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埋葬大清 > 第五百三十七章

埋葬大清 第五百三十七章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3 21:01:58 来源:书海阁

ps:这章还是先不要订阅,占坑用,前面的章节已经修复到第五百二十六章,正在一点点儿赶进度。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当德川家齐因为光格贱仁父子不肯取姓的问题而头疼时,光格贱仁和宽宫惠仁父子两个也同样因为幕府的一连串动作而头疼。

很明显,幕府的《苗字容许令》取到了很好的收拢民心的效果,那些原本没有自己姓的倭奴们现在可是十分感激德川家齐,再对比倭国朝廷一方在处置麻风病方面的迟钝,以致于光格贱仁父子的口碑直线崩盘,甚至已经有人喊出了要求光格贱仁直接退位的口号。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喊出让光格贱仁退位的口号其实倒没什么,毕竟倭国也有添黄退位的先例,光格贱仁就算退位了,继位的也应该是宽宫惠仁,光格贱仁一样是倭国的太上皇。

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已经有人喊着支持德川家齐黄袍加身了!

一想到如此可怕的画面,光格贱仁便忍不住摇了摇脑袋,试图把这种画面从脑海中驱赶出去,再望向宽宫惠仁的目光也带上了几分迫切之色:“天竺那边可有消息传回来了?之前去天竺的那些武士,可有人愿意回来勤王救驾?”

宽宫惠仁微微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有消息传回来,毕竟倭国与天竺之间有十万八千里之遥,现在信使都未必能到达天竺。”

在宽宫惠仁口中得到这个既在预料之中又在期盼之外的答桉,光格贱仁又忍不住长叹一声,脸上写满了颓废与无奈。

倭国,终究不是大明。

光格贱仁听那些遣明使说过,大明皇帝如果想要指挥万里之外的某支军队,那么从皇帝下发旨意到军队接到命令,所需要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时辰。

即便是大明皇帝想要指挥的那支军队所在的驻地并不与大明本土接壤,从皇帝下发旨意到军队接到命令并做出反应的时间,也绝对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要快上无数倍。

比如说大明皇帝想要指挥九州岛的大明驻军,那么大明皇帝只需要在京城发出旨意,朝鲜布政使司和山东布政使司的信使就会在第一时间把消息传递到九州岛驻军,中间节省掉了信使从京城出发到朝鲜布政使司、山东布政使司的时间。

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传递消息的速度哪怕只比别人快上一刻钟都能决定一场大战的胜负,更何况是好几天的时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假设大明皇帝忽然决定要攻打倭国,且军队的进攻速度势如破竹,而倭国恰好又打算靠诈降来拖延时间。

正常情况下,接到倭国投降的领军将领要先下达停战的命令并且把倭国准备投降的消息传递回大明,等到大明皇帝和大明朝堂上的一众大老们做出了决断之后,领军的将领才能进行下一步或打或谈的动作。

从倭国到大明京城,一来一回得一个月的时间吧?倭国是不是就争取到了一个月的时间?

可是现在就不行了,当倭国做出诈降的举动后,消息从倭国传到大明的京城,所需要的时间仅仅只是信使从倭国沿海到达朝鲜布政使司或者山东布政使司沿海的时间,整个过程全部加起来也未必会超过两天——两天的时间跟一个月的时间,这能是一回事儿嘛!

只是光格贱仁的心里也清楚,大明是大明,倭国是倭国,大明可以倚仗电报来缩短消息传递的时间,而没有电报的倭国却没有丝毫效彷的可能。

而在羡慕之余,光格贱仁的心里也不禁生出了几分恨意。

朕虽然平常会关起门来自称添黄,可是在对待你大明皇帝方面,我光格贱仁可是十分遵守为臣之道的!

