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埋葬大清 > 第五百章 持续放血

埋葬大清 第五百章 持续放血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3 21:01:58 来源:书海阁

对于墨里尼这个人物,刘鹤鸣和耿锐等一众大老们都有很深的印象。

那是一个相当喜欢吃面条的学生,也是一个十分热爱学习的学生,同时也是一个很神奇的学生。

这货曾经跟英格兰的几个留学生发生冲突,但是因为其背后的意代利干不过英格兰,所以墨里尼打算认怂,然而英格兰的几个留学生却不想让墨里尼认怂,想要借机好好修理修理墨里尼。

再然后,墨里尼就暴发了,直接给几个英格兰的留学生一通暴揍之后强迫那几个英格兰留学生接受了他认怂的现实。

最后的结果是墨里尼认怂,但是那几个英格兰的留学生要负责墨里尼在留学期间的面条供应。

这事儿在大明军事学院传开以后,连刘鹤鸣和耿锐等一众大老们都被惊呆了。

居然还能有这种操作?

简直就尼玛神仙!

对墨里尼佩服不已的刘鹤鸣和耿锐等一众大老们当即就决定要把墨里尼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并且专门让人给墨里尼也讲述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理论。

而在那些乱七八糟的理论当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告诉墨里尼:英格兰他们几家都不是什么好鸟,是意代利崛起之路上的绊脚石,如果墨里尼想要让意代利成为欧罗巴的列强之一,就必须找到一个靠谱的盟友,遍观欧罗巴列强,恐怕再没有比奥地利那个落榜的美术生更加靠谱的盟友了——跟意代利一样,奥地利也曾经受过列强的欺压,落榜的那个美术生在大明也没有什么朋友,在欧罗巴那边儿也同样没有朋友,意大利完全可以跟奥地利一起报团取暖嘛。

再后来的事情也基本上跟军事学院的大老们预测的差不多,墨里尼很快就跟奥地利落榜的那个美术生混成了好朋友,两人在回到了各自的国家之后也没有断了往来。

当然,两者之间并不完全是铁板一块,因为奥地利落榜的那个美术生学习到的是按需分配的理论,而墨里尼所学到的则是跟戴高乐同学差不多的按劳分配理论。

也就是说,两者之间既有合作的基础,同样也有着难以调和的分歧。

现在曾诚忽然说起要把墨里尼拉到欧罗巴的乱局里面来,刘鹤鸣和耿锐等一众大老们也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了墨里尼和奥地利落榜的美术生之间的矛盾。

刘鹤鸣斟酌着说道:“虽然墨里尼跟阿道夫是朋友,但是两者所学不同,回到各自国家之后走的路线也不同,如今奥地利和意代利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只怕他们很难会联手共抗英格兰和沙鹅?就算勉强能够联手,恐怕也是貌合神离吧?”

然而曾诚却呵的笑了一声道:“要的就是貌合神离——倘若他们能够联手共同对抗英格兰和沙鹅,那么他们自然也能联手对抗大明,这样儿对于咱们大明来说反而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还有就是,奥地利那个落榜的美术生对工业化很是反感,虽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奥地利的火枪和火炮制造技术,但是奥地利本身自产的火枪火炮却无法满足整个奥地利军队的所需,尤其是当奥地利的军队向沙鹅展开进攻之后,火枪火炮方面的缺口也会变得更大。”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倘若有意代利生产的火枪火炮可以做为补充,那么奥地利军队缺少火器的局面就能得以改观,能够支撑的时候也就更长,欧罗巴自然也就会乱的更久一些。”

“更重要的是……”

曾诚脸上的神色逐渐变得诡异起来:“意代利本身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意代利的境内有块不大点儿的地方,那个地方对于欧罗巴的影响力却是相当的大,甚至可以这么说——在过去上千年的时间里,整个欧罗巴都被那一小块地方所控制。”

