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陌上剑师 > 第113章 旁观者清

陌上剑师 第113章 旁观者清

作者:木舍青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8:43:06 来源:书海阁

“阿泰,准备招待客人。”

“哦,见过诸葛公子!”

孔侃引着诸葛稷归家,当头便见到老实巴交的侍从阿泰。再往内走,孔宅已然不再如当初的清冷,散出去寻找孔明月的侍从都已返回,全府上下虽不喧闹,也常见到有人走动。

“明月已经回镜湖山庄了。”孔侃边走着边淡淡道:“这里有太多伤心事,待久了也不利于排出余毒。”

诸葛稷并未言语,目光已被遥遥可见的镜湖秋色吸引。

孔侃自然心知肚明,引着诸葛稷便往宅内的小码头走去,不多时,天光万顷的镜湖便毫无遮拦的呈现在眼前。

一张小桌几道小菜,正在小码头边的小亭内。

诸葛稷愕然:“孔伯伯将膳厅移到此处了?”

孔侃微笑道:“此处风景绝佳,不是么?若明月归来,此处也可早些看见。”

诸葛稷暗暗感慨,父与女情之深厚,皆在微末不言处,而自己的父亲早逝,打小相依为命的,也就只有祖奶奶与庞薇,但祖奶奶辈分相差太大,对自己多是较严厉的要求,成长路上,也就只有庞薇这冷面热心的女子相伴。

要说人情淡漠之人,怕是自己也算的上吧。

相较之下,秦溪反而要幸福很多,至少在离开五色湖前,爹娘兄妹和师傅都对他倾心以待。

孔侃招呼诸葛稷坐下用膳:“吾儿孔坦在外游学,今日府上并无他人,贤侄切莫拘礼。说起来,这镜湖毒雾散尽,重现湖光山色美景,也算是贤侄之功。好比笼罩山阴多年的阴霾散开,这些日子,镜湖比往日热闹多了。”

诸葛稷放眼眺望,晌午时分,湖面波光粼粼,多有轻舟荡漾,对面山色葱郁,隐约可见高炉吊脚楼。

不同于洞庭的浩渺无际,这镜湖整体狭长,既有水天茫茫处,又能见对岸茂林修竹,一时竟有心旷神怡之感,

“八百里镜湖水,真乃天作之秀!”诸葛稷由衷称赞道。

孔侃哈哈一笑:“镜湖之秀美自然是独一无二,但却并非是上天佳作,反而是前人功绩。”

“哦?”诸葛稷顿觉惊异:“愿闻其详。”

“说起来这也是当地的一段旧史,诸葛公子未曾听闻也很正常。前朝和帝在位时有一位会稽太守名叫马臻,本即山阴人士,感山阴以北的海湾多有大潮,倾覆良田,荼毒百姓,更以咸水改变土质,令粮食无法生长,所以发动民众开滩涂,铸堤坝,遂成此镜湖之水,上蓄河洪,下拒咸潮,旱则泄湖溉田,使山阴与上虞一带近万亩良田得以旱涝保收。”

“真乃先贤大德!”诸葛稷由衷赞叹。

“但这马臻却未得善终。”孔侃淡淡道:“镜湖始创,淹没了许多当地豪强的田地族墓,受豪强嫉恨,在马臻退位后使计诬告,最终害得马臻落了个受刑致死的结局。”

诸葛稷愕然无语,半晌叹道:“不论前朝还是今时,原来都是一样的。”

孔侃点头道:“所以看着这镜湖水,当知世事不易,有些选择,一旦做了,便再无后悔的机会。”

诸葛稷凝视湖面点点帆影,喃喃道:“怎会不知道抉择之难呢,但是真不希望见到此处变为乱矢舟沉的模样啊。”

“贤侄读的是圣贤书,受的也是先贤的教诲,与这世人已然大不同了。先番我就问过你关于北方士族与江东士族的选择,你给自己选了一条最难的路。而如今,你若真阻止这一战,怕是触了睿王身边权势最大之人的逆鳞,你就不怕报复? ”

诸葛稷苦笑道:“当然怕,我在吴县竭力与士族交好,便是知晓借势之理,但眼下这一战牵涉太多身边之人,我又有什么办法。”

