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埋葬大清 > 第四百二十九章 狗胆包天

埋葬大清 第四百二十九章 狗胆包天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3 21:01:58 来源:书海阁

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佬就静静的看着朱劲松,打算看看朱皇帝还能扯出什么新花样——朱皇帝曾经许下可以出海建国的承诺是没错,新南威尔士很容易就能弄到手也没错,问题是人呢?

无论是大明直接居所新南威尔士,还是允许大臣们购买封地称孤又或者朱皇帝又后再分封几个亲王啥的,最后不都得往新南威尔士迁移百姓实边?

当然,真要是想解决大明丁口短缺的问题其实也好办,比如说直接迁移一批单独狗过去,给他们分配新南威尔士的小娘子或者欧罗巴、天竺、奥斯曼等地被卖猪仔的小娘子,这些单身狗很快就能把新南威尔士填满。

问题是谁也不敢这么干。

别看大明的百姓平时都老实的跟鹌鹑似的,一个个怂的好像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可那是因为在大明本土,大明给百姓的福利本身就够高,再加上上有官府管着,下有家里的老人看着,中间还有乡亲们盯着,一是没有闹腾的必要,二是为了活出一个好名声,所以大明的百姓才会很老实。

要是直接迁移几万单身狗,直接给他们分配新南威尔士本地的小娘子或者欧罗巴、天竺等地的小娘子当媳妇,这些单身狗们很容易就会炸窝——当妾还行,要是当正妻娶回家,还不够丢人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明在迁移百姓的时候往往都是成户成户的迁移,起码得给那些半大小伙子们拴根绳。

而要成户成户的迁移,大明现在又没有多余的百姓可以往外迁,就算有也得先可着旧港、已经改名为燕然布政使司的中西伯利亚以及天竺,根本就轮不到新南威尔士。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无论朱皇帝怎么玩,都没有足够的百姓可迁!

然而让曾诚等一众大佬们没有想到的是,朱劲松居然笑眯眯的说道:“咱们大明的丁口数量一直在涨,从三万万涨到如今的五万万也不过是十几年的时间,倘若再有十几年的时间呢?”

“卿等出海建国,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毕竟还要选择封地,还要建设卿等的王宫,接下来还要设立官府,招募军队,等这些事情都忙活着,也差不多是一两年之后了。”

“一两年之后,咱们大明的丁口数量不说再多出一万万还是两万万,哪怕仅仅只是多出五千万,是不是也有一千万百姓可以迁移到新南威尔士?”M.cascoo

被朱劲松这么一说,曾诚等一众大佬们顿时也回过味儿来了。

如果现在就开始迁移百姓,大明确实没有多余的百姓可供迁移,可要是等到一两年之后,大明还真就能多出来几千万百姓,新南威尔士多多少少也能分配到一部分百姓。

或者说,新南威尔士本身未必能分到多少百姓,因为类似这种诸侯国跟秦王、晋王之类的诸侯国还是有所不同的,到底能迁移多少百姓过去,最后还是得看大明朝堂上的这些大佬们舍得花多大的代价。

比如说,朝廷征调迁移到天竺给十两安家银子,曾诚等大佬们完全可以给二十两银子嘛,只要这些诸侯国还属于大明所有,百姓们就不会嫌钱多。

只是在想通了这里面的关键点之后,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佬又忍不住开始心疼自己的钱袋子,毕竟封地再怎么不值钱也得拿真金白银出来买,就算一顷地只卖一两银子,最后的总价格也得是个天文数字。

这么说吧,几百万两起步,上不封顶。

哪怕曾诚等大佬们为了让朱皇帝放心,刻意将封地的面积控制在一个小布政使司的大小,最后也得一百万两银子,换算成大明龙元就是一千万龙元。

按照曾诚大明内阁首辅大臣一个月两千龙元的俸禄来计算,一千万龙元……

当然,到了曾诚和刘鹤鸣以及刘怀文等大佬的级别,俸禄其实已经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真正大头的收入还是来自于少府给他们的干股分红。

