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杨门女 > 第二十一章 文漱斋

杨门女 第二十一章 文漱斋

作者:向安娘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25 08:20:09 来源:书海阁

杨钰沛吸了一口气,她无意间触碰到杨寿雁的逆鳞,她千不该万不该提李谌。长姐无情,对谁都一副含笑面孔,若非有两个亲生儿子,对其护短得很,她真的觉得她就是个无悲无喜之人。

杨钰沛不住看向父亲,却见父亲一副置身事外的冷淡模样,心里凉了几分。全家都看她不顺眼,从小到大,父亲从未维护过她一句,他在意的永远只有长姐。真搞不懂,她和长姐有何不同?她何尝不是主母所出?她的容貌与才气可少长姐半分?

…………

大约是期望过高吧。

王氏时隔二十二年再次怀孕,却不是老太太和杨知庆所望的男孩,王氏尚未出月子就无人问津,全家开始盼着妾室的肚子……

杨钰沛天姿国色,才华横溢,绝不输杨家任何人丝毫,她自然要高调行事,该承受的冷落都承受了,她才不能惧任何人。

“轻松自在有何不好?杨府我最羡慕的就是二姨。”一道懒洋洋的声音出乎意料地响起。

席末的李谌夹着筷子,并未抬头,好似自言自语。

同样在席末的荆词对此颇感无奈。

一顿团圆饭,竟引发那么多口角之争,也算是见识了。

荆词兀自埋头吃菜,杨府女人多,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她现在算看明白了,杨府最难招惹的是祖母。严苛多疑,说话句句带目的,不比长姐好应付。

“四娘、四娘……”

“啊?”荆词猛然回过神来。

“想什么啊,吃个饭也能游神,祖母问你话呢……”杨寿雁轻笑。

一旁的芳年小声提醒,“老夫人问您是否习惯。”

“啊?嗯……”荆词看向在上座望着她的祖母,忙淡笑,“荆词早已习惯了长安的水土,丫鬟们伺候得很周全。”

“骨子里终究是长安人,自然会习惯长安水土。”一直未开口的杨知庆淡淡道。

荆词心里一触,她自入杨府请安后这个父亲就从未再理会过她,如今突然开口倒让她觉得不适应。

这中秋宴大家吃得少,说得多。

约莫过了一个多时辰,说得差不多了,大家便渐渐离席。

天已经黑了,荆词走在回筎院的路上,杨钰沛在她前方几步远之处。杨府的灯笼很亮堂,荆词却视若无睹,脚步不减径直走了过去。

“哎——”

杨钰沛出声。

“二姐叫我?”越过她的荆词闻声止步,转身看向她。

“没看见我吗?”

“看见了。”

“那为何视而不见?”

荆词直言不讳,“抱歉,我不想同心不诚之人往来。”

杨钰沛嗤笑,“心不诚?”

“我前脚出了珏院,你后脚便去打小报告,是心诚么?”

“你又没同我说此事不可外传,若你说了,我答应了你,我却传到长姐耳边,这才叫心不诚。现下这般,是你自己做事不周到,自己得承担后果,莫赖我心不诚。”杨钰沛一张巧嘴能说会道。

荆词瞪着她,她竟收起尾巴当好人。

杨钰沛见她无言,笑了笑,越过她径直离开。

荆词看着她一气呵成,甚是无奈,这人真是……算她倒霉。

今夜看了几出好戏,荆词发现杨府没那么纯粹,人与人的关系……颇为复杂。祖母和府里众女人、李谌和杨寿雁、杨钰沛和祖母……

…………

翌日一早,杨寿雁便遣人来筎院。

“大娘子说,四娘子虽已及笄,却尚未出阁,应当不断地自我提升,以增添修养气质。”小丫鬟笑着娓娓道来。

“所以呢?”荆词漫不经心。

“所以请四娘子从今日起去文漱斋习诗书。”

“啊?”荆词诧异,“意思是还要继续听夫子讲课?”

“请四娘子准备一下即刻过去吧,许夫子已在文漱斋等候。”丫鬟无视荆词的错愕神情,福了一下身便转身退出筎院。

荆词对此颇为烦闷,想不到到了杨府,还是逃不过听讲的命运。她倒不是不喜欢念书,只是不喜欢听讲罢了,即便听也只喜欢听她不会的,否则她一定会犯困和游神,如坐针毡。从前她与萧氏兄妹乃共一个夫子教学,即便与玩伴们一同听讲亦感到乏味,何况如今是一个人。

“四娘子,该出发了。”青女柔声道。

“等我喝完这杯茶……”

“奴婢幼时读过几年书,您上文漱斋就由奴婢伺候您。”

“嗯……”

“迟了可不好,当心夫子责怪。”

拖延了好一会儿,荆词才不情不愿动身前往文漱斋。

文漱斋既是杨府的内部学堂,也是杨府的大书房。杨府三个女儿都在此读书习字,包括近年隐蔽着身份的李谌。杨家世代为官,祖传下来的书籍字画数不胜数。

“奴婢听闻许夫子曾在弘文、崇文二馆任学士,其乃博学大家也,亦是阿郎的同门和大娘子的恩师,四娘子万万不可怠慢。”青女不忘提醒。

“知道了。”

片刻,文漱斋便在眼前。

门前一座拱桥,桥下一汪人工碧池,三五锦鲤不时游动。大门左右各摆一盆大黄菊,低调大气。倒真有书香氛围。

入内,是一道荷间戏鱼的影壁。绕过影壁是一处敞院,中间有一日晷和水缸,东西有房屋,正房有三间的规模,窗户做得极高,便于阳光照射。

荆词走过敞院,正屋前有三级阶梯,踩上三级石阶后入屋内。屋内摆了好些桌椅,右侧是一巨大的十锦格子,上面稀稀疏疏摆着书籍、笔砚、花瓶。案前一老翁盘腿静坐,手捧一卷,看得入神,看到动情之处,不觉大声吟了出来,“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荆词忍不住扑哧笑出声。

案前的许夫子这才发现有人进来,满是皱纹的手拿着书卷缓缓抬头,“你笑什么?”

“听闻许夫子曾是二馆学士,如今致仕,可谓名利皆有,说愁苦而终穷能不惹人笑嘛。再说,您已致仕,大可远离官场久居山林,拿屈原比可不恰当。”

“你读过《楚辞》?”许夫子虽年高,脑子却好使得很。

“略有涉猎。”

“嗯……”许夫子点点头,“不过你错了,老夫非拿屈原自比也,屈夫子清风高洁岂非俗人能比?”

“屈原之作辞藻华丽,通篇喻己,心有千千结,难怪最终投河自尽。”荆词满不在意。

“哟——四娘瞧不起屈夫子?”许夫子讶异,“四娘子以为,何为家?何为抱负?”

“所谓家,是亲人;所谓抱负,求而不得便弃之,人生就当畅快。”

许夫子闻言,大笑,“李谌,你说说。”

此时荆词才注意到,座位末端已有一人,原来他也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