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帝尊阁 > 第二百七十七章 罗阳:好个知进退的少年