听到曾诚这么说,刘鹤鸣和耿锐等一众军府的大老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又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控制欧罗巴近千年的教庭现在虽然已经没落了,实际上掌握的权利也已经大不如前,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庭对于欧罗巴没有任何影响力了。

只要教庭愿意,而意代利和奥地利又愿意下本钱投资,教庭不说完全恢复往日的荣光吧,起码也能加大对欧罗巴的影响力。

而教庭的影响力越大,欧罗巴就会越乱,同样也会越弱鸡。

要知道,教庭是不讲究什么科学不科学的,他们讲究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赐,凡是不符合经义的东西就是异端,动辄就是火刑架伺候。

甚至可以这么说:一个有实力的教庭,对于欧罗巴的杀伤力甚至远超大明一个整编军——大明的一个整编军才几万人?而且动用一个整编军所需要的物资、弹药补给是海量的,而教庭……

想要扶植起教庭不能说是零成本吧,起码要远远低于动用一个整编军所需的消耗。

就连朱皇帝都有些意动。对于朱皇帝来说,现在彻底搞死欧罗巴其实并不符合大明的利益,因为彻底搞死欧罗巴很容易,大明现有的军队直接拉到奥斯曼然后摆开阵势进攻就完全可以彻底搞死欧罗巴,但是彻底搞死欧罗巴之后,大明也就失去了稳定的劳工来源。

大明是需要海量的劳工,然而大明的需求是源源不断而不是一次性的。

顿顿饱和一顿饱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也正是因为没打算一次性彻底弄死欧罗巴,朱皇帝才会想着直接干废英格兰和沙鹅,也好给欧罗巴的那些国家来一个杀猴儆鸡,让他们以后被大明欺负的时候能乖乖的摆好姿势。

然而跟曾诚的提议比起来,直接干废英格兰和沙鹅的办法显然不如间接扶植教庭来的更好。

前者是杀猴儆鸡了,但是大明也得沾一手血,而后者却是通过意代利的墨里尼来扶植教庭,大明的手上一滴血都不用沾。

更关键的是持久。

只是扶植归扶植,怎么控制住教庭同样也很重要——欧罗巴的国王、皇帝登基都需要教庭的册封、加冕才能具备合法性,掌握如此大权柄的教庭又怎么会甘心为大明所用?

想了想,朱皇帝干脆将目光投向了柯志明:“回头找几个道士跟和尚,让他们跟那些传教士们好好沟通沟通,或者你们锦衣卫亲自出手也行,试探一下教庭的态度。”

柯志明当即便躬身应了下来。

所谓试探教庭的态度,其实就是看看教庭现在的实力如何,对于大明的态度又如何,是不是能像道士跟和尚一样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管理。

如果教庭愿意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那就意味着教庭愿意把神权置于大明皇帝的君权之下,大明自然也就可以通过教庭来操控欧罗巴,如果教庭不愿意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那就意味着教庭也不甘心失去对欧罗巴的掌控,大明想要扶植教庭也必须要准备好相应的反制手段。

至于说道士跟和尚是否愿意配合锦衣卫的行动……这都不重要。

反正柯志明不认为有哪个道士或者和尚敢拒绝锦衣卫的要求。

而在安排完这些事情之后,朱皇帝却忽然话锋一转,又把话题绕回到了大明本身:“这次咱从奥斯曼那边儿回来,一路上也见识到了许多,有好事儿,也有坏事儿。好事儿嘛,自然要继续发扬,那些坏事儿,就得看看到底坏到什么程度,后续该如何处理?”