也正是因为少府给大明五品以上的官员准备了不等的干股分红,大明朝堂上的这些大佬们才会玩了命的往皇家学院砸钱,才会玩了命的想要对外开疆扩土,因为皇家学院的成果越多,少府的经营种类就会越丰富,对外开拓的疆土越大,少府的市场也就越大,他们能够得到的分红也就越多。

还是以曾诚为例:曾诚每个月能够拿到手的俸禄是两千龙元,但是少府那边儿的分红却高达五千到一万龙元之间,若是再加上年底的年终分红,曾诚一年能拿到手的起码也得二十万龙元,折算下来就是两万两白银。

虽说跟大清时期的三年清知府没法相提并论,但是这个钱拿着不烫手,既不用担心户部下属的税务司找上门,也不用担心锦衣卫找上门,更不用担心御史衙门和都察院找麻烦。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大明的贪腐现象更多的出现在五品官以下,五品以上的官老爷们反而很少会贪。

而就在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佬们暗自心疼钱袋子时,朱劲松却又将目光投向了柯志明:“欧罗巴那边还有什么事儿没?”柯志明摇了摇头,躬身答道:“启奏陛下,欧罗巴那边儿的消息暂时就这些,其他的倒也没什么了,不过……”

话锋一转,柯志明低头瞥了曾诚和礼部尚书孟繁志一眼后又接着说道:“最近咱们大明百姓去欧罗巴游玩的有许多,尤其是那些豪商巨贾,又或者是勋臣贵戚之家。”

“这些人到了欧罗巴之后,往往会大肆购物,无论有用没用的,只要看着新奇好玩的便会出钱买下,甚至还有许多人在欧罗巴那边购置了产业,以至于欧罗巴人将咱们大明百姓看成是人傻钱多的,嗯,人傻钱多的肥羊。”

礼部尚书孟繁志顿时就懵了。

这事儿跟礼部有没有关系?其实还真没什么关系,毕竟礼部的下属衙门一大堆,偏偏没有哪个衙门能管着大明百姓出海游玩购物的。

可是要说这事儿跟礼部没关系吧?偏偏礼部又有教化天下的责任,如今大明百姓在海外被蛮子们当成是人傻钱多的肥羊,礼部肯定也脱不了干系。

想到这里,孟繁志干脆苦着脸拜道:“启奏陛下,臣有罪!”

然而朱劲松却笑着说道:“孟卿何罪之有?百姓能够出去游玩,手里有钱能够购买一些没见过的稀罕玩意,说明咱们大明百姓的生活过的好了些,也说明咱们君臣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倘若咱们大明百姓都穷的不敢出门游玩,好不容易出门一趟也什么东西都不敢买,反倒是说明咱们君臣做的还不够好,没能让百姓富起来。”

“至于说那些蛮子们把咱们大明百姓当成是人傻钱多的肥羊……”

说到这里,朱劲松又忍不住哈的笑了一声,说道:“举个例子啊:张三拿着一千大明龙元跑到法兰西,花一百龙元买了套院子,又花一百元纳了房小妾,顺便在法兰西找了份工——等过上几年的时间,法兰西那边儿也慢慢发展起来了,张三买的那座院子说不定能卖上一千龙元,你们说,到底谁傻?”

曾诚等一众大佬们顿时就愣住了,刘怀文更是傻傻的问道:“所以,陛下才会让乔治三世和路易十六他们搞什么房地产兴国的玩法?”

朱劲松笑着点了点头:“不错,想要坑他们,有千千万万种办法可以坑,像这种房地产兴国的玩法,坑完他们他们还得说一声谢谢,所以也没必要非得搞的血淋淋的。”

只是笑完之后,朱劲松的脸色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黑了下来,说话的语气中也充满了寒意:“欧罗巴的事儿说完了,现在该说说咱们大明的事儿了——据朕所知,咱们大明的商人可是牛气的很呐,什么燧发枪、击发枪之类的玩意,就没他们不敢私造私卖的?”

曾诚等一众大佬们的脸色也跟着黑了下来,身为锦衣卫都指挥的柯志明更是忐忑不安的躬身拜道:“臣有罪!”

