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风雨潼关路 > 第一章 新帝的第一道圣旨

风雨潼关路 第一章 新帝的第一道圣旨

作者:坑千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5 08:31:38 来源:书海阁

锦夏国被异族阿蓝族统治,已经是第二十个年头。

阿蓝族攻城略地的强大外表之下,是天灾**,是强敌环伺,是叛乱难平。

阿蓝族的新帝在今年的立春之日登基,万众瞩目的第一道圣旨落在了江南云庄。征辟江南第一才子李潼关,赴关中赈灾。

朝堂之上的百官哗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圣上,三思,三思啊!”

高高的台阶之上,是高高的龙椅。端坐在龙椅上的新帝,俯视着一个个朝臣。有些是前朝的名相降将,已经年迈不堪。有些是同族皇亲,傲慢得连他都会敬而远之。

关中大旱闹饥荒,民不聊生,流民叛乱四起,贪官酷吏横行霸道。

若派这些八面玲珑的老臣子去赈灾,在贪官酷吏的威逼利诱之下,难保不会同流合污。白白葬送国库的银两罢了。

若是派同族的皇亲国戚去赈灾……恐怕连灾民带官吏,一言不合全都得死。

新帝揉揉眉间,头痛。

他成长于锦夏国,不赞同阿蓝族旧贵族草菅人命的野蛮屠杀。奈何,这些人都是长辈,连太爷爷辈都有。当初都有开国建朝的功勋,即便他是新帝,这朝堂之上,也没几个同族人真的把他放在眼中。

想来想去,最佳人选便是江南云庄李潼关。

此人不仅是才气动天下的第一才子,十四岁便孤身周游列国,写下《民事忠告》一折,洋洋洒洒十万字,列举弊政,设想解决措施,切中当朝要害,引得名臣大将竞相抄写,珍藏家中。

当朝宰相耶律陵,正当壮年,原本也是新帝的选择之一。但是,总不能让朝上最支持新帝的大臣,前往关中主力赈灾。

新帝的目光落在耶律陵的身上。他也跪在地上,但是并没有呼天抢地阻止新帝的圣旨。

“耶律丞相,依你看,这道圣旨该不该发?”新帝询问。

耶律陵微微躬身:“回陛下。不该。”

满朝哗然。这个耶律丞相今天吃错药了吗?平日里,他最喜欢附和新帝,而且他也是云庄李潼关的恩师。怎么不举荐自己的门生?

新帝也有些吃惊:“爱卿也不赞成派李潼关去赈灾?”

耶律陵摇摇头:“微臣并非此意。李潼关自七年前辞京出走,所有功名都被革除。如今让他前往关中赈灾,恐怕无法服众。”

满朝文武顿时在心里翻起白眼,这个老狐狸果然狡猾。不满足“钦差大臣”这个空名号,现在要给他的得意门生抢官衔了。

新帝踌躇了片刻。“其他人呢?有什么想法?”

新帝的目光先投向皇族。皇族为首的大王爷,是新帝的叔叔优旋,也是锦夏国当今的兵马大元帅。朝上的原锦夏族臣子,几乎都被这位兵马大元帅俘虏过。包括耶律陵。

优旋别过眼去,没有看新帝。

新帝倒也不意外,他的叔叔兼天下兵马大元帅,从来没正眼看过他。并非只针对李潼关这件事。

这时却跳出来一个人反对。是赫马。赫马也是外族人,不过非阿蓝族也非锦夏族。赫马的族人在锦夏国从商近百年,累积了巨额的财富。朝廷也因此征辟了赫马,担任大政司。

赫马学着锦夏族那样,彬彬有礼地躬身,才站直身子说:“圣上,云庄李潼关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小孩子。既不明白何为官民,更不懂得为政之道。抛开其品行是否能做到清正廉洁不论,他肯定不懂记账算数。国库紧张,赈灾银两不能随便交给一个毫无经验的人。”

新帝心中非常恼怒,但是赫马掌管着天下税收,他不能不给赫马颜面:“那,爱卿有人选?”

赫马很得意地推荐了自己的同族:“臣的族弟铁连四岁就会算数,十六岁能算日食月食,现在三十岁,真账假账一眼识破。让他去赈灾,能让每一个银锭子都花得清清楚楚。”

众人不敢说话。

赫马的族弟铁连名声在外,是一等一的拔毛之王。赈灾银两从他手里过,恐怕去不到关中了。

新帝又转向耶律陵:“爱卿还有意见吗?”

耶律陵撩起长袍的下摆,跪下去:“还请陛下以苍生为念,以关中百万饥民为念啊。”语调已经有些哽咽。

一旁的优旋露出无法忍受的嫌恶表情,大声地打断说:“不要再说这些无聊的鸡毛蒜皮之事。西边的大凉屡屡犯我边境,赈灾的钱送去我的军中,比送去给那些饿死鬼强。快下朝吧,我有军中大事找大汗商议。”

一股火气从丹田直蹿胸膛。新帝眼中闪过一道决然的光:“好,此事暂且定下。赐江南云庄李潼关一品带花,为关中副主,除皇族之外,不得有人平起平坐。另持钦差仪仗和兵符,赴关中赈灾。大政司属下算员铁连作为副手,一同赴任。赈灾银两由国库拨付三万两白银,关中放仓一万两。退朝吧。”

这道圣旨立刻顺着运河南下,敲开了江南云庄李潼关的家门,却找不到李潼关。

看门的家童彬彬有礼但又拒人于千里之外地说:“主人云游去了。不在家中。”说完恭恭敬敬地把门关了。颁旨的人左右为难,圣旨交给家童,是违规。他逾时不返回京城,也是违规。

这天傍晚,夕阳远远地挂在西山之后,摇摇欲坠。漫天的红霞像盛开的彼岸花。

一匹快马风驰电掣地闯入江南云庄,所到之处烟尘滚滚,路人避之不及,都看不清马上的人。

骑马的女子双目坚定地望着前方的路,这是一条去往李潼关家中的路。

她回想起主人交代她的话:“去到云庄,脾气要收敛些。李潼关是个有性子的人,我怀疑这道圣旨请不动他。你过去催一催。再跟着他一起去关中。”

她当下便问:“什么性子?为什么圣旨还催不动?”

主人却教她性子再放慢些:“不急着问。你亲自去看看便知道了。切记,不要暴露你我的身份。我给你备了捕头的腰牌和剑。如果李潼关不愿意露面,你要找到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算了,你也是个无情无理的人。性子收敛些,便好。”

她不介意主人对她的褒贬,认真地想了想:“非他不可吗?”

主人郑重地说:“非他不可。千霄,你也是关中人,难道不希望父老乡亲能被安抚体恤吗?”

千霄坚定地点点头:“好。就算是用上赶尸之术,我也要把他赶到关中去。”

主人无奈地笑:“尽说傻话。李潼关又不是尸,怎么能用赶尸术。”

千霄冷冷地哼了一声,如果他敢反抗,那就会变成一具尸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