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影视综穿之美人如梦 > 第31章 年世兰(31)

影视综穿之美人如梦 第31章 年世兰(31)

作者:森屿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19:56:57 来源:书海阁

且不提司农司为了这个名额如何争得有多激烈。

只说抢到名额的司农少卿李常到了种植杂交水稻的地方,都快气死了。

朝廷三令五申,不允许任何人阻碍杂交水稻的种植,一旦有人试图从这事儿上获利,直接死罪。

然而就是这么直白的威胁,有的人竟天真的以为能瞒过去,望着仓库里不足实际产量一半的稻米,李常险些遏制不住自己杀人的**。

他咬着后槽牙看着被官差押倒在地的知府,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怒火,一字一句地问:“朝廷发给你们的种子,产量不可能这么低,一看你们就用了往年的稻种,说说吧,新稻种去哪儿了!”

那知府吓得浑身打颤,颤着声儿道:“卖,卖了。”

“卖给谁了?”李常被这回答气得脑壳一阵阵的疼,深吸一口气后方开口问道。

“卖给高丽了。”知府抿了抿唇,看了眼一旁拿着枪的官差,小声回道。

李常得到了想要的回答,点了点头后,冲官差使了个眼色,砰的一声,那知府便倒在了血泊中。

开枪的官差一脸爱惜的吹了吹枪口后,方把枪收了回去。

李常将此地的消息上报回京后,一刻也不敢停留地去了其他几个种植水稻的地方。

好在,其他地方的官员都是聪明的,并没有出现用稻种谋利的情况,只是报上去的产量与实际产量有些许差距。

京中,年希尧收到李常德消息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人得特么多胆大包天,居然敢贩卖稻种,那可是他辛辛苦苦做了好几年的任务,好不容易兑换出来的,数量还有限!

气得满屋子乱逛的年希尧,当下便决定攻打高丽,不是想要稻种吗?

他本来就觉得开垦耕地的速度太慢,不如就把高丽变成种植基地好了,

不过高丽那地儿能种稻米吗?

年希尧也有点子不清楚,想了想,觉得能不能种也不重要,大不了在高丽种红薯和土豆,反正这两玩意儿耐活。

于是乎,第二天早朝上,年希尧便宣布了攻打高丽的决定。

整得一众大臣丈二摸不着头脑,毕竟高丽好像前不久还上供了不少东西来着,突然宣布攻打,不大好吧?

年希尧见有人反对,火气更大了,劈头盖脸的把人骂了一顿后,才把高丽私自派人购买稻种的事儿说了。

被骂的官员一脸哀怨地看着年希尧——不是,你早说有理由啊,你有攻打的理由,我拦着你干嘛?又不是打不过!

司农司的人是最气愤的,推行种植的几个地方,是他们反复斟酌后决定的,那里的土地最适合种植稻米。

可以说,他们司农司往后的稻种,就指望着这次的产量了。

少了一大批稻种,就意味着明年百姓们分到的粮食会少,也意味着有人可能会吃不饱!

这对于已经掌握了高产农作物的司农司来说,就是耻辱!

他们司农司,绝对,不允许,还有人挨饿!

于是一向沉默的司农司第一个站出来表达了对攻打高丽的赞同。

一个月后,大军抵达了边境,高丽王被吓得在城门口跪地求饶,然而并没有人理他。

大军一举攻入了高丽,高丽彻底灭国。

领头的将军观察了高丽种植的农作物后,见有水稻,欢喜地道:“皇上的想法可以成真了,这块地儿,能种稻谷。”

跟在军队后方的李常详细地观察了高丽的粮仓后,语气欢喜:“这地方,番薯和山药蛋也能种,想来成为种植地,不是什么问题!”