朱皇帝这话说的不轻也不重,但是听到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老们的耳朵里却无异于重锤砸响鼓。

其实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老们都已经察觉到了,朱皇帝这几年有慢慢放手的意思——这个放手不是指的放飞自我或者放开朝政不管,而是朱皇帝在刻意将朝政以及相应的权力下放到内阁以及军府。

说白了就是朱皇帝一直都在加强内阁和军府的作用,一直在慢慢的澹化皇帝的作用以及存在感。

然而朱皇帝现在的这番话,摆明了就是内阁或者军府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以至于引得朱皇帝不满。

关键是曾诚和刘鹤鸣等一众大老并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儿。

仔细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曾诚干脆试探着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皇帝呵的笑了一声,摆摆手说道:“咱不是在说你们做的不好。”

凭心而论,朱皇帝也知道曾诚和刘鹤鸣等人已经做到了他们所能做到的极限,哪怕是跟历史上的那些能臣、名臣比起来,曾诚和刘鹤鸣他们也没差到哪儿去。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大明这些年一直没有走过下坡路,反而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如果朱皇帝一直牢牢掌握着所有的权力,对大明的发展做出了细致无比的规划,出现这种情况倒也不算太意外,因为朱皇帝知道历史发展的轨迹,可以很轻易的避开某些大坑。

相反的是,曾诚和刘鹤鸣等人根本不像朱皇帝一样有着未来一百多年的见识做储备,他们在掌控整个大明向前走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小心才行。

能在朱皇帝隐隐开始放权的情况下还能一直保持向上发展的姿态,这已经足以证明曾诚和刘鹤鸣他们的能力。

然而也正是因为曾诚和刘鹤鸣等人没有未来一百多年的见识做储备,所以他们在面对大明现在的某些情况时往往会有反应迟钝的情况出现。

比如说,原本已经被打压下去的宗族又有冒头的情况。

再比如说,开设工坊的那些老爷们又开始想要往普通百姓的碗里伸手,还有一些胆肥的更是想彻底将百姓变成工人。

宗族有冒头的情况其实很好理解,毕竟人这种生物本身就有群居的特性,以血脉宗族的形势报团也算得上是本能,尤其是中原堂口百姓的骨子里就有宗族报团的基因。

工坊的老爷们想要往普通百姓的碗里伸手,想要将百姓变成工人也很好理解,因为工坊主们开办工坊本身就是为了赚钱,老老实实的按照大明律来赚钱可没有欺压百姓赚的多。然而在朱皇帝看来,出现这些情况是不对的。

宗族不是不允许存在,但是宗法绝对不能凌驾于国法之上,如果不把宗族抱团的苗头压制住,未来那些族老们肯定就会想着攫取更多的权利,慢慢的也就会出现宗法替代国法的情况。

那些工坊主们就更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朱皇帝从来不是不允许他们赚钱,但是他们赚钱的同时也别想着能高人一等,更别说他们还想把百姓变成工人。

他们眼中的工人,跟劳工或者说奴隶又有什么区别?

当然,这些都还在朱皇帝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毕竟宗族冒头的情况可以持续打压,那些工坊主们也可以毫不留情的处理掉,然后换上一批比较老实的工坊主。

真正让朱皇帝无法接受的,其实是大明官场上的官老爷们。

很多官老爷们都有一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想法。

在官老爷们看来,自个儿跟着他朱皇帝打了这许多年的仗,给他朱皇帝治了这许多年的国,该吃的苦都吃过了,该遭的罪也都遭过了,如今大明无敌于天下,难道还不能让老爷们歇息歇息,享受享受?

如果任由这些风气继续蔓延下去,那么最后的结果其实是很显而易见的。

大明不会出太大的乱子,毕竟朱皇帝开国时的余威犹在,也没有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蠢货敢跳出来招惹朱皇帝。

但是,大明的百姓会慢慢的出现向钱看的想法,官老爷们也会出现有官就有钱的想法,商人和宗族的族老们也同样会像以前历朝历代的乡贤士绅们一样找官场上的代言人。

好嘛,这踏马一切都回到了原本的模样,那我朱某人这反不白造了吗!

所以,朱皇帝今天才会特意跟曾诚等人提起这些事儿,问的就是把这些问题直接扼杀在萌芽当中。

只是转念一想,朱皇帝却又感觉有些头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