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唐第一熊孩子 > 第五百四十九章 刚刚想到的

大唐第一熊孩子 第五百四十九章 刚刚想到的

作者:十四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3 17:31:40 来源:书海阁

“我们都知道,长安与洛阳之间有着一条大运河,而扬州之地,在隋炀帝在位时,也修建出来一条五千余里的大运河。”

在所有人的注视的目光中,小正太开始了自己的讲解,为了能够让大家看清楚,他再次在他所强调的地方,重重的描上几笔。

“而你们注意到没有,在洛阳有一条永济渠,而扬州还有一条江南河。”

随着小正太再次勾勒出来的几笔后,所有人都能够轻易的看清楚,这些运河仿佛一直在绕圈循环,彼此相互连接。

“雉奴,你的意思是,通过水路,发展运输?”

看到这里后,李二的目光顿时就亮了起来,似乎明白小正太接下来想要讲解的东西。

“父皇英明!”

小正太赶忙奉上一剂马屁后,再次开口道:“父皇认为,若是在这里……这里……这里……修建码头的话,对于整个大唐来说,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小正太分别在扬州、洛阳、岭南之地等沿河地带标注起来。

随着这句话的出现后,所有人都陷入沉思当中,就连王朝圣的那张苍老的逼脸,也终于流露出惊慌之色。

李孝恭为何在短时间内让李家壮大起来,还不是因为修建水路,得到天大的好处。

现在太子殿下一下子开辟出这么多的水路,若是在不明白话,那也就是白活了。

前几年开辟出来的那条水路,为大唐带来多少利益,只要是朝廷的官员,谁都清楚,所有人都对李孝恭一家眼红不已。

而如今,码头的修建不单单是在各大城市修建码头,甚至沿着运河,可以将河道边的州县完全串联在一起,彻底带动整个大唐的经济。

“父皇,只要运输通道被打通,您认为扬州的发展会慢吗?对于扬州之地,儿臣多少有过一点的了解,那边的手工业相当的发达,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销售渠道太过于单一,一旦河道打通,那么扬州将将会四通八达,再也不用因为商品销售不出去而为难了。

至于农业发展,扬州之地还是算了,发展农业就是在浪费时间,扬州这里的土地就算在肥沃,那又能如何?与岭南之地一年三收的土地相比,在这里发展农业,脑袋纯粹是被驴给踢了。

当然,也能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没准还真的会培养出来一些文人,创作出来一些诗词歌赋来,让大家消遣一番。”

话已经说道这里了,他相信李二一定能够明白他的意思,国子监那种陈旧的思想,最好就是当做一个屁,一点滋味都没有,只会让大唐走向衰败。

王朝圣双眼无神的望着黑板上的内容,太子殿下的想法可以说是将整个国子监都践踏在脚下,他们甚至连抬头的资格都没有。

农业发展出来的经济,对于太子殿下恢弘的想法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这一次的比试,国子监惨败。

正如太子殿下所言,发展农业的话,为何不去岭南之地,那边一年可以收获三次粮食,在这边只能收获一次,相比之下谁更赚钱,啥子都清楚,在这边主动张扬发展农业,他们的脑袋的确是被驴踢了。

“这样的想法你应该早就想好了吧!只不是一直在等待着机会出去实施呢?”

说不激动那是假的,李二压下兴奋的心情,没好气的看着小正太,在他的思想中,若不是这一次的题目刚好说到这里,恐怕这小子还不打算说呢。

“啥?父皇,你没有搞错吧!如此简单的事情,儿臣用得着处心积虑的算计吗?这不过是儿臣刚刚才出现的想法罢了,其中还有很多的细节儿臣还没有考虑呢。”

小正太翻了一个白眼,这样的事情,他就算说了,恐怕他也不能亲自前往,在一个,他的心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算计,李二的确是冤枉他了。

李二:“……”

长孙无垢望着小正太神情相当的复杂,这真的是自己生出来的儿子吗?为什么会聪慧到这个地步,而那两个蠢材,为何要与他为敌。

而现在她也终于明白陛下的话语,那两个逆子实在罪有应得,凭借雉奴的头脑,真的想要他们的命,恐怕分分钟钟就能够解决。

李二的心绪十分复杂,小正太的话语让他摸不清虚实,如此大胆而又细心的想法,真的是这么一小会儿就能够完成的吗?

要知道仅仅一个这样的想法,就能改变整个大唐,饶是身为一国之主的李二,在这一刻也感受到了浓浓的恐惧,小正太这是为了大唐发展提出这样的建议,若是有一天小正太心情不爽的话,会不会因为他的一个念头,而让整个大唐为他陪葬。

当然,这样的事情,李二也知道,永远也不可能发生在小正太的身上,只是这个小家伙实在是太可怕了,可怕到让他感觉到恐惧。

骊山学院的学院们,全部用热切的目光望着小正太,这就是他们的先生,带领他们一直走在创新的道路上,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与殿下相比,他们实在太小儿科了,也太过于保守了。

而国子监的学子们通过这件事情,彻底服气了,他们失利绝不是巧合,更加不少偶然,而是骊山学院有这样的出色的先生,而不是国子监只知道学习古籍的保守派。

现在萧刚等人的心中都在想,当初家里为何不让他们离去,若是他们也能来骊山学院就读的话,今天的荣誉必定属于他们。

直到现在,他们才明白骊山学院那些所谓的规章制度,那并不是在折磨学员,而是在培养学员们的自控能力,以及生存能力、还有动手能力。

这些都是国子监不具备的,国子监的学子们,除了认识几本所谓的圣贤书之外,其他方便可以说是一无是处,没有任何的做为。

若是有一天不读书了,家族衰败没落了,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个废人,连自己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废人,而骊山学院的学员们就不会有这样的顾虑。

这一刻他们是真心的向往骊山学院,这里才是学生的天堂,与贱民坐在一起学习怎么了,与女子学习又能如何,只有自己学会本事,才是最重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