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帝尊阁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元:应广施恩德

帝尊阁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元:应广施恩德

作者:万山尽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5 08:31:57 来源:书海阁

金陵,早朝。

“关于北境战事,前线战报暂时止于此。”

兵部尚书夏嵩,当众将近几日的北境战况,告知百官。

皇帝自然是早就知道的,告诉群臣是为了平复一些,京城之中的声浪。

因为已经有些“劳民伤财”的说法,不胫而走。

一旦开战,肯定就是劳民伤财,但这次可不是夏国挑起,萧平硅不会给那些文人摸黑他的机会。

“众爱卿,北境战况焦灼,肃州以及失陷,主将战死副将失踪,肃州营八名参将全数殉国。”

“而今,凉州又危在旦夕……各位爱卿,可有法退敌,收复失地?”

萧平硅平静地望着众人,面带点点期待。

众人没吭声。

都是知晓,这是个过场罢了,皇帝早就有安排了。

战事上,百官不置喙,政务上他们才可以指手画脚,否则皇帝早就忍不得他们了。

“陛下。”

诸葛青山出班,道:“少师已至凉州,羽林军与黑龙骑策应,想必北境不必我们担忧了。”

“少师?”众人揶揄,不少人摇头。

虽然方觉展现出许多过人之处,但在军务战事上,还没显山露水,让人怀疑他是否真的是全才。

“首辅很看好少师?”萧平硅笑了笑。

诸葛青山正色:“老臣曾与少师,有过一席之谈,对于北境战事他已成竹在胸,想来帝尊阁的评语也不会有错。”

这话倒是没人反对。

只是多年以来,帝尊阁没错过,导致越来越多人,想看帝尊阁错一次。

许多人都不太希望,方觉真是个全才,希望他能在北境拉胯一下,也好安慰一下自己脆弱无能的心灵。

朝堂上平静片刻,就在王丰觉得,可以喊退朝的时候:

“陛下……”

左都御史,又跳出来了。

萧平硅皱眉,最不想看到这厮,在朝堂上开口。

一开口准不是好事。

果然,秦时益道:“御史台在京城中,听到一些流言,听闻各国的使者即将入京,为新粮而来……有官员认为,应当将新粮分予天下,臣以为这样说话的人……当斩!”

嗯?

萧平硅与诸葛青山,对了一眼。

这样的流言,两人都还没在意,因为多半存在于一些不被注意的地方。

礼部尚书林颜海道:

“陛下,礼部确实收到了六国的国书,要求分得新粮,以慰民生。但臣以为滑稽,直接弃于废篓。”

萧平硅平静了片刻,才道:“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他要看看,这朝堂上有多少圣人。

群臣不语,不敢吱声,都知道事关江山社稷,可不是能随意谏言的。

不过倒也有真不怕死的。

“臣太学博士李元……”

太学,又名国子监,太皇创办的大夏国第一学府,也是第一行政教育机构。

太学出身的人,都可以直接做官,不需要靠功名或是推举。

故此,太学在夏国政坛,也算是举足轻重的地位。

博士,乃太学官职,正五品。

李元出班,让所有人侧目,不知道这个时候他跳出来想做什么。

李元先是拜了拜皇帝,又拱手看向百官:

“臣以为,新粮出世,乃天意,意在解救黎明于饥苦。我大夏应有悲天悯人之情怀,广施恩德,普赐天下……”

不愧是国子监的官,一上来就是小词儿一套套的,说得在场的官员,皆是有些皱眉。

燕揽风当即出班,冷笑:“李博士的意思是,将新粮分给各国?”

国子监的祭酒,皱着眉头盯着李元,无奈地摇了摇头。

世上有许多人,多读了一些书,便觉得自己学会了仁慈与教化,想做圣人了。

“有何不可?”李元正色,昂首挺胸,觉得自己此举十分顺应天意。

百官窃窃私语。

却无人附和,国子监的官员,也都一个没说话。

“李大人好强的佛光啊,都照到我这里来了。”诸葛青山眉头横起,略一冷笑。

李元被这一怼,噎了一下,却道:

“首辅大人,难道觉得下官说得不对?”

诸葛青山先向皇帝拱手,才转身过来继续说道:

“李大人,你所言错漏颇多,老夫就一一反驳于你。”

“首辅请赐教。”李元昂头,有些不服。

群臣也来精神了。

当朝对策,这场景可不常见,大概会成为名场面,得好生看看才行。

皇帝高坐云端,也不说话,笑呵呵地看着两人。

“你说,新粮出世乃天意?”

“非也!”

诸葛青山淡淡道:“此乃少师方觉之功,关天意何事?”

“少师与帝尊阁联手,数年之间游走天下,才寻来硕果,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李博士此言,是想一句话抹掉少师的旷世奇功吗?”

面对首辅如此质问,李元脸上有些挂不住。

他作为国子监博士,说话自然有分寸,一旦开口必然就是故意。

莫说是李元,整个朝堂上对于少师功劳,不愿意认可的人有很多。因为这份功劳实在太大,足以盖过这个时代,任何名臣的功绩。不打压一下怎么好?

可李元没想到,本应该最支持自己的诸葛青山,却没有同流合污,而是直接挑明这句话中的陷阱。

他很不理解,这番话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天下第一名臣的诸葛青山啊。

为官一生,不就为了这后世名声吗,不打压一下方觉,诸葛青山将来只怕会排在他的名下。

首辅大人就甘心吗?

李元不解,很多人都不解,因为他们的人品,不足以理解作为首辅的格局与品德。

世上的倡妓都以为,世间没有不愿意卖的女人,如果有,那一定是价格没谈拢。

什么人格或是道德,在他们眼中都是可以灵活放弃的,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李大人,可真是话里藏刀啊。”有人当即冷笑,明白了首辅大人的意思。

“少师之功,功不可没,难道李博士觉得不妥?”

燕揽风更是直接:“一句话否认他人功绩,难道国子监的官,都擅长这般说辞,见不得他人风光吗?”

“咳,燕尚书,老夫可没说赞成李博士此言。”国子监祭酒冯平当即说道。

李元看向国子监的官员,竟无一人替自己说话。

只好道:“下官失言,并无此意。”

说着,深深看了诸葛青山一眼。

众人见他认怂,这才放弃了声讨。

诸葛青山道:“李博士说,应当广施恩德,这话其实没错……但时机错了。”

李元皱眉。

“当今天下,六大诸侯国自立为主,不遵王教,不顾黎民。”

“将新粮交给他们,只会让我大夏讨逆变得更难,百姓连年经受战乱之苦,拖延陛下收复河山之时机……”

武官皆是点头,十分赞同。

文臣也都了然于心,倒是不怎么表态。

诸葛青山淡淡道:“陛下仁德,在大夏眼中百姓也重于太皇山,广施恩德是一定的……但得等到大一统之后再说!”

“首辅说得好!”燕揽风第一个赞同。

“臣附议。”莫渊虽是武夫,却也明白事理,当即赞同。

于是,文武官员,不少都表态,更认可诸葛青山的说法。

“李博士着急将新粮送出,到底是心怀过于宽广,还是希望各国割据的局势再得以延长?”诸葛青山带着讥讽,冷声质问。

李元听出陷阱。

国子监祭酒冯平,立刻为他辩驳:“首辅大人诛心了,李大人不过急天下百姓之急,并无此意。”

到底是自己麾下的人,不能随意让人赶尽杀绝。

李元会意,也拱手道:“首辅大人,下官并无此意,您多心了。”

“不是这个意思,那就好。”诸葛青山点点头,缓缓回去,不再发问。

见内阁不抓着不放,国子监官员松了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