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何士昌离开后,银行外并没有出现异常。
“我估计,穆向良的人,已经撤走了。”梁天舟道。
青木一雄既已看出电报有疑点,在这里布阵也只是为防万一,演了这么一出后,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就没有再守下去的意义了
毕竟他并不能肯定,军统一定会行动。
这下却相当于给陶元举增加了一个任务,那个出现在银行大楼的,是不是何士昌?如果不是,何士昌本人到底在哪里。
他们派去摸何士昌日常活动规律的人,会不会也弄错了?
“天舟,你说沈副局长跟穆向良在一起?他应该知道这个何士昌是真是假,真的何士昌是不是来过银行大楼。”
陶元举回过味来,征询的眼光看着梁天舟。
他的意思,梁天舟能不能从沈副局长身上下点功夫。
沈副局长刚才应该看到梁天舟了,他可以说正好路过,但如果再去问何士昌的事,沈副局长必定把这件事联系起来,梁天舟为何关心何士昌,目的不就昭然若揭了?
首发&:塔>-读小说
这办法不可行。
至于鲁海他们,纯粹就是奉命巡逻,连何士昌长什么样,恐怕他们都不知道。更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来。
“不急嘛。反正上峰同意暂缓行动,咱们可以派人,细细探访。”
梁天舟安慰道。
两个人正要下楼离开,梁天舟突然定住了,在窗前用望远镜朝楼下望去。
一辆黑色轿车开到银行大楼门前,警察厅的王主任从车上下来,站在大门前,左右张望。
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青木一雄除了调动市警局的人过来,还把警察厅也惊动了?
梁天舟一动不动地盯着王主任,一会儿,从银行里走出来楚秘书,拎着一个包,像是刚取了钱,王主任开车来接她。
楚秘书什么时候进去的,梁天舟怎么没有发觉?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他不知道陶元举认不认识这两人,看了一会儿,没有做声。
待王主任和楚秘书走远了,才跟陶元举分别离开。
……
再来说说“军统锄奸队”。
他们确实是三个人,张巩说的没错。领头的叫强松,手下两个人,分别是张千、李万。
只是不知道张巩是怎么查出他们是三个人的。
通常情况下,这种自称什么锄奸队、复仇团之类的江湖草莽,都是自己跟人宣传他们叫什么,不然默默杀几个人,谁知道谁呀。
至于人数,除非他们的名称中挑明了,比如五虎帮,渔门三英,双雄会等等,一般都不会自暴人数。甚至会有意夸大,明明只有一、二十人,却号称手下有数百弟兄。
历史上连一些正规军,也常常虚张声势,几万人的队伍,号称八十万大军。我军某个时期,只有数千人马,也号称十万工农。
强松他们,只有三个人,难道是哪次行动时,被路人看破了他们的底细?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目的不同,步调却差不多。当然,强松他们知道军统可能在关注何士昌,但陶元举却不知道,还有一拨人,跟他一样,也在监视何士昌的行踪。
第二天中午,陶元举正在一个饭店用餐,意外接到一张纸条。
是一个乞丐小孩送来的。
他当即往四周看了看,没有发现是谁叫着小乞丐送的,小乞丐自己也说不清楚。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但他可以肯定,这个人,认识陶元举,能准确找到他,并传递纸条,不会是岛国人。要是岛国人,凭他跟岛国人的交情,就不是传纸条这么简单了,至少会送他一对金手镯什么的。
怀着一颗疑惑的心,打开纸条一看。
“密电码泄露,何士昌在家养病。”
短短两句话,把陶元举的所有疑惑都解开了。
他再把纸条细细检查了一遍,这会是谁?在提醒自己?
会是“隐士”吗?“隐士”跟他传递信息的方式,不是这样的。
在“隐士”出任两江站督导员之前,有人也用这种方式给他下达过几次任务。但他一直没搞清对方的身份。
总部通知他,按照纸条上的指示办就是,他觉得那个人,来头不小,总部一定知道是谁。
这个人是总部直接布下的,跟两江站没有联系。
现在这张纸条,会不会还是这个人传来的?
塔读@
陶元举看着纸条,这上面的信息,准确无误,告诉了他何士昌的去向。
他决定调整计划,先派人盯死何士昌,再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