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陌上剑师 > 第40章 争执

陌上剑师 第40章 争执

作者:木舍青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28 15:37:46 来源:书海阁

“慕容公主,你对刘琨了解多少?”

谷仲溪驭马转过一道河滩,再次进入一道峡谷,天已然微微发亮。

“都说了,别叫我公主,烦死了!”慕容卿轻捶了下谷仲溪的后背,柔声道:“刘刺史乃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与昭烈皇帝同宗,些许事迹我也是听三哥说的,在三哥看来,刘琨算是当朝唯一一位英雄!”

谷仲溪心头一震,讶异道:“皝公子对此人评价竟如此之高?我倒是先前听人说起过,有一位名叫苟曦的将军擅带兵打仗,几无败绩,与这刘琨相较如何?”

“苟曦将军自然是当世名将,都督青兖军事,任青州刺史,确实未尝一败,天下人皆知,但他绝对没有刘刺史的胆色和魄力。”

“胆色和魄力?这从何说起?”

慕容卿崇敬道:“别的不提,单说自刘刺史接任并州,仅携十余人赴任,穿越太行山脉,一路又募了数百人,单单凭借这不足千数的队伍,竟让几乎是一座空城的晋阳迅速恢复生机,抵晋阳仅一年,居然还能出奇兵一举夺了壶关,生生把匈奴人侵入中原的谋划给阻断,此事即便是武侯在世也得叹服!”

“如此说来,刘刺史真乃当世大贤!”

“那是自然,”慕容卿兴奋道:“而且刘刺史行事不同于朝堂上那些所谓的大名士,那些人多是好清谈之流,真要遇上战事,屁用没有。”

谷仲溪淡淡一笑,想起来,在江东时自己也参与过士族的清谈雅会,若非有稷哥在,当真无趣得很。

“行吧,那就昼夜兼程,会一会这与众不同的刘刺史!”

一骑绝尘,向着熹微晨光而去。

司州,荥阳城以东,浩浩荡荡的军队扎在黄河南岸,只等主帅一句话,但帅帐之内议论纷纷,甚为喧嚣。

王旷坐在案后,看着眼前的军机图,眉头紧锁。

“切不可贸然渡河!否则我等皆为齑粉矣!”着厚甲的牙将曹超激动道。

“既已行至此地,却又逡巡不前,是为何故?岂不是公然抗令,限将军于不义?”一身白衣的周庄抗辩道。

“既已至此……我等也基本算是抵达了并州战场,只是未深入迎敌罢了,只需推说驻守于黄河南岸,为巩固洛阳城防即可,东海王又怎会责我等抗令?”

说这句话的是并未着甲的参军施融,在周庄投效王旷之前,施融算是首席军师,是否渡河主动出击一事上,施融当然与曹超站在一头。

“那岂不是自欺欺人,如缩头乌龟一般?”周庄罕见动了怒气,亢声道:“在下流徙于世已数年矣,深知唯有四海安定才能安居乐业,眼下刘刺史与匈奴人正在太行山对峙,恰是肃清贼寇,还天下于一统的好时机,可他东海王偏不出兵,反倒从荥阳又跑回洛阳,搞起了肃清朝堂的窝囊事,若我们再不主动出击,岂不是寒了天下晋人的心!”

王旷抬首看了眼周庄,又复低头沉思。

“说什么寒天下人的心!你懂个屁!”曹超怒道:“我等自淮南而来,跋涉千余里,若再渡黄河,深入太行,哪里还有力气与敌交战!匈奴人以逸待劳,怕是只需万人便可将我等杀个落花流水,更何况帐外这三万人,两万五皆是流民,你让他们拿着镰刀锄头去和匈奴铁骑相抗?怎么打!”

“山地交战,弓箭为先,即便是匈奴铁骑也发挥不出多大战力。流民怎么了?流民中也有善射之人,再说镜湖山庄供给那么多的弓矢,难道就死待在这河边,让它们腐烂发霉吗?”

“周公子说的没错,山地交战,确实以弓矢为先,”施融捋了捋胡须,面色阴沉:“可山林茂密,同样无法发挥弓矢长处,只得近身肉搏!试问你们流民军,敢与匈奴重甲军肉搏吗?怕是三十余人都不能伤甲士分毫!”

“不错,我们流民皆着粗布短衣,无铠甲护身,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怂!杀敌殉国,一腔热血便可!你们这五千甲士,就窝在河边做些浆洗的活去吧!”周庄气到吹胡子瞪眼,咬牙切齿骂道。

“放肆!”曹超勃然大怒,铮一声拔出长刀:“区区竖子!敢辱我将士!且看我手中长刀拿你的血来浆洗!”

啪!!!

在争吵一发不可收拾之前,王旷挥掌击在案上:“都消停几句,外面的兄弟们听着呢,像什么话!”

周庄仍然对曹超怒目而视,曹超则紧紧握住钢刀,半步不退。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王旷缓缓道:“曹将军所言乃眼下的现状,我们这三万人,乌合之众,毫无实战经验,长途奔袭,早已疲劳不堪,如今强行渡河,深入太行,必然死路一条!”

周庄皱眉道:“可是……”

王旷略一抬手道:“可是,周公子说的是大势,按前方的消息,壶关城三面受敌,刘刺史坐镇晋阳,不敢妄动,可以说,壶关的希望皆在于我等,若我等消极待命,驻守此地,看起来是未违军令,实际上却直接葬送了壶关的唯一希望。”

王旷起身而立,面色肃然环视,三位将领皆不敢言语。

“我们的人命是命,壶关守军的命也是命!若坐视不管,壶关必亡,若壶关亡,匈奴人左右联结,大军出太行,直下中原,到那时候,我们这区区三万人,又有什么用?”

施融沉吟片刻,急切回道:“大人,可即便我们主动出击,也是以卵击石,无济于事啊!”

“那便以卵击石,以身殉国!!”王旷沉声怒喝,比先前三人的争吵来的愈加掷地有声。

争执就这样结束,消息也在军中不胫而走,所有人都心知,渡河后将面对的,是九死一生,可依旧没有一个人后退。

淮南五千正规军,受得是王旷恩典,敬的是王旷为人,自当拼死效命。

两万五千流民众,受够了忍饥挨饿、颠沛流离的日子,同周庄的想法一样,即便身死,也要千古流芳!

王旷披着长衣,站在黄河岸边,凝视着正在渡河的茫茫长队。已干涸到如一条小沟的河床,似汉人无力回天的血脉。

天亡大晋,又何独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