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 第399章 行业大佬的忧虑

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399章 行业大佬的忧虑

作者:520农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3 17:47:37 来源:书海阁

如果不制造芯片,光生产制造单晶硅棒和加工晶圆的投资要少很多,再加上设备都是自主研发,生产基地占地面积不会非常大。

晶圆片(以下称硅片)工厂总投资为50亿元,规划月产硅片为50万片/月,分为两期投产,第一期为20万片/月。

硅片工厂占地面积为一千亩,由于这个工厂切割硅片时噪声比较大,再考虑到单晶炉使用安全问题,沐阳就没打算放在总部基地,而是放在铝合金工厂附近。

除了硅片生产,芯片制造和芯片设计项目会晚一些。

沐阳的目标是月产50万片12英寸硅片,芯片工艺14纳米甚至更先进。

一共分为四期建设,计划数年内完成;第一期计划月产10万片硅片,除了满足自己需求,还可以抢占国内顶尖芯片市场,甚至能搅乱一下国际市场,这是沐阳最喜欢干的事情。

在2012年,全球12英寸硅片月产能大概在359万片,其中,四星公司是67.5万片/月,micron为51.2万片/月,海力士为52万片/月,英特儿为38.8万片/月,tsmc某积电为35.6万片/月,华国的仲芯仅为5.1万片/月。

芯片制造投资会大一些,月产50万片12英寸硅片,芯片工艺14纳米及以下,估计投资需要一千亿元。如果顺利成功,按照目前12英寸硅片,一般芯片工艺水平,月产值至少50亿美刀。

当然,以上只是沐阳的估算,他还没有购买芯片制造技术,要等把圆晶项目搞得差不多才开始。

未来几年,芯片工艺主流有28nm、14nm、10nm、7nm。

按照沐阳前世历史轨迹的话。

在2013年,28nm已经是主流了,有能力量产的就几家芯片厂家而已,此时的仲芯公司还在40nm挣扎,量产28nm要到2015年才能实现。

到了2015年,四星公司和tsmc某积电公司才正式宣告开始14nm的量产。

哪怕到了2018年,具备12nm制程技能能力的厂商很少,首要有某积电、格心、四星和联电;

大概时间点是2019年,能达到10nm这个量产技术水平,行业玩家就只剩下某积电、四星和英特儿了;

2019年到2021年期间,在7nm量产,只有某积电和四星两家了。

沐阳想玩的话,对28nm已经不感兴趣了。

星海集团要制造出芯片,大概在两年后,也就是2015年这个时间点,四星和tsmc正式宣告开始14nm的量产,那星海集团再玩14nm也没啥意思了。

14nm跨到10nm是一大步,所以,要玩就从10nm开始,甚至7nm,永远要比国际巨头领先一代。

如果产能上来了,沐阳就打算只玩7nm了,甚至更先进的5nm、3nm、2nm,要是再狠一点,廉价倾销,直接玩死这些芯片巨头。

当然,被告倾销和垄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想狠也狠不起来。

但不管如何,至少国内高端芯片不用再担忧被老外卡住了。

虽然未来几年高端芯片市场会被7nm、10nm、14nm和16nm工艺占据,但40nm、28nm等工艺并不会退出。

物联网设备、iot、基带等对于性能要求不高,28nm芯片已经满足;

甚至,比如工控机、主板芯片、nb-iot、驱动ic、汽车ecu等芯片,55nm芯片都能满足了。

同时代的高端芯片,一般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等消费领域。

如果价格优惠,消费者肯定希望用到更好的芯片,响应速度更快,运行更流畅。

3月底,星海集团举行硅片工厂奠基仪式,h城领导全部到来。

自从去年沐阳怼某想柳总后,外界都以为沐阳喊话2013年造芯片是放空炮,毕竟制造芯片哪里有那么容易。

这不,现在真金白银开始搞了,总投资50亿元,第一期为20亿元。

虽然还不是芯片制造工厂,但硅片工厂也是最基础的,没有晶圆,哪里来的芯片制造,这已经算是真正行动了。

星海集团这一动作,还是在半导体行业掀起了很大波浪,国内媒体争相报导,分析星海集团这一步的意义。

网友纷纷在相关报道的评论区发表意见,大多数是期望星海集团做出国际顶尖芯片,干倒国际巨头。

“真正的国产顶尖芯片要来临了!”

