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 第428章 伟大转变(请必订,感谢Q的螺丝的建议)

9月初,沐阳来到江浙大学,找到学校校长及其它校领导,商量人才定向培养校企合作方案。

这两年,江浙大学的毕业生去向,进入星海集团的人数是最多的,也是江浙大学毕业生最想去的企业。

当沐阳向江浙大学提出要求后,校方非常重视并开会进行了讨论。

传统的大学教育更多的偏重理论教育,传授的主要是通用的知识和技术,随着星海集团对人材要求的变化,发现传统的大学管理课程和知识结构越来越不能满足星海集团的需求,需要重新培训,花的时间比较漫长。

由于特殊情况,我们不可能单纯的作为精英教育,也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现在的问题是,星海集团急需科研人才,特别是沐阳准备开展的几个未来领域,很难从大学找到合适的人才。

他不想通过社招的方式把人才招进未来核心技术领域,主要担忧忠诚度问题,而且,社招人员所接触的管理体系、工作思路都差不多固定下来,在接触星海集团的体系时,改造难度比较大,在一张空白纸上作画更好一些。

当然,社招好处也多,容易招到经验丰富的人员,适用能力强,上岗快。

因此,星海集团并不会抛弃社招人员,而是适当地控制校招和社招的比例。

沐阳提出的校企联合培养方案,他的本意是利用江浙大学的招生渠道,成立江浙大学星海院系,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培养经费由星海集团出。

毕业生完成学业后,同样拥有江浙大学的正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而不是一个三本坑学生。

早上九点钟,

校方会议室里,

沐阳与几位校领导围着长圆桌面对而坐,星海集团人员还有沐阳的秘书罗志泽和副总裁周晨。

刚坐下来,罗志泽把打印好的合作方案发放给校方领导,等这些校方领导看得差不多后,沐阳才说∶

「各位领导,我打算设立智能机器人、芯片制造与设计、航空航天技术等三个专业,前两个专业,在其它院校极难找到符合我们公司的人才,而航空航天技术,知识结构培养却与几大航空航天高校差异比较大。

这个人才遴选,是从江浙大学大二学生中选拔,大一大二学基础,在大三选专业之前,如果有意进入星海集团工作,大二结束后,可以参加星海集团的人才选拔并签订预就业协议,符合要求后,就转院系,专业知识偏向星海集团制定的研发方向,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除了正规教材外,一些培训教材由星海集团出,由星海集团的高级工程师或专家上课,实践课由星海集团的工程师或者高级工程师一带n进行辅导。」

这种校企培养,在其它学校也有,主要看企业的欢迎度,如果企业都不受欢迎,学生肯定不愿意转学院;如果企业把学生坑了,学生也会把学校一起骂,同样有损学校声誉。

所以,像985院校,一般不会轻易与企业进行这类合作,而企业也不敢保证,都录用每个学生,而且这个培养费用可不低,大多企业也不愿意承担。

对星海集团来说,培养费用不是什么钱,反而是时间,更为宝贵。

校述记说:「沐先生提出一个非常好的校企合作建议,可行性非常大,我看完了合作方案,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请教一下。」

看到沐阳点头,校述记接着说,「第一点,如何保障学生的利益?学生转了专业方向,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星海集团不愿意录用,学生何去何从?」

述记说的情况很普遍,当初企业说好好的保障就业,但学生毕业后,就业单位却以各种理由不愿意录用。

企业的

时间宝贵,学生的时间也宝贵,就相当于把学生的人生给毁了。

不过,如今是从江浙大学大二学生中挑选培养人才,就算星海集团不录用,但毕业证书跟其它学生一模一样,而且,所学专业都是热门专业,很好就业。

不过,星海集团不能以此理由来解释就业问题,说不通。

周晨与沐阳商量过方案事宜,此次与校方的谈判由周晨唱白脸,沐阳唱红脸。

如果是沐阳提意见,也许校长考虑到沐阳的身份,大多不会反对,但这不是沐阳想要的,弄不好最终合作不下去。

于是,周晨解释道:「学生毕业后,只要在校期间正常完成学业,没有违法乱纪行为,品性端正,就可以真正进入星海集团工作,薪酬待遇和福利待遇与正常毕业生一样,毕竟都是正规毕业生,都是人才,不会区别对待,实际上,可能薪酬待遇还会比一般毕业生还会高一些,更容易得到重用;

如果星海集团不录用,只要不是违法乱纪行为,星海集团会给学生一笔五万元的赔偿。

如果学生毕业后不进入星海集团工作,比如进入其它公司工作,需要向星海集团赔偿高额培养费用,我们不希望为他人做嫁衣,本来就是为自己培养人才,最后人才跑向其它企业,那我们搞这个校企合作,最终是搞不下去的;如果自由创业,或者继续深造,星海集团也不要这个培养费用了。」

