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2048奥运会 > 第79章 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2048奥运会 第79章 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作者:赛会哥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07 09:16:39 来源:书海阁

东方燕经常给帮领导写讲话稿、主持稿,而这是他第一次读自己给自己写的稿件。他本可以倒背如流,实际情况确实像极了给老师背诵课文的学生,偶尔语速很快,生怕老师听清楚了,偶尔又是磕磕巴巴,好像忘掉了,需要老师给予提示。所幸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学生们并不在意,他们觉得也许这是他的习惯和风格。而东方燕却把自己吓得不轻,回到座位上才发现那两页纸上,被手指碰触过的地方已经湿了,被紧张的手汗给浸润过了。范部长热心的跟他说,讲的不错,挺好的。真假与否未知,对于与自己同龄,甚至还小一两岁的部长助理,东方燕那刻感觉很温馨。

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是一次转折。之后公开场合的交流越来越多,更多更高级别的会议,更多更多样化的站台与讲话,更加自信和从容。而培训的路则走的更漫长。在火炬传递领域上,东方燕一直觉得张部长、李北哥是他的导师。那年深圳大运会,执行局派专人赴北京奥促会邀请他们担任顾问团队。奥促会成立的宗旨之一“以弘扬奥运精神,扩展奥运成果,促进奥林匹克事业和残奥体育事业在城市的持续发展为宗旨”,对于深圳大运执行局的来访给予热情接待,并欣然同意派人指导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但是对于执行局提出的巨额咨询费断然予以拒绝,仅仅要求提供在深期间的食宿行保障即可。对于奥促会坚持不收费的举动,执行局无可奈何,曾担心支持不力,结果张部长亲自带队赴深展开培训,并在赛时期间又派李北哥等人全程参与运行。

而东方燕聆听的关于火炬传递的第一堂课就是听张部长讲的,在深圳大中华的12楼会议室,执行局大型活动部的20多人参加。印象深刻,并影响至今。

人生有多少个第一次,向前一步,勇敢尝试?还是向后一步,龟缩壳里?

会议室不大,没有电子显示屏,只能用投影幕布。张部长自己制作的PPT,格式精美、内容丰富,而张部长的讲解更是轻松自如,信手拈来。在张部长的培训中,追溯了奥运会火炬传递的渊源及发展,分享了奥运会火炬传递的精彩案例和遗憾,阐述了火炬传递的组织构架。

但让东方燕记忆深刻的还有两点,一点是大型运动会为什么要组织火炬传递,不仅仅是普通大众不解,很多组委会工作人员也不懂,而尽管曾参与过北京奥运会,曾看过很多资料的东方燕也似懂非懂。这样的时刻最危险,这样的人也危险。弄不好就成为半瓶子的水,晃荡来晃荡去。

佛家倡导“佛本我心”,无处不在也无所在,好似简单却又迷雾重重,参悟不透。有得道高僧曾说,只有心灵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领会这其中的奥秘。点拨早了,可能被认为是胡说八道;点拨晚了,可能错过了觉悟的时机。点拨的契机很重要,要看火候。东方燕是幸运的,因为此时他遇到了贵人,帮他走出迷雾森林和认知的纠结中,而贵人就是张部长。

张部长举了两个例子,首先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那是中国举行的首个洲际性综合运动会,也是亿万国人用一毛毛纸币,一个个钢镚捐赠出来的运动会,是真金白银的“全民全运”。无奈神州大地过于辽阔,比赛集中在北京,绝大多数国人只能通过小型黑白电视机、收音机或过期多日的报纸,零星半点的接触到一些亚运会的讯息。为了让更多人感知亚运的氛围,亲身体验亚运的快乐,让全国各族人民都能体验作为东道主的荣耀,北京亚组委决定将火炬传递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亚运之光”圣火从哈尔滨、乌鲁木、拉萨和海口开始,途经各省市、自治区,历时一个多月,所到之处,万人空巷。无数国人等待数小时,而火炬手和圣火从他们眼前闪过,只有短短数秒钟,甚至很多人只是看到前人的后脑勺,圣火什么样都没看到,但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中国人是很容易满足的善良民族。那是手递手的传递,一支火炬经过无数人的手手相传,传递着希望与梦想;那是心连心的期待与祝福,没有围栏与铁马的阻隔,无论是火炬手还是老百姓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其次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期因为境外火炬传递遭到一小撮分子的恶意阻挠,尤其是金晶在巴黎护卫圣火的壮举,加上那场突然的地震,当火炬回到境内时,无数人涌向传递城市,大树上、交通标志牌上、公交车顶,热情的国人占领了每一个可以看得到或者想象中可以看得到圣火的位置,火炬带来的全民行动及视觉冲击震惊了世界,成为奥运会火炬传递史上永恒的经典。每一个传递城市都成为引以为豪的东道主,本市市民与临近地区的市民百姓蜂拥而至,激情澎湃。为此,张部长强调大型运动会中,除了公众买票看比赛之外,这是为数不多公众可以享受的赛会福利,有时候甚至是唯一的参与渠道。为此,在国内外多届奥运会火炬传递规划中,都力争主办国90%以上的人口可以在一小时内的车程看到火炬传递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正如歌词中所唱“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火炬传递就是说打开门锁的钥匙,或推开那扇大门的一双手。

另外一点是火炬人的责任与担当。火炬传递不是单纯的让一个人手持火炬跑步,而是传承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观,火炬熄灭了可以点燃,但是精神熄灭了怎么点。5000年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传承至今,成为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就是不同时期的炎黄子孙始终都有一颗中国心,基因代代相传。即使在中华民族在多次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大批仁人志士,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誓死扞卫华夏血脉,华夏文明之火从未熄灭。而圣火亦如此,圣火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象征和标志性符号,在奥林匹亚单独采集,具有唯一性和神圣性,神圣不可侵犯,且不能与其他火种混合,全程安全燃烧,一旦传递过程中,火炬意外熄灭了,就必须用采集时的火种重新点燃,保证奥运会传递的是来自希腊奥林匹亚的火种,对圣火拥有一颗敬畏之心,用行动维护圣火的神圣,给予它足够的尊重和仪式感,彰显它的荣耀。而不能像一些赛会工作人员用打火机重新点燃后,投机取巧,耍小聪明,兴许做得很隐秘,不像那年台北世大运和索契冬奥会时不巧被人发现。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火炬人的精神不在于口,而在于心,在于行,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