被活捉的高丽王听着他们的谈话,整个人都快疯了,啊,他们灭了他的国,竟然只是想他们的国家种地。

高丽王在心里疯狂咆哮,实际上半点声儿都不敢出,毕竟以前人的经验来看,被活捉不一定会死,但被活捉后还敢顶嘴是一定会死的。

不就是被中原打一顿吗,正常,他们又不是没被打过,习惯就好了。

高丽王自我安慰,好不容易让自己没那么悲愤了,就见一个将领,拿了一沓写满了字的纸让手下四处张贴。

高丽王颇有些好奇地瞥了眼他手中的纸,没曾想被其中一个将士看到高丽王偷瞥的眼神够,有些意味深长地问高丽王:“你想知道上面写着啥?”

高丽王猛摇头,他不想,根据前人的经验,知道的太多会死的!

然而将士却不顾他的意愿,挑了挑眉,开始念纸上的内容。

大概意思就是,高丽王与中原官员勾结,意图造反,他们攻打高丽是有原因的!

高丽王人都快傻了,不是,他真没那么大的胆子,他只不过是听说了中原有高产量的稻谷,想着买一点回来,种植成功后将新的稻种再高价卖给别的国君。

他或许是贪财了点,可真的没胆子和中原对着干啊!

高丽王试图解释,然而没人给他这个机会,那将士手一挥,他的胸口便多了一个弹孔,濒死之际,他还有些想不通,为什么中原这回那么大反应。然而他的问题注定没有人回答。

年希尧派去的宗室将高丽彻底掌控后,冬天也到了。

批阅了今年最后一份奏折,宣布封笔的年希尧,看着系统上进度缓慢的两个大任务,叹了口气。

女子为官这个制度他还有些头绪,可科技发展这一条,哪怕他收到了昔日大不列颠的所有科研资料,也找不出足够的人手来研究。

他本想着新设一门学科,可朝臣的事儿已经太多了,他怕再增加下去,他的大臣们会罢官抗议。

还是人手不够啊!

年希尧颇有些头疼地望着窗外的飞雪,唉,天气也不好,这雪这么大,说不准会变成雪灾,还是得通知地方官员预防一下。

年希尧在心中不断盘算着要做的事儿,顺手打开了桌上的一封折子,身旁的太监出声劝阻后,年希尧才想起来自己已经封笔了。

他合上折子打算去御花园走一走,看着雪中显得格外萧瑟的御花园,年希尧深吸一口气,闭了闭眼睛问身旁的太监:“你觉得朕算个明君吗?”

那太监一听这话吓得魂都快没了,连忙出言附和:“皇上自然是明君,若不是皇后娘娘几次三番规劝,您都快歇在勤政殿了,这要还不是明君,奴才真不知道什么叫明君了。”

年希尧听见这话,嘴角微微勾了勾,没回应他的话,毕竟他问出这话时,就知道不会听到否定的答案。

他只是突然有些迷茫罢了。

每每听到别人夸赞他英明,他虽高兴,也不免心生疑窦,若他没有系统,还会成为一个明君吗?

实际上,年希尧知道答案,没有系统,他永远当不上皇帝,更遑论成为明君。

他翻阅了不少康熙留下来的东西,其中有很多他对于朝政的想法,甚至还有很多关于海外国家的看法。

不得不说,康熙是英明的,作为一个帝王,他近乎了解海外所有国家的文化,就连各藩属国,他也有自己的见解。

他还发现康熙收藏了许多洋文书籍,各种类型的书籍,他在上面发现了许多康熙的批注,这证明康熙确实有在看。

若是没有系统,想打败这样一个帝王,无异于痴人说梦,更别提成为超越这个帝王的明君。

挫败吗?

挫败的!

所以年希尧才会问出那样一个话题。

可他看着白茫茫的御花园,突然想到了从前在年家时和弟弟妹妹一块堆雪人的场景,心头的郁气渐渐消散,整个人也清明了许多。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比历史上所有皇帝都幸运,不仅有系统相助,还有经验丰富,一直为他提供援助的父亲,有可以信任的弟弟和妹妹,有感情深厚,进退得度的皇后……

想到在行宫乐不思蜀的年遐龄,年希尧好笑的摇了摇头,轻呼出一口气,看着从口中喷发的白色热气逐渐上升,到最后缓缓消散,眼里盛满了笑意,是他着相了,是不是明君,是百姓说了算,又不是他说了算。