星海集团的薪酬待遇和福利待遇好,不怕有企业挖人,但也会有企业高薪挖人,有协议约束,就断了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思。

校长问:「周总,那这个定向服务有没有期限?大概是多久?」

「四年时间,限制太长了也没用,想离开星海集团,那就会无心工作。

但是,既然是培养紧缺科研人才,我们所掌握的技术肯定是世界一流,如果学习已经参与到核心技术实践了,那就会有竞业禁止及保密协议,如果不在星海集团工作,离职后,不能从事同行业。当然,每年的保密费用,星海集团会正常支付。」

大多公司会与技术人员签竞业禁止及保密协议,但实际操作中,员工离职后,哪怕继续从事同行,也难做到限制,除非有损害原公司的利益,比如把原公司的图纸偷卖给新公司,使用原公司的专利技术。

而且,如果原公司不支付给离职员工竞业补偿金,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继续从事原职业,那也不受限制。

这个补偿金,就看双方约定了,一般为月平均工资的30%。

校长思索了下:「这个定向服务期限我没有异议,合理合情,能够保障双方利益,最主要的还是契约精神。」

说完后,转向校述记。

校述记也点头:「在服务期限方面,我也没异议。」

接下来,两方商议合作的详细事宜,如何保障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利益,实现三方共赢。

学生转学院后,星海集团为学生支付大三大四的学杂费和住宿费,每个假期,学生需要到星海集团参加相关培训,每个假期大概有20天时间,就相当于学生的假期变短了。

学生还是正常在学校上课和住宿,但在星海集团培训的时间同样不少,在星海集团培训期间,公司包伙食。

双方商议了两天时间,最终校企合作方案定了下来。

其实就相当于增加了三个专业而已,校方需要向教育部提出申请,要走流程。

不走流程也可以,就当不存在星海院系,学生还是归属于原院系,但到了大三,上课多半不会跟同班同学一起了。

对江浙大学和学生来说,学生能进入星海集团工作,那是最好的去向了。

三天后,星海集团与江浙大学在学校礼堂举行校企合作签字仪式。

合作即日开始,但校方和星海集团方需要准备教材,确定老师人选,教室和培训场地等等。

因此,从明年开始,这一届的大二学生就有机会,而刚上大三的学生就没有机会了。

校方与星海集团进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在校园里引起热议。

「这一届的大二学生爽了,三个专业,每个专业招收50名,毕业包分配,前景比一般毕业生还好,而且免大三大四学费和住宿费。」

「这相当于直招进星海集团了,根本不用到了大三顾虑考研问题还是就业问题了。」

「只有智能机器人、芯片制造与设计、航空航天技术专业,而且只从工科生相近专业中选拔,要笔试,还要面试,这一届大二学生有的忙咯。」

星海集团定向培养,四年服务期,毕业包分配,这种事情如果是在其它公司,估计没啥人报名。

但如果是星海集团,那就不用担忧,公司离学校不远,薪酬待遇和福利待遇一流水平。

今年的新生可能不太清楚毕业生去向选择,但这一届的有些大二学生就比较清楚了,每年的星海集团校招,是最受欢迎,竞争最激烈的公司。

刚刚开学,可以参加星海集团选拔的专业学生就打听星海集团会笔试哪些内容,找在星海集团工作的校友关系,看看能不能漏点内幕消息。

甚至,志愿者协会的大二学生问沐小灵,沐小灵统一回复「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又不是我出题「。

有些学生还调侃,拼命进星海集团工作,还不如拼命娶到沐小灵,再次一点,只要跟沐小灵打好关系,说不定一样能推荐进入星海集团工作。

……

沐阳处理完江浙大学的校企合作事宜,他的工作转到晶圆来了。

单晶炉已经研发成功,相关的配置设备已经完成,再过段时间,正式开始单晶棒的制造。

现在,沐阳有一个自身问题必须严肃、谨慎考虑的事,也是芯片发展起来之后必须要执行的事情。

那就是未来的打算,大概是两三年之后,他想开始发展航空,想制造太空船,甚至进入星际时代。

以他个人的情况,也许能够隐瞒,也许隐瞒不了。

自己公司发展,束手束脚;

和guo家合作,当然能够放开手脚,力量也够大,但他不想进入体zhi,不想被约束。

或者说,两者共存也行,只要以他为主导就行。

很多东西都是假设,毕竟没有前例,谁不敢保证他会怎么样。

对沐阳来说,他非常希望,帮助guo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也不希望有人触犯到星海集团的利益。他可以不在乎钱,但可不能没有。

