事?”

这日杨潇一早入新军营巡视,发现招兵的地方发生骚动。

“退后!退后!”

“啪!”

见两名卫兵,根本阻止不了几十个拥挤在一起, 看热闹的青壮。杨潇掏出转轮手枪对着空中开火。

被枪声吸引的青壮,扭头看见了骑在高大战马上的三个黑衣军士。这才想起来此地是郁州招兵的地方,岂能没有了规矩~

在杨潇和石柱、马吉的目光下,青壮们低着头老实回去排好队。露出了引起骚乱的三个人,不~六个人,三个士子打扮的男子和三个半大侍僮。

“发生了什么事?”

“报告师长!这三个人在这捣乱!”

“不对,学生张好言,并未在此捣乱,而是与这位文书辩论。”

(本来想写张煌言,但是张苍水先生是民族英雄,1645年清军大举南下,二十五岁投笔从戎拥立鲁王监国后,一生拥明抗清。

1658年永历帝封其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负责浙江军事,1664年被清军杀害于杭州弼教坊。临刑时,他拒绝跪而受戮,坐而受刃,叹息说:“大好江山, 可惜沦于腥膻!”,时年仅四十五岁。

让这样一位人物另侍杨潇为主, 觉得有点说不过去。还是虚构一个人物好了。)

“辩论?你告诉我这里辩论的地方?想辩论去书院,来军营做什么!”

“来军营当然是从军杀鞑子~听闻郁州有劲旅,以四千大败数万入寇鞑虏,学生与好友前来投军!”

杨潇转头问征兵的军士:

“是这样吗?”

“是!师长!可是他们一不是郁州人士,二没有剃头,不符合征兵条件。”

“学生。。。”

张好言刚要插话,被杨潇竖手打断:

“我怎么不记得,征兵条件里有必须是郁州人士这一条?”

“报告师长!咱郁州人家招了兵,优先分房分地、合作社还有其他照顾。为啥还要招外地人。”

杨潇瞅着这位中士气愤道:

“所以这是你自己的理解?优先照顾郁州人?”

“是的师长!”

“两年前郁州在哪呢?那会老子都不是郁州人!啥是郁州人?那些落荒逃难来的人,那些团结一心的人抱团在一起,才有了如今的郁州人!咋地?现在你已经学会排斥后来者了?”

“属下不敢!属下没有降低招收标准,而且到现在也只有这三个外地人来征兵。”

“行了!征兵章程上没有说明这一条,不算你有错误。但是记住了!要一视同仁!”

“是,属下记住了。”

杨潇摆摆手,这才看着张好言和另外两位士子:

“招兵章程上没有规定收不收外地人,所以不能算那位军官有错。但是招兵章程上写的明明白白,军士需断发。所以要么遵守规定去剃了头再来, 要么打道回府。不得在此地纠缠。”

“将军~孝经有言: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其中一位士子寻章摘句道。

“自古忠孝难两全,想入营杀敌是为忠。想留发尽孝~回家去!卫兵!”

“到!”

“这三人再敢纠缠,关押送治安署驱逐。”

说完不在搭理三人,直接带着两亲随离开征兵处。

看着杨潇三人离去的背影,其中一个士子道:

“郁州风物虽然颇有可取之处,但是我们是当朝举士,如何能断发,如何敢断发?玄着我看。。。”

“希声不必多言,我意已决。如今大明多我一个举人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去岁鞑虏入寇半载,除郁州外竟无一人敢战。这军我投定了!”

“希声,我也觉得玄着说的对,我等三人既然立志投军,而郁州以兵雄闻天下,剃发必然有我等不知道的原由。这条命我们都舍了~还在乎这头发?走~剃发去!”

“剃发去!”

“也罢!你我三人结义,但求同死~剃发去!”

“就这么办吧。新练的这营骑兵,与第一骑兵营混编,以连为单位设立驻地,对郁州所有控制区进行武装巡逻。”

“是,师长!我立即挑选骑兵连驻地,和安排巡逻路线。”

“嗯,注意两点:一是战马的防疫工作必须重视,现在临时增设的驻地,防疫条件落后。卫生条件差,千万不可疏忽。二是巡逻路线的选择,我们不是在拱卫边境线。而是在震慑那些,准备针对分地百姓的势力,所以路线必须要在村镇之间。

同时要让战士们多关心和帮助,这些新加入合作社的百姓,哪怕是没加入的!郁州人永远为百姓撑腰~”

“是!”

鲁南民族联军驻地。

“这不公平!王风纪官~这不公平!为什么汉旗的人,可以外出执行巡逻任务,而满蒙旗的战士就窝在营里训练?”

王义看着联袂而来的,满蒙两旗大队长额尔赫和莫日根。挠了挠头皮骂道:

“这里不是你们原来的散漫旗兵军队,这是民族联军军中!军规第一条是什么?说!”

“军规第一条:服从命令!”

“还记得是服从命令呀?那你们现在在做什么!”

“王风纪官,俺们没有不服从命令,俺们就是想告诉你,告诉军部,告诉师长~现在只让汉旗的战士出营巡逻不公平!”

王义看着这两个耿直汉子,一副不给个说法,就不罢休的倔强样子,最后只得说道:

“你俩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啊?咱们的巡逻范围内,安置的百姓都是什么人?这些人半年前,被入寇的鞑虏烧杀抢掠。哦,你们以为半年后,他们就忘记仇恨了?”

“可是。。。可是在草原上,就算是敌人杀光了本族的青壮,活下来的女人孩子会忘记仇恨,侍奉新的主人继续活下去。”

零点看书

莫日根有点想不明白。额尔赫也点点头,他的太太、达达(祖母祖父)被金人杀死,自己一家还不是继续为金人征战,死了阿玛死了阿浑。

“你们诉苦大会白受教育啦?那种奴隶活的像牲畜一样,还活的什么劲?我们是人!我们要做堂堂正正的人!

行了~回去继续训练,把汉话说好了~别秃噜个舌头。还有三个月后,你俩要是文化考核不合格,可是要被撤了大队长的差事的!”

“你看俺的手!胡萝卜一样的指头!这是握刀开弓的手!不是拿绣花针写写画画的!太难为人了!”

“滚滚滚,想握刀开弓就去当大头兵!大队长读不了文书、命令还当什么!让给聪明人来做!”

“把这个消息刊登到新一期的新闻报上吧。”

晚饭的时候,杨潇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递给众女浏览。

“三月(农历),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招抚流亡的贫苦农民,“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生,务农桑”,又“募民垦田,收其籽粒以饷军”。同月,杀与之合军的罗汝才和革左五营的贺一龙。

五月(农历)张献忠攻陷武昌及旁近属邑后,乃于武昌立国。设五府六部,铸西王之宝。改武昌曰天授府,江夏曰上江县,据楚王宫,设尚书都督巡抚等官。

开科取士,揽人才,共录取进士三十名,廪膳生四十八名,都授以州县官职。下令发楚邸银六百余万两,召集各地流民,赈济饥民。”

看到这样的消息,众女心情也十分复杂。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来面对这个即将坍塌的大明朝。

顾眉悠悠道了一句:

“大明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