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开局就背女尸上路,路子有点野 > 第4章 薄情多是锦衣郎

“哒哒哒。”马蹄扬起了烟尘,缓缓飘散,背着尸体的苏镜站在村口,目送着锦衣卫队伍离去。

疑似化为请命人的东西正在前往京城,若真是被其混进去,势必酿成大祸!

苏镜身后的身后,是噼里啪啦作响的火堆,火堆中间,那具男尸正在慢慢焚烧。

就在此时,那本诡异的黑书再次凭空出现,大笔一挥,又是数言: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见言,苏镜略微愣神。

《石壕吏》没有被收录在全日制课本当中,但却是自己所钟爱的一篇。

寥寥数字,大量留白,却写出了一个吃人的社会。

还没来得及感慨,紧接着,从黑书里侧浮现出一朵七彩的烟雾来,一场场一幕幕如同白驹过隙,画面在烟雾中闪现,浮现的,竟是男子的生平。

原来此男子名为郑三,生于汝南一农耕家庭,家中世代耕种,世代清贫。

两位兄长早早就扛起锄头,接受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唯独郑三对诗书有着浓厚的兴趣。

草鸡里还能飞出个凤凰来?每当郑三秉灯夜读的时候,总有人讥讽。

或许是命运眷顾,16岁那年,郑三过了乡试,狠狠扇了那些人的脸,一时间风光无两。连威严甚重的知县大老爷也亲自前来拜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这位年少成名的天才。

人们都在说,他或许能成为整个大梁王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贡士。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郑家数代人的辛勤劳苦,似乎在这时,有了盼头。

可自古以来都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福源深厚之人,或必将遭到天妒。

成婚后的郑三过了几年红袖添香的快活日子,紧接着,就是三年大旱,那三年,汝南一带颗粒无收。

但好在郑三功名傍身,一家人虽活得艰难,却也熬得下去。

直到镇东王的叛乱。

烽烟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席卷东南,两位兄长陆续被征入伍,郑三因为是秀才,逃过一劫。

但没过多久,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大哥在家书中写道,二哥随军攻打彭城的时候战死。

又没过多久,前线传来大哥战死的消息,年迈的父亲本就积劳,听此消息,溘然猝死。

原本美好充满希望的家庭,在一朝一夕间破碎。

后来,东南各地不断有所谓“义军”加入“勤王”队伍,形成了一支浩浩汤汤的军队。

不多时,汝南沦陷,战火纷飞中,房屋田地,入目的一切都化作焦土。

流亡路上,年迈的母亲感了风寒,客死他乡。

年轻的妻子被流矢击中,连带着肚中的孩子,化为黄土一捧。

郑三茫然的站在烽火狼烟当中,回首,一切都如昨日黄花。

之后的事情苏镜没再认真去看,他站在那盛大的火堆前沉默着,沉默着感受生命的渺小与脆弱。

良久之后,苏镜将男子的骨灰用一块粗布包起,埋下,又找了一块木板,用尖锐的石头在木板上刻下一行字:

秀才郑三之墓。

就在此时,那原本沉寂的黑书再次翻动。

“世人总说他人苦,不知世人皆苦,哎……”

苏镜于空灵中仿佛听见一声叹息,紧接着,一枚红色的果子落在手中。

“道果:初次服用可增加二十年道行,仅可使用一次。”

苏镜眼前一亮。虽然不知“道行”是什么,但黑书出品,必属精品,没想到只是埋了个骨灰,还会有奖励。

没有多余的犹豫,将果子在衣服内侧擦了擦,便一口吃了下去。

说来也怪,这红色的果子并没什么味道,入口即化,吃完后也没什么特殊,只是感觉小腹处有些暖洋洋的,原本郁闷的心情也好了些。

惊才绝艳,也不过尘归尘土归土啊。

苏镜站在墓前,费力着鞠了三躬,然后将绑着尸体的红绳再度紧了紧。

后来,镇东王失败被杀,朝廷收付汝南,郑三回到故乡后不再眷恋功名,而是成为了汝南城中的请命人。

再后来,路过这山村的时候,背上的尸体突然异变,将全村人吞噬,并杀了郑三幻化成了他的样子。

这是一个怎样的世道?

古今多少兴亡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干完这些事后,已是下午,苏镜拿出怀中的白面馒头,一边赶路一边吃着。

“照这速度,天黑前怕是到不了下一个驿站了。”苏镜望着连绵的山峦,心有担忧。

日头还没下山的时候,苏镜终于算是进了萧山地界,此时的他经过一夜加一天的赶路,已经是又困又乏。红彤彤的太阳终于是落下了山岗,这时,山间小路上忽然起了一阵浓雾。

苏镜皱了皱眉头,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却也只能往前走着。

没走多久,浓雾中竟是出现了两个红点,走近了看,才发现是一高门大院上挂着的两盏白色灯笼,门上还贴着一个“奠”字,白色的院墙边摆放着花圈。

一阵风,吹起了地上的纸钱。

人家?苏镜疑惑了一下,倒也没多想,只是自顾自向前走。

“嘎吱。”走到门前的时候,紧闭的院落大门竟是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穿着锦衣华服的老太,盘起的白发间插着一根桃木做的钗子。

老太年纪大了,可那股子雍容气度依旧。

苏镜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可没想老太却是将自己叫住。

“有何事啊老人家?”

