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 > 第二十九章 白帝城

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 第二十九章 白帝城

作者:瑾以念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3 20:12:52 来源:书海阁

王乾大声喊完以后,他身后的百姓也都大声喊道:

“感谢刘都尉大恩大德!”

“感谢刘都尉大恩大德!”

华佗骑在马上,脸色带着笑容,一边笑一边抚着下巴上的胡须。

旁边的甘宁等人也都神色动容,他们之前剿匪的时候也得到过百姓的感谢,但那毕竟是畏惧大于感谢居多,但是这次所有的百姓都发自肺腑,感情真挚。

刘璋看见这个情况,马上从马上下来,伸手接过王乾献出的布卷,刘璋用手轻轻摸着这卷布,这卷布的质地很粗糙,仅仅只是寻常百姓衣服都料子。

但是此刻刘璋却感觉重若千钧,看到布上面大部分人名字都歪歪扭扭,犹如虫子再爬一般,但是刘璋却没有笑,刘璋郑重的看了一遍布卷上的所有人的名字,然后把布递给了王乾,走上前去跟这些百姓说道:

“刘某不才,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得到了乡亲们的如此感激是我没想到的,如果各位想感激我的话,今年春耕的时候卖力干活,我在此保证,官府下发的稻种收成,将会比平时增加三倍。”

刘璋此刻想趁热打铁,这些百姓对刘璋的感激信任,是刘璋没想到的,但是刘璋也可以趁现在就告诉他们要种植占城稻,这些百姓信任刘璋,刘璋说的话这些百姓才听,虽说政策已经制定好了,但是百姓不相信你官府的话,落实不下去也是枉然。

王乾听到刘璋说的话,在旁边拍着胸脯保证,今年春耕所有人全部会种植占城稻。

刘璋在这些百姓的感谢声中远去,走在路上心想这些百姓倒是提醒了刘璋一件事,那就是官府的威信问题,之前刘璋想问题的时候都是站在大局方面,是政策的制订人。

到了各郡县的时候,这些人要执行下去,这执行的时候就会遇见难题,地方百姓相不相信官府的话,像王乾这样有能力的县令绝对是不多的,以汉朝这个官吏选拔的制度,刘璋可不相信所有的地方官都廉洁自律,正好趁着巡视灾民的机会,调查一下各地政策的落实情况。

刘璋离开永安县的地界后,准备先去云阳,再到奉节,最后去开县和万县,这样绕了一个圈,再回绵竹。

云阳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是产粮大县,目前有20万亩农田,这云阳县原来就有五万人居住,这次灾民安置了八千人到云阳北侧的镇里面,刘璋一路行来,看到灾民已经在朝廷的组织下开展春耕,刘璋行至一片农田前面的时候,下马走到一农户身前问道,了:

“你这种的稻是何品种?”

那农户看到刘璋这些人穿着带着益州标识的铠甲,应该是官府的人,赶紧起来回话。

“回禀大人,俺种的这是官府发放的稻种,叫什么,什么占城稻。”

这云阳的政令推行的还不错,刘璋也想了解一下其他地方的情况,派人去县城里面找到了被派遣到各地监察的士兵。

这人就是第一批跟随刘璋种植稻子的人,这人叫程茂,被派到云阳监察,手下有十个人,现在春耕的时候忙得很,每天奔走在各个村镇之间,指导云阳的百姓种植稻子。

程茂来到了刘璋的面前,刚要行礼貌,被刘璋制止了,然后刘璋问了程茂这半年开展的怎么样,县里的百姓是否配合等情况。

程茂是早一批跟随刘璋手下的,知道刘璋不喜欢虚的,实实在在的把这半年工作汇报了一下,曲辕犁这个耕具很好,百姓直接就接受了,但是稻种推广费了一些力气,这些百姓都认为自己祖祖辈辈是种地的,种自己的稻种还是保险,你官府就算免了税收,万一种不出来粮食,那今年就没法活了。