他一番思索,先把他个人所有产业大致分为∶

尖端 能赚大钱 以经济利益为主;

尖端 能赚钱 以战/略/安全为主。

就现在的情况来说,沐阳已经不缺钱,已经完成世界首富成就点,而且财富比世界第二富豪多很多,未来会越来越多,已经不缺乏经济利益了。

可以说,在产业方面,第一阶段已经完成。

利益方面,他同样看重家族延续。

但是,沐阳的身份,被社会主要赋予了【金钱、首富、企业家】的标签,而【学者、科学家】的身份也局限于少部分「高层次」之人绝对认可和铭记,这是因为,「世界首富「的标签太重了,说不定在网友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对大部分人来说,也许「世界首富」比「科学家」

更显得实在、重要。

实际上,钱对沐阳来说,反而显得不重要了。

如果被上面命以「战/略/级科学家」,就显得比「世界首富」更重要。

沐阳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浅老。

截止目前为止,华国只有浅老是战/略/级科学家。

浅老最大的贡献就是火箭,以及guo家战/略/发展方向的指导。

当初,华国就算造出了蘑菇云,那在外国看来也只是有弹没枪,不能从根本上威胁到他们,那么华国也就不能算是拥有战/略/威慑力量,也就不存在guo家an全的基石。

有了浅老我国才能够发射卫星,才有了导弹,有了洲际导弹。

同样因为卫星导弹才能打的更准,才能威胁到他国,华国才有了真正的安全基石,有了发展的可能,也才有了飞船。

包括浅老为国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学家,为guo家的发展战/略/点明方向,比如92年提出以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以实现超车。

而事实的确如此,新能源车的发展,实际上,也是沐阳照葫芦画瓢,更多的贡献,更是源自于钱老。

前世,就算没有沐阳,新能源车的发展照样发展得非常好。

浅老能够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而浅老身为世界最顶级火箭专家在当时抵漂亮国五个师,同样guo家也会将此记在心中。

先不说战/略/科学家,沐阳要想脱离「世界首富」的标签,花费至少「三至五年时间」来脱离「纯粹的企业管理」,即将自身从【企业家占据主导】的身份转变为【学者、科学家占据主导】的身份转变。

也许这样,更得到社会地位以及身份认可,对于猪脚家族延续自然更有帮助,这一层身份对于guo家发展也更有利。

在这三至五年时间内,就像上面所说要将【以经济利益为主】和【以战/略/安全为主】的两部分进行分离。

以【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并不是把自己的财富让出来给guo家,他是舍不得的。

guo家不需要小钱,但guo家需要大钱,比如,沐阳以慈善的形式,也可以投入资金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环境进行改善。

比如可以兴建学校,改造教室进行智能化教学,提升硬件水平(体育设施、图书馆、实验器材、各科目教学视频资料等),全范围监控和多媒体,还有学生宿舍,以及更重要的伙食问题!

偏远地区教育尤其落后,可以按照一线城市标准修建县域的中心学校,以中学为主。一个学校数千上万人,专门为成绩好但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奖学金支持等等。

现在贫困地区的学生想上好大学太难了,而且城镇的中学教育资源真的落后。

以【经济为主导】的产业,能给guo家的,比如航空发动机技术、君用方面的技术,这些他用不上。

但要把星海集团给guo家,那是不可能的,谁敢触犯他这点利益,沐阳肯定翻脸不认人。

另一方面,【以战/略/安全为主】的这部分与星海集团进行分离。

如果说,星海集团选择与guo家合作,也不需要guo家给钱,只要以他为主导就行,大部分成果可以交给guo家,像战衣这核心部分,肯定是自留的,必须给自己留一个底牌,发展战衣,所占地方不大,想隐瞒非常容易。

而且,以沐阳的计算机技术,想留后门太容易了,他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研发出来的大家伙对付自己。

与江浙大学进行校企合作,其实就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忠诚人才,这只是一个试点,未来还会扩大到其它专业,在其它985大学

进行试点,甚至向guo家申请建立星海大学都有可能。

所以,沐阳要成为【战/略/科学家】,一些战/略/技术是必须的,比如可控商业核聚变,可以让guo家的发展最低提前三十年甚至是五十年,那么,沐阳就是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了。

如果他真正实现了开启【星际大航海】,那么他就是人类的历史上最闪耀的明星和最伟大的人。

不过,以上一切都是遐想,如何做,有没有漏洞,对他有什么弊端,沐阳自己想得可能有漏洞,他需要一步一步地走,边走边思索,上面这条路到底走不走得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