要说大明的商人们狗胆包天,敢私下里私造一些燧发枪、击发枪之类的玩意,曾诚等人其实一点儿不意外。

实际上,大明商人除了不敢在大明本土搞福寿膏的生意之外,剩下的基本上没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从私造刀枪棍棒、燧发枪和击发枪甚至于炮弹之类的军械火器,再到参与欧罗巴那边买卖猪仔等业务,这些混账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狗胆包天。

而大明商人之所以不敢在大明本土搞福寿膏生意,是因为大明针对福寿膏生意的打击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卖的直接灭门族诛起步,牵连三族九族也很正常,吸食的最轻也是斩首,重则凌迟,所以大明本土并没有福寿膏的生存空间。

而在欧罗巴或者奥斯曼、西昆仑又或者傻贼鹰、沙鹅那边,这些如同脱缰野狗一般的大明商人可是把福寿膏卖的飞起,甚至还有些混账已经干出了规模,开始招募属于他们自己的军队为福寿膏生意保驾护航。

至于说刀枪棍棒和燧发枪、击发枪或者炮弹之类的玩意就更不用了,这些混账虽然不敢在大明本土私造,可是搁欧罗巴那边儿却是搞的飞起。

这么说吧,这些混账们的生意,已经严重影响了南方兵器和北方工业的对外军械贸易利润。

这也就意味着少府的利润会减少,曾诚等一众大佬们能够拿到手的分红也会同步降低。

曾诚阴沉着脸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如此无视国法纲纪之辈,该杀!”

刘鹤鸣也跟着冷哼一声道:“启奏陛下,臣附议,绝不能放任这些混账们在欧罗巴那边儿胡来,以免影响了欧罗巴局势的平衡。”

只是朱劲松刚刚点头,刘怀文却黑着脸站了出来,恶狠狠的瞪着曾诚道:“曾阁老说他们无视国法纲纪,却不知他们是在咱们大明的哪一州哪一县犯的法?”

怼完了曾诚,刘怀文又将矛头对准了刘鹤鸣:“你也少跟老夫扯什么欧罗巴局势的平衡,真要说欧罗巴局势,还有比你们五军都督府和他们锦衣卫干的更过分的?”

被刘怀文这么一说,曾诚和刘鹤鸣顿时就懵逼了,两人悄然对视一眼后,刘鹤鸣忍不住试探着问道:“怀文叔这是……”刘怀文呵的冷笑一声,没有理会柯志明,反而直接对朱劲松躬身拜道:“启奏陛下,臣以为这些商人虽然做的过了,但是所做所为都是在海外,并没有触犯咱们大明的律法,略加训斥罚款也就是了?”

朱劲松瞧了瞧一脸懵逼的曾诚和刘鹤鸣,又瞧了瞧愤愤不平的刘怀文,忽然哈的笑了一声道:“怀文叔,你且老老实实的告诉朕,这些混账们去岁给国库纳了多少税?”

刘怀文脸色一变,讪讪的道:“税收的事儿,是吧,这个,也就那么一万万龙元,嗯,稍微多一点儿。”

朱劲松干脆也不理会刘怀文了——多出来足足两万多龙元的税,这特么能叫稍微多一点儿?这跟某个八万余吨余万两的有什么区别!

朱劲松冷哼一声道:“朕今天之所以会说起这些混账,是因为有几个混账东西的手伸的太长,已经暗中搞起了击发枪。”

“虽说击发枪现在也算不上什么机密,可是这些混账拿着咱们大明的技术在海外这么搞,已经有泄露机密的风险。”

被朱劲松这么一说,刘怀文顿时也哑火了。

有一说一,击发枪这玩意本身的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不仅仅只有大明能够生产,欧罗巴那边儿也在有一大堆的国家能够生产。

但是,欧罗巴那些国家生产出来的击发枪无论是精度还是射程又或者是可靠性,都远不如大明生产的击发枪,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设计理念、所用材料、子弹制造等技术上的差别。

而这些方面的差别,并没有难以追赶的程度。

不能说看一眼就能学会吧,起码拿到图纸和文档就能搞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