后来还是程茂拿着稻子的样品,在不愿意种的村里挨个展示,和原来的稻子对比了一下,还跟他们说这稻种属于早稻,一年最少可两熟,春耕之前就可以种,如果到时候长不出来,再重新种自己的稻,时间上不耽误,而且如果种不出来稻子,官府会赔偿给百姓粮食。

这个主意不像是程茂能想出来的,刘璋想你程茂种地还行,这其他的办法你又没有如此见识,怎么能想到这些办法。

程茂告诉刘璋,这是云阳县令杨怀想出来的。

杨怀这个人刘璋有点印象,是有有些才能的,能带兵,每没成想还有一些内政的才华。

刘璋问完话后,满意的走了,临走的时候让程茂转达给杨怀一句话,跟他说:

“好好干,以后会有发展。”

杨怀听到程茂转达的话后,很是高兴,这不就是提示杨怀要升官了吗,为了不让刘璋失望,对春耕的事情更加上心了,县里大大小小的官员更加忙碌起来。

刘璋自然是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让杨怀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的工作,现在刘璋已经到了奉节县地界。

云阳和奉节相邻不远,走到了夔门附近,就是瞿塘峡,三峡西端的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仗,宽不及百米,形状如同门户,故名“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的美称。“夔门”两侧的高山难免名为“白盐山”,北面名为“赤甲山”,两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如此景色,天下奇观。

刘璋看着风景秀丽,山势雄伟的“夔门”,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现在没有后世的各种环境污染,水面清澈无比,山壁险峻陡峭,江面有渔夫泛歌而行,一阵风吹来,歌声隐隐飘来,令人心旷神怡,刘璋不禁吟道: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可惜身边都是不懂得风雅之辈,刘璋吟诗的时候,甘宁还下马在旁边的草丛里撒了尿,看的刘璋眉头直跳。

“对牛弹琴!”

刘璋轻哼了一声,带着一些小情绪的走了,弄的后面的甘宁摸不着头脑。

过了瞿塘峡就到了白帝城,现在的白帝城还不是刘备病死时托孤诸葛亮的白帝重镇。

现在的白帝城是西汉末年的军阀公孙述,在山上筑城,当时建造城池的时候,因为城中有一口井经常冒白气,远处观之,宛如白龙,公孙述称帝的时候,便自号为白帝,这个城池就叫白帝城,现在这个城里有一座白帝庙是公孙述死后,为了纪念公孙述,当地人在山上建立的庙宇。

白帝城据山而建,依山傍水,险要无比,因其天生易守难攻,乃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镇守白帝城的是别部司马张修,刘璋等人亮出印信,自东城门而入,在城中补给粮草,张修听见士兵的汇报,也赶过来跟刘璋见面。

张修见到刘璋的时候,刘璋正在城中闲逛,他现在想到处看一看这历史上没有修饰过的地貌和风土人情,在每个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

别部司马和刘璋的官职差不多,同为武官,但是身份上可是天差地别,张修是刘焉入蜀以来提拔上来的,算得上是心腹,而且刘焉不止一次的暗示要把益州交到刘璋手中,张修自然对刘璋表示尊重。

“张修参见公子,不知公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望公子见谅。”

张修见到刘璋以后,就恭敬的跟刘璋表示歉意。

听见张修说话,刘璋这才抬头看向张修,张修此人年纪三十出头,长相普通,脸上有八字胡,眼睛有些精明之色,见之给人一种市侩的感觉,但此人能力倒是不错。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张修也没几年好活了,过两年和张鲁一起攻打汉中,打下来汉中以后就被张鲁背刺,给他杀了,成了张鲁的垫脚石,后张鲁行五斗米教之事,盘踞汉中近三十年。

现在的张修脸上有拘谨之色,还带着些讨好,如果不死,也是一员良将,刘璋微笑着回道:

“张司马无需如此,我这次来白帝城是为了补给粮草而来,没有军情大事,区区小事无需张司马亲自操办,故没有去城中府邸打扰张司马,张司马见谅。”