豁然开朗的年希尧,脑海中对于朝政有了更深一层的看法,也不再急于求成了,最主要的是,他开始琢磨着要不要对一些事儿放权了。

于是,过完年后,年希尧开始培养亲信了,这对于张廷玉来讲,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他虽因为主动投靠,被提拔到了文官之首的位置,可一直都能感觉到年希尧不大信任他,作为一个想名留青史的文人,看着那些利国利民的差事被分给了别人处理,他简直都快难受死了。

如果不是因为克制力好,他早就抱着年希尧的大腿哭着表忠心了。

于是,张廷玉在察觉到年希尧的心思后,开启了疯狂内卷模式,浑身上下仿佛都写着——皇上,看我,看我,我能干的很!

年希尧看到张廷玉的表现,颇有些哭笑不得,他承认他确实对张廷玉不大信任,实际上,他对除了家人以外的所有人都不大信任。

可既然决定放权,他是一定会优先考虑张廷玉的,毕竟,这个人是难得的好官。

他虽说背叛了康熙,可不能代表他不忠,他的忠,忠的是民,而不是君。

若不是年羹尧率先把年家的实力展现出来,又和张廷玉画了个恢复汉人衣冠的大饼,张廷玉是不会背叛康熙的。

年希尧觉得,如果他是个昏君,张廷玉估计能愧疚的撞墙自杀。

毕竟这人从他登基开始就一直紧绷着,直到使臣来朝,才彻底放松下来。

他有时候都替张廷玉累的慌。

张廷玉很快便顺利晋升为年希尧的亲信,开始着手在各地设立官办学堂的事儿。

年希尧也正式将科学这一门学科设立为科举必考的学科,印发了一大批有关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书籍,投放入民间。

时间一日一日的过去,整个盛朝越发繁荣昌盛。

然而,甄嬛却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大胖橘被废为庶人后,她本想回到甄家,不曾想娘家竟觉得她丢人,不许她进门。

万般无奈之下,她只能从嫁妆中挑了个庄子,自己住过去。她听说了外头的变化,女子学堂也好,女户也好,女商人也好,甚至,她还听说年世兰创立了一支女军。

她有时候也在想,她从小聪明,为何就将日子过成了这样。

兴许是外头的流言蜚语让她没了胆气,哪怕她心中羡慕那些女子,也没勇气踏出庄子,像她们一样活。

长年累月的郁郁寡欢,让她将将三十便走到了人生尽头,闭眼前夕,她仿佛看到了她的另一种人生,在那里,她才是最后赢家,所有人都没能斗过她……

而玉姣自打大胖橘死后,便改了名字,自称肖瑶,意味逍遥。

她摈弃了从前千方百计都想得到的甄姓,将生母牌位上的‘何绵绵’三字一点点刮掉,郑重地提笔写下‘碧珠儿’三个字后,带着牌位开始四处游玩。

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一本正经地向母亲诉说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在她眼里,她的的母亲,从来不是‘绵绵思远道’的何绵绵,而是碧珠儿,是那个自幼娇宠,天真的盼着嫁人后能和夫君一起去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碧珠儿。

其实她并不讨厌浣碧这个名字,在她眼里,浣碧是碧珠儿的碧,从来不是婢女的婢。

而浣字代表着终有一日,她会为生母正污名,让她堂堂正正受人香火。

所以,她在各地游玩时,会和聊得来的人讲述碧珠儿的故事,讲她才情出众,讲她花容月貌,讲她所托非人,讲她抱憾而终。

而沈眉庄自打知晓了大胖橘的糗事后,只觉得心如死灰,她干脆利落的削发为尼,宁愿常伴青灯古佛,也不想面对所有人嘲讽轻蔑的眼神。

直到女学的事儿传入尼姑庵,她心中才有了一丝涟漪,和庵主一起去了济幼堂为里面的孤儿讲学。

见识了底层人的艰辛,沈眉庄渐渐没了从前的暮气沉沉,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傲气有多么可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