“曾经在仲芯上给予厚望,可惜还是搞不过那几个龙头,我在星海集团上面看到了希望,沐大神来真的了,之前还以为是开玩笑呢。”

“还记得沐先生跟某想柳总说:如果某想不想做芯片,我们星海集团来做!现在,星海集团真的付诸行动了。”

“某想顶着民族企业不作为,占用国家资源,那还真的不如给星海集团,至少星海集团真干了,几十亿就砸进去了,某想是一毛不拔呀,真tmd的恶心!”“我现在是理解一个爱国企业家当初是如何的心情了,星海集团是一家机械企业,现在不得不投入芯片行业,就是因为某些企业不作为!这就是大国担当,希望星海集团搞芯片顺利。”

“楼上的各位,星海集团目前只是搞晶圆,还不是搞芯片制造,那是两码事,他们没有光刻机,那些海外巨头也不会卖给星海集团。星海集团想制造芯片,这条路远着呢。当然,不管是否成功,至少沐阳行动了,为他点赞。”

……

申城,浦东新区张江路18号。

这里是仲芯国际的总部,占地面积约六百亩,目前仅使用了两百亩地。

大门处那几米高的石柱,上面镶嵌着“仲芯国际”四个大字,办公大楼也仅有六七层楼高。

但它代表的意义有些不一样,它是华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国产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当前股价在4.5元左右,市值330亿元。

星海集团进入芯片行业,也把仲芯公司的高层吓了一大跳,之前以为沐阳是随便说说而已。

星海集团是什么公司,若在两三年前,极少人知道。

但如今,可以说闻名世界,已经算得上一个庞然大物。

如果是一般大企,进入芯片行业不会有什么担忧,毕竟芯片行业可不是那么好玩的。

可星海集团就不一样,沐阳说自己造车,结果真造出来了,而且卖得贼火。

现在说玩芯片,是不是也会那样?

中芯公司的几个高层针对星海集团进入芯片行业,开了一个座谈会。

“星海集团开始搞圆晶了,沐阳来真的了。”

“不知道哪里来的技术,没听说过从哪采购设备。”

“是呀,星海集团搞得神神秘秘的,不过有钱任性呀,对他们来说,几十亿算个啥,真金白银直接砸,tmd去年就利润几百亿元。”董事长邹学吸着烟,吐了一个烟圈,摇摇头感觉仲芯与星海集团的差距遥不可及。

星海集团进入芯片行业,仲芯想做国内老大就不可能了。

也许对国内芯片行业来说,这是一件事,仲芯也抢不过某积电,一方面邹学希望星海集团打乱国际局势,另一方面,他又不想仲芯公司失去国内老大的地位。

其它企业指望不上,那上面就把希望放在他们公司身上。

现在星海集团进入芯片行业,仲芯肯定就少了上面的关注,对仲芯来说是不利的。

所以,邹学如今的心里滋味有些复杂。

“可不是嘛,不说星海集团总部,一个新能源锂公司,年初估值都两千亿元,我们公司的七八倍,这还是没上市,这完全是冲着万亿来着,牛比呀。”

“以沐阳以往的脾性,多半看不起中低端芯片,多半是玩高端,甚至顶尖芯片。”

这几个高层在随意聊这个话题,也谈仲芯公司的危机,担忧股票会不会受到影响。

除了仲芯公司,其它芯片企业,如某积电、四星和英特儿等公司高层听到星海集团真正投资圆晶,还是略有担忧,感觉多了一个搅局者,心里也不是什么好滋味。

现在,星海集团轰轰烈烈地搞建设,沐阳也不知道外界的消息,他全力输出晶圆的资料,指导员工解决关键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