现在,你大明驻倭国的大使勾搭德川家齐那个逆臣,骑在我光格贱仁的脖子上拉屎,你大明皇帝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

正所谓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心中越想越不爽的光格贱仁自然而然的就想着怎么恶心大明。

低头思索一番后,光格贱仁干脆对宽宫惠仁吩咐道:“去找甲贺的人手,告诉他们,安排一些人手冒充幕府那边的武士前往明国。”

宽宫惠仁心中一惊,连忙劝道:“父皇三思!现在的明国可不是以前的明国,现在的倭国也不是以前的倭国,眼下朝廷和幕府正斗得如火如荼,如果明国的海域上再出现倭寇,只怕……”

光格贱仁冷哼一声,抬手示意宽宫惠仁闭嘴:“朕何曾说过要向明国派遣倭寇?”

宽宫惠仁顿时愣住了。

要说宽宫惠仁像光格贱仁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清楚光格贱仁的想法那多少有点儿扯蛋,可是宽宫惠仁再怎么说也是光格贱仁的儿子,而光格贱仁在宽宫惠仁面前毫不掩饰他对大明的恨意,宽宫惠仁自然也能猜到光格贱仁的一些想法。

而且从倭国太子的角度来说,宽宫惠仁也巴不得能给大明添堵——原本宽宫惠仁是皇太子,现在成了王太子,等于是莫名其妙的就降了一级,这换谁能不恨大明?只是宽宫惠仁也想不到什么好的方法能够恶心到大明,包括宽宫惠仁刚刚说的倭寇。

这是什么?

这就是废物啊,吃屎都踏马赶不上热乎的!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应对之法,石川井阴干脆向着光格贱仁躬身拜道:“敢问陛下,鸟取藩……”

光格贱仁好像被忽然惊醒,哦哦两声后望着在场的一众藩主们问道:“不知诸卿可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随着光格贱仁的话音落下,在场的一众藩主、大名们纷纷摆出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根本没人回答光格贱仁的问题。

这跟说好的剧本不一样!

或者说,倭国朝廷现在所面对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解决麻风病人的问题,而是该如何应对从幕府那边涌来的大量平民病患。

德川家齐那个王八犊子既然敢驱赶鸟取藩附近的麻风病患到鸟取藩,就意味着他敢驱赶更多藩地的平民病患到亲近朝廷的藩地。

当大量的平民病患涌入亲近朝廷的藩地,随之而来的便是巨大的粮食缺口、药材缺口以及安全方面的隐患。

越想越气,光格贱仁的心里却是恨不得马上弄死德川家齐那个王八犊子——这是典型的走了倭国朝廷的路,让朝廷无路可走啊混蛋!

石川井阴却又接着说道:“臣以为,与其被动应对,倒不如……倒不如主动接纳幕府那边的平民病患?”

其他一众藩主、大名们也纷纷把矛头对准了石川井阴。

反倒是光格贱仁勐的一拍桌子,喝道:“都安静!石川君,你继续说下去?”

暗自琢磨一番后,光格贱仁却是咬牙切齿的说道:“粮食的事儿,朕会想办法解决,你们只需要做好那些麻风病人的收治便好。”

然而让石川井阴和藤堂高义等人没想到的是,光格贱仁居然笑着摆了摆手:“不,这事儿是我们想的太过复杂了。”

被光格贱仁这么一说,在场的一众藩主、大名们顿时更加傻眼了。

只是相对于石川井阴和藤堂高义等一众藩主们的懵逼,宽宫惠仁却是想明白了光格贱仁的玩法。

对于现在的倭国朝廷来说,能不能解决麻风病的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这是明摆着无法解决的难题。

与之相比,怎么跟幕府争夺民心,让更多的倭国平民、贱民倒向朝廷反而更加重要。

就以光格贱仁的玩法为例子,这种玩法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借着大明需要大量劳工、监工的机会将倭国的青壮分流出去。

众所周知,无论是正规的军队还是想要造反的军队,其主力必然是以青壮为主,只要大量的青壮被分流出去,基本上也就意味着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被解决了,哪怕是光格贱仁让剩下的那些老弱病残们乖乖等死,他们也只能躺在家里老老实实的等死,别无第二条路可走。

