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医品庶女 > 第六十三章 劫道者(二)

医品庶女 第六十三章 劫道者(二)

作者:晓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5 07:05:54 来源:书海阁

这时,那位童姓青年人走了过来,对着梅允铠施了一礼,问道:“不知这位是哪位大人?去往何处?您看您有什么损失告诉我,一切的费用我会一力承担。只是,能不能请求您不要报官?我这位大哥一定是有难言之隐,不然绝不会做出这种事来。”

梅允铠满脸羞愧的自我介绍道:“梅某不才,忝为怀州知府。听刚才那位大哥说,梅某治下竟然出现了这么耸人听闻的事情,梅某实感惭愧。既然情有可原,梅某就不再追究了。只是,希望这位大哥不要再干这种事了,有什么难处就告诉我,梅某一定全力替你解决。”

那位中年人一听梅允铠是怀州知府,一下子冲了过来,愤怒的说:“你就是知府?你这个狗官!你知不知道我们都快活不下去了?你还强行征收什么户税?不交钱的就让去坐牢?更过分的是,没钱交人也行,可怜我那大儿子一去没回,到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你还我儿子的命来!······”

童姓青年急忙拦住中年人,劝解道:“大哥,有话慢慢说,究竟怎么回事?”

梅允铠面对中年人的指控也愣住了,他满头雾水的看着他急问:“你说的是什么意思?第二遍人头税?我怎么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征收的?”

旁边的那个半大小子仇恨的盯着梅允铠,说:“你装啥装?谁不知道是知府亲自下的命令?**的,我刚才手下还留情了,没有下死手杀你们这些龟孙子,你们逼得我们没有活路,我们杀你们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了!”

梅允铠看着周围那十几个黑衣劫匪,全都目露凶光的盯着自己这一行人,知道不能激怒他们。于是缓和了语气,对那位童姓青年说:“这样吧,这位童姓兄弟,咱们能不能找个地方详谈一下,具体情况咱们好好沟通沟通,我也想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童姓青年也正想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马上同意梅允铠的建议,转身和中年人低声商量了一下,中年人点点头同意了。

到底阅历丰富一些,中年人见梅允铠神色镇定,不像是装的,就吩咐大伙儿收敛一下,不要激动。然后对梅允铠说:“这位大人,如果您不嫌弃,就去我们家谈吧。”

梅允铠也想看看他们居住的地方,立即同意了。

护卫头领此时走了过来,通报了一下伤亡情况。原来以为伤亡惨重,现在发现护卫们只是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因为有的受伤过重,不适宜再跟着上路。

梅允铠决定让护卫头领带着伤重的护卫们返回怀州,自己一行人自行上路。那位童姓青年也承诺一路护送他们去京城,梅允铠就拨给了护卫头领一辆马车,嘱咐他们天亮再上路,就告别了受伤的护卫们,跟着中年人去了他们的家。

梅允铠一行本来四辆马车,给了护卫们一辆后,剩下的三辆马车跟着中年人,在火把的映照下进入了山中一条小道,马车勉强能颠簸而行。

等过了一个多时辰,穿过杂草丛生、树林稀疏的浅山,来到中年人所说的家时,梅允铠和所有人一样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黑黝黝的一个洞口,因为前面有树枝遮挡,外面不容易被发现。

最让大家震惊的是,洞里里住着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三十多口人,每个人都是破衣烂衫,骨瘦如柴、满脸的菜色。地上铺着荒草、破旧的被褥,老人、孩子几个人扯着一床被单,青壮年男女却连个躺的地方都没有。有两个老人和三个孩子不停地咳嗽着,一听就是染了风寒。

梅允铠举着火把四下看了一下,这个山洞在浅山的一个缓坡上。坡上杂草丛生,树高林密,正好把洞口很好的掩住了,如果不仔细看还真是不好发现。

梅允铠在洞口非常羞愧的对着众人鞠了一躬,说了声“对不起”,就羞愧的出了山洞。然后和大家坐在了树林里,大家详谈了一番。

后来了解到,这个村子叫三斗坪,就十几户人家,散落在山脚下。每户人家有三四亩地,根本就不能维持温饱,所以家里的男人们常年打猎为生。因为村子小,归属到了离这里五里地远的龙洞村的里正管辖。

今年本来就大旱,每家的几亩地连种子都收不回来,更别提交赋税了。可是,里正不但让提前把土地税、人头税交了,还要在此基础上多加了一项户税。如果不交,就要把家里的壮劳力抓去当壮丁、女孩子抓去顶替税费。村里已经有好几家的子女被他们硬抓了去,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也有好几家卖儿卖女的,想让子女有一个活路。

后来大家一商量,就逃进了山里,暂时安身在这个山洞里。男人们进山打猎,女人们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勉强维持个半饱。可是,因为环境恶劣,老人、孩子不同程度上的都染上了风寒,吃都吃不饱,哪里有钱治病?已经有三个孩子、两位老人病死了。

中年人叫杨宝才,曾经和童姓青年人在军中效过力,当时是童姓青年人的顶头上司。因为在一次剿匪中一只胳膊断了,所以就从军中退伍回来了。因为曾经是军人,杨宝才就算再难也没想过当土匪劫道。就算是后来大儿子被官差抓走顶了赋税,他也没想过沦落为匪患。后来实在是村里死的人太多了,迫于无奈才专门劫那些官眷,但是从不害人性命,这也是杨宝才的底线。

梅允铠知道了事情的始末,耽搁了十来天的时间把假传圣旨的里正、县令收押,交给了同知,才踏上了归程。

临走,梅允铠给了杨宝才一百两银子,让他安顿好村里人。后来在路上通过一番交谈,才知道那位童姓青年人竟然是童姨娘的弟弟童卓新,现任岭南道刺桐港驻军从五品的归德郎将。而他的父亲童世群,现任淮南道泸州知府,全家也早就搬到了泸州。

这次童卓新是奉命上京向皇上禀告边防军务,事情紧急连夜赶路,才恰好救下了梅允铠一行人。

梅允琛听完,沉默了很久,才说:“还是回来吧,我给你在京中斡旋一下,找一个适当的位置。”

没想到梅允铠却拒绝道:“不,大哥,我还是再回怀州吧。任职三年,我竟不知治下的百姓生活的如此困苦艰难,我怎么有脸就这样走了?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我希望在连任的三年里,彻底改变百姓们的生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晓村申请了个qq号:,欢迎亲们加入。谢谢各位亲们的打赏、推荐和收藏,谢谢亲们的不离不弃、一路相随,晓村再次鞠躬致谢,么么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