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快穿,从太阴星开始 > 第550章 世界十六 敖寸心(40)

快穿,从太阴星开始 第550章 世界十六 敖寸心(40)

作者:一只摩羯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1-14 16:06:47 来源:书海阁

观音动用了她手中羊脂玉净瓶里的圣水,倘若悟空和哪吒接触了圣水,他们就会被其中的慈悲之力感染,会丧失斗志,从而沾染佛性,观音用这种手段降伏了许多桀骜不驯之辈,原本她也是要用在红孩儿身上的,没想到先给这两人用上了。

就让他们尝尝她圣水的厉害,看他们还敢不敢逞口舌之快,竟对她没有半分恭敬,岂有此理!

孙悟空和哪吒也知道绝对不能被这圣水沾上,可圣水飞快地来到了他们面前,他们避无可避,可两个都没有驾云飞速躲远,而是站在了原地,孙悟空身前的空间突然扭曲,往他这里来的圣水突然穿过他所在的区域出现在了远处,而哪吒面前的圣水则是突然变得很缓慢,很缓慢,哪吒往右挪了一小步,那圣水就从他身边缓慢地流过,他们俩都不曾沾染分毫。

“这怎么可能!”

观音不信邪,再次发动了圣水,可是仍然诡异地越过了他们,观音最为倚仗的手段失效了,对孙悟空和哪吒起不到任何作用。

“为何,这是为何?你们为何会拥有时空法则的力量!”

是的,是时空法则,孙悟空和哪吒一个领悟了空间法则,一个领悟了时间法则,虽然只有皮毛,但已经是极为少见的了,在大罗境界就接触到这两种至高法则,这对他们日后晋升准圣至关重要,只要给他们时间,元霜相信他们一定能做到的。

不只是孙悟空和哪吒,杨戬也一样,他成为玉帝之后,能更好地沟通天地法则,他亦是窥探到了些许法则之力,他劈开桃山救母的举动暗合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之举,他领悟了些许力量法则和五行法则,他们三个都是这世间难得的天之骄子。

所以这才是观音无法相信的,她知道法则的领悟和运用有多么艰难,远古洪荒能做到驱使法则之力的都是寥寥,现在三千法则归于混沌,就更难领悟到了。

观音自己那三千化身在大千世界中历经世事,亦是想要感悟轮回法则,这么多年她也才窥到了一丝门径。

可是眼前这两人,还有远处冷眼旁观的敖寸心,竟已能使用法则之力了!

观音心里不甘,她脱离阐教,就是为了西方的至高之法,为了离圣位更近,可她最终得到了什么?

若她真的做到了普渡众生,大爱世人,无私奉献,做到了自己流下这滴眼泪时发的誓言,或许她真的能以此获得天道的认可,在没有鸿蒙紫气的情况下无限接近圣位,可她发下誓言时就是有私心的,天道也只会给予她有限的回馈。

观音菩萨突然觉得有些倦了,她做了这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受如来驱使为佛门做了这么多事,换来了什么?

观音这一分神,就被孙悟空和哪吒抓到了空隙,两人深谙趁她病要她命的道理,一拥而上,一棍一枪朝观音砸去,观音只来得及将玉净瓶放大挡在自己身前,两道势大力沉的力量打在了玉净瓶上,本就不是防御法宝的羊脂玉净瓶从被打中的地方开始出现裂痕,随后一点一点碎裂,被关在玉净瓶里独立空间的红孩儿也被放了出来。

玉净瓶碎了,没有了容器盛装观音的那一滴泪,它就那么重重地落到了地上消失不见,那轻轻滴落下去的声音仿佛砸在了观音的心上,震得她心里发疼。

她知道今天自己败了,她死不了,但是她败了,她的道心也动摇了,就像那破碎的玉净瓶和枯萎的杨柳枝一样,再也恢复不到从前了。

或许她该想想自己的初心了,她立下普渡众生誓言时的真心去哪儿了?她虽然有在做,可是她是否真的将它放在心上,是为了获得众生的信仰和尊崇还是为了化解众生疾苦?

“三公主,我败了,你把人领走吧,日后我不会再管西行一事了。”

观音的话语中透着颓然,她已经无力再插手这件事了,若是无法修复自己的道心,或者寻到新的出路,她的修为只会不断下降,让佛祖换个菩萨来管吧,她已经自身难保了。

“悟空,带上红孩儿,我们走!”

他们走后,观音自闭于紫竹林,之后很久都没有再出现了,如来召唤她也不去,如来没办法只能让普贤菩萨去接手西行一事,人选已经选定了,那就安排好这一路他们要经历的磨难,等到九九八十一难过后就功德圆满了,到时西方的气运一定能比东方强盛,西方大兴指日可待。

可是他也不想想,现在的东方怎么可能会让他轻易如愿。

元霜和悟空哪吒回到东方后,先让红孩儿自行归家,然后送她三堂姐回了南海,她和两人就去天庭找杨戬了。

元霜把自己的想法跟他一说,两人当即就拍板了,请了太上老君前来商议,让他挑选一些合适的人选,派几队东方的队伍去和西行队伍竞争,再让悟空和哪吒去破坏西行路上的劫难,能尽早解决的就尽早解决了,不能明知有妖精作恶多端,还非等着唐僧师徒前来,就留些无关紧要的给他们吧。

原本西方凑足这八十一难就磕磕绊绊,再少一些恐怕他们走到灵山的时候一半的劫难能不能成都是问题,又不能重新走一遭,那这经书是给是不给?

真期待看到如来那时的脸色,一定很精彩吧!

唐太宗虽说让唐玄奘去西天取经,他也尊崇佛教,但是唐朝其实更为崇道。唐高宗李渊当时就曾利用“天道将改,将有老君子孙治世”的政治谶言,以老君子孙自命,上承天意才有了后来的李唐盛世, 只要从中稍微动些手脚,显个神迹,等唐玄奘取经归来时,会发现天都变了,他的伯乐,已经完全不在乎甚至忘记了他取经一事,毕竟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不是吗?

他会发现在东土,佛门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他取回来的经书就是废纸一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