第二个好处就是能够给朝廷和光格贱仁争取到一定的名声——德川家齐枉为幕府将军,在面对麻风病的时候只会驱赶他治下的平民和贱民,反倒是一直被德川家齐欺压的倭国朝廷和光格贱仁在想办法给倭国平民、贱民们寻找活路,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等宽宫惠仁大概的解释了几句,石川井阴和藤堂高义等一众藩主、大名也反应过来了。

只是明白了光格贱仁的套路并没有什么用——光格贱仁承诺的再怎么好那也是承诺,就算这老棺材瓢子找到了对大明输出劳工、监工的门路那也是以后的事儿,可是幕府驱赶过来的那些平民、贱民却是摆在眼前的,对于各藩的物资、药材消耗也是实打实的!

最先遭殃的鸟取藩池田家扛把子池田义男更是直接哭诉起来:“天皇陛下三思啊!臣知陛下一片爱民之意,可是鸟取藩终究只是个小藩,且不说粮食是否能支撑的住,光是管理那些幕府来的良贱也是力有不逮啊!”

藤堂高义也跟着拜道:“一个木盆里多装一杯水并不会溢出来,可是在一个杯子里装一盆水就肯定会溢出来——现在如果单纯以良民、贱民的数量来计算,则鸟取藩如水杯,幕府如大盆,鸟取藩是万万承受不住的啊!”

就连最开始提出要大量接收幕府那边良民、贱民的石川井阴也同样站在了池田义男和藤堂高义一方:“陛下三思!这种做法,未免太冒险了!”

光格贱仁却阴沉着一张臭脸,冷哼一声道:“朕何尝不知这样儿做是在冒险?可是如今幕府势大,大量的土地和武士、足轻都掌握在幕府手中,近畿诸藩更是挨着那些亲近幕府的藩国,单纯依旧防守,又能防得住几时?”

石川井阴和藤堂高义等一众藩主、大名很想敲开光格贱仁的狗头,瞧瞧他的脑袋壳里到底装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就因为防不住,所以就直接玩了命的接收德川幕府驱赶过来的平民和贱民?

这踏马不是扯蛋吗!

尤其是光格贱仁所谓的依旧名声的玩法,在石川井阴看来更是扯蛋中的扯蛋。因为德川家齐不可能任由光格贱仁邀买名声——只要德川家齐的脑子不算太傻,他就绝对会在光格贱仁开始邀买名声的第一时间内添乱。

事实上,现在倭国的大部分权力都掌握在江户幕府手中,如果德川家齐铁了心要封锁消息甚至反过来给光格贱仁泼脏水,光格贱仁设想中“万民景从”的画面也就只能是梦幻泡影,甚至还有可能被倭国的那些矮矬子平民、贱民们咒骂。

到那时候,光格贱仁别说依靠邀买名声的方法来跟德川家齐一较长短,他不被倭国那些矮矬子们推翻、弄死就算他家祖上福德深厚!

等石川井阴和藤堂高义拐弯抹角的劝了一番后,光格贱仁也不得不放弃了通过名声方面来打击德川家齐的想法。

光格贱仁阴沉着一张臭脸,皱眉道:“既然不能接收幕府方面赶过来的良、贱,那幕府岂不是要不胜而胜?”

当光格贱仁的话音落下后,在场的一众藩主、大名们顿时又陷入了纠结沉默的状态。

事情又再一次回到了原点——不能接收幕府驱赶出来的良民和贱民,就意味着朝廷和亲近朝廷的藩主、大名们只能被动应对,原本还能捞到的名声现在是一点儿捞不到了,但是该准备的药材、医者以及粮食却还是一样儿不能少!

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幕府甚至都不需要驱赶麻风病人都能把朝廷搞的焦头烂额,到时候光格贱仁一样是不败而败。

当光格贱仁父子和石川井阴、藤堂高义等一众亲近朝廷的藩主、大名们倍感头疼的时候,德川家齐的心里却是激动的想要唱歌了——只是抢在朝廷前面驱赶一些贱民,就能让光格贱仁父子手忙脚乱,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