张修之前就听闻刘璋为人谦和,待人真诚,礼贤下士,今天见到果然名不虚传,刘璋温和的话听起来如沐春风,张修连忙回道:

“刘公子客气了,粮草我已命人备齐,公子如有需要,随时送到公子军中,另外已经在府中设宴,特来邀请公子前去赴宴,不知能否赏脸。”

之前刘璋派了一千人互送大夫等人回绵竹复明,跟随刘璋出来的士兵有两千人,先前携带的粮草已经不多,刚好到白帝城补充一下粮草,顺便歇息两天。

刘璋看张修把粮草都已经安排好了,还摆了酒宴,索性刘璋也不推迟,只带了甘宁前去,又让士兵在白帝城原地休息两天,两天后城门口集合,并叮嘱他们不能在城中滋事、扰民,不然军法处置。

让这些士兵离开后,刘璋在张修的引领下,来到了张修的府中。

张修的住所不是很大,一千平方左右,一进门有个大院子,里面有两桩木人,观那木人上面有着斑驳的伤痕,这张修也没有放松武艺的练习。

张修看刘璋和甘宁目光被木人吸引,出声说道:

“平日里都在营中进行训练,这木人是我在家中指点犬子练习武艺所建,见笑了。”

听了张修说的话,甘宁是面无表情,刘璋客套的说到:

“张司马如此勤勉,乃是百姓之福,令郎有张司马的教导,日后想必也是虎父无犬子啊。”

张修听见刘璋这么一夸,顿时心花怒放,爽朗的笑了两声,高兴的说道:

“那就借公子吉言,公子快里面请,人都已经齐了,就等公子来了开席。”

其实刘璋以前对这类的酒宴是不感冒的,刘璋想的是你好好办事,我就给你应得的功劳,这样双方都互惠互利,正常的上下级的关系。

但是刘焉发现刘璋是这样的想法后,告诫刘璋不应该只是上下级关系,要适当的亲近一些,笼络人心,这样人家不但得到了你的赏赐,还得到了你的重视,自然会更加忠心。

这是为官之道,还区别于职场的规则,刘璋之前还没有跳出这个圈子,虽然刘璋懂的知识驳杂,见多识广,但是毕竟前世没有当过高官,不熟悉官场的规则。但刘璋善于学习,知错能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后,经常向刘焉请教,而刘焉看到刘璋虚心请教的态度后,把自己为官半生的经验,都毫无保留的交给了刘璋。

加上之前刘璋被百姓送上万民书后,有所顿悟,知道这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们,所以现在刘璋又成长了。

没看刘璋三言两语把张修说的兴高采烈,赞美的话永远都听不腻,尤其还是被自己主公的公子称赞,那自然是更加难得。

从院子走进来后是约十米长一条长廊,穿过长廊来到了酒宴大厅,大厅左右摆放了十多个桌台,已都有人落座,这些人看到张修带着刘璋走进来后,都立刻站起来齐声说道:

“拜见刘公子。”

刘璋走到主位上以后,向他们回了一礼说:“诸位将军有礼了,大家快请坐。”

说完以后示意他们坐下说话。

刘璋自己也坐在了主位上,右侧是甘宁,左侧是张修,这时候张修又起身跟刘璋说道:

“刘公子,在座的都是白帝城的官员,这位是主簿王员,这位是参将邓凯,这位是……”

张修每介绍一人,这些人也都站起来抱拳示意,刘璋也跟他们点点头,等到介绍完以后,张修拿起酒杯,要向刘璋敬一杯酒。

“早就听闻刘公子英明神武,今日有缘在此相聚,实乃三生有幸,敬刘公子一杯。”

张修说完拿着酒杯一饮而尽。

刘璋和甘宁也都端起酒杯,喝光了这杯酒。

其实刘璋在带兵的期间是禁止饮酒的,因为历史上有太多打仗期间饮酒误事的例子了,所以刘璋规定,只要士兵在行军期间,必须禁止饮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