“看这天色已晚,荒山野岭,小兄弟何不在老朽这吃点再往前去?”

苏镜本想拒绝,这突然出现的院子给他一种说不上来的诡异感觉,但不知道为何,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却变成了:

“那感情好。”

总感觉,有些奇怪。

苏镜背着尸体走进院中,只见偌大的院子里种满着花草,分明是秋季,可这些花草却长得茂盛。

再往里走,客堂中挂满白色长绫,长绫尾端垂落,随风摆动,如灵堂般。

“小女前几天刚离世,故如此装扮,还望小兄弟不要介意,兰儿、丹儿,还不快快出来迎客?”老太喊着。

“来啦。”从内里的厢房中缓缓走出两名女子。

“妾身见过公子。”

苏镜端详着面前两位少女,一位如出水芙蓉般清丽,另一位则如秋日牡丹般倾城,饶是自己两世为人,也从未见过如此人间绝色。

“小兄弟,老身的两位小女如何?”

“倾国倾城,世间罕见。”苏镜下意识回答。

“若迎娶其中一位为妻,你可愿意?”

求之不得啊……苏镜差点脱口而出,可话到嘴边还是摇了摇头。

“为何?”老太似乎有些不解。

苏镜却只是笑笑,至于原因嘛,也说不上来。

“哈哈,既然小兄弟不乐意,老身也就不强求了,吃菜吃菜。”

不知何时,圆桌上已经摆满了饭菜,山珍海味无所不齐,让人见之便食欲大动。

赶了整整一天路,此时的苏镜早已经是又困又饿,当下也难以矜持,抄起筷子便吃了起来,没有吃相,看得旁边两位姑娘连连发笑。

佳肴美人,似乎要让人忘记世间烦恼,在两位倾城美女的簇拥下,苏镜竟是喝起了酒,一杯接着一杯,知道不省人事,倒在了圆桌上。

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他梦见了一棵很大很大的桃树,自己就靠在桃树下,望着远方。

快要醒来的时候,桃树摇晃了一下身子,花瓣在一瞬间,倏然全部飘落。

红雨漂泊。

醒来的时候,苏镜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块大青石上,天色蒙蒙亮,林间雾气飘荡,带着丝丝凉意。

悚然一惊,昨日的回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

自己,怎么进那个院子?

自己,怎会吃那桌饭菜?

而且,背上的尸体?

苏镜往后一摸,呆住了,此时背后空空如也,尸体不翼而飞!

尸变了?

跳起来环顾周围,除了几声鸟叫,万籁俱静。

只是在不远处的地方,看见了一座新坟,坟前放着一根桃枝,上面桃花朵朵,开得正艳,白色大理石墓碑上,用小篆写着:

“顾三小姐桃之墓。”

女尸,名为顾桃儿。

黑书再次浮现,七彩的云雾中,是一棵生长在山野间的桃树,它沐浴着清风雨露,茁壮成长。

直到一天,桃树在月光下开启灵智,学会了修炼之法。

又过了数十年,桃树功法有成,机缘巧合之下,化作人形,与同样身为妖怪的姊妹和姥姥生活在一起。

后来,姥姥告诉她,妖的道,在人间。

于是顾桃儿入了世,下了江南,拌做一富家小姐,游戏人间,直至与刘仁美相遇。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那段日子,刘仁美寒窗苦读,顾桃儿便守在一边相伴,她喜欢看着他的侧脸,在烛火摇曳下忽明忽暗的样子。

再后来,顾桃儿为刘仁美凑了盘缠,让他赴京赶考,两人在码头相约,金榜题名之日,定是八抬大轿明媒正娶之时。

刘仁美果然高中探花,可他娶的却不是顾桃儿,而是当今中书省右丞之女,平步青云。

顾桃儿在江南望穿秋水,等到的却是情郎负心的消息,愤慨之下她来到京城,希望得到一个说法。

谁知那刘仁美却说与右丞之女的婚事乃是形势所迫,自己深深爱着的,始终只有她一人。

顾桃儿信了,于是穿上大红嫁衣等着自己的心上人。

可她等来的,却是灵光寺住持的佛珠。

一代佳人,香消玉殒,那一刻,她明白,他早知她是妖,她也明白了,薄情多是锦衣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晨雾中不知何时下起了桃花雨,苏镜站在墓前,不知所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