“其实贤侄也可以安排你身边之人提前撤走,就好比我已嘱咐那仡濮深在明晚前将明月带回来,你江湖上的朋友若在镜湖山庄,劝其尽早离开便是。”

诸葛稷一怔:“原来孔伯伯早已知晓了。”

“贤侄身边有位墨家钜子,谁人不知?敢独自一人潜入镜湖山庄且搅了个天翻地覆,定然有你这位钜子朋友的暗中助力。只是,你却没有必要因为一时的年少气盛便往自己肩膀上放太多的担子。方才回来路上,我问你阴阳家的暗线是否尽数拔除,就是想确认此件事情的边界。”

“边界?何为边界?”诸葛稷一时有些听不明白。

“事事都有边界,明月失踪一案的边界是寻回明月,王家遇刺一案的边界是清缴匪患,而贤侄你不仅想查到这边界,甚至想查过这边界,向下深挖,追根究底,那么你就会碰到埋得太深的事情,但这些事,不一定是你能招架过来的。”

诸葛稷沉思道:“就比如逍遥阁之事?”

“不错,若你不查,纪景不会死,私售兵甲就让他私售好了,这种事历朝历代都有,朝廷与地方都有得利。但你查了,还冒着永远与纪家为敌的风险,若日后被纪瞻知道了,你诸葛家满门休矣!”

“所以孔伯伯的意思是……阴阳家若已拔除,这整件事情就已经算到了边界,足以**行赏,无需再去做阻挠朝廷与江湖一战的事?”孔侃点头道:“旁观者清,贤侄试着跳出眼前的种种,难道不觉得强行阻挠此战有些画蛇添足吗?王导用的是阳谋,削士族,振君威,至于江湖乱不乱,反不反,他才不会管。所以这事情不仅牵涉了南北两方的博弈,跟触及皇权,你一个人是万万扛不起来的。退而求其次,保护身边重要之人,避开应当躲避的锋芒,也不失为一道良策,不是么?”

诸葛稷望着粼粼湖面,陷入沉思,半晌,开口道:“假若,朝廷按计划起兵,按常理会如何排布?”

孔侃闻言一愣,还以为诸葛稷会打消阻挠此战的念头,谁知却没头没脑地问了这么一句,却又不好不答,只得回道:“扬州军水师强大,但主力多在淮南,这一战王大人能依仗的,无非是诸县士族亲卫,顶多再加上睿王府的精锐。要说打头阵,定然还得靠熟知镜湖水文地理的会稽水师。庾亮不是在将军府上已承诺点兵四千么,那这头阵,非他莫属。”

孔侃略一抬手,遥遥指着山阴以东,镜湖北岸的一片水寨:“那里便是会稽庾家水师驻地,楼船大约二十多艘,轻舟快帆约百计,只是江东太平,并无太多兵士而已。”

诸葛稷眉头紧锁:“如此多的舰只,若是满员尽出,镜湖山庄当真弹指可灭。”

“正是,所以我才说此战没有阻挠的必要,退一步说,在绝对的皇权武力面前,江湖散勇又算得了啥呢。至于贤侄欲往镜湖寻那些倭人,倒是可为之事,毕竟清缴水匪,顺带捉住刺杀王家的匪患,于你,于王家,于山阴子民都有利。”

诸葛稷沉吟道:“且容小侄三思。”

孔侃点头道:“孔伯伯也就说这么多了,做与不做,皆在贤侄自己决断。”

诸葛稷离席长揖而拜:“多谢孔伯伯为小侄倾心指点迷津。”

“贤侄不用客气,你既倾力寻回明月,我孔家定永远视你为自家人,朝堂之谋,步步惊心,贤侄方才入仕,需得藏匿锋芒啊!”

孔侃抬手一指:“贤侄所需轻舟已在小码头处,至于我说的那个人,也已到了。”

诸葛稷回身一看,却见仍是那老实巴交的侍从阿泰立在舟边,向孔侃狐疑道:“他?”

孔侃笑道:“阿泰不是本朝人士,他乃是年少时期在海上落难的倭人,所以他懂得倭语,我想你定然用得上。”

诸葛稷欣喜再拜道:“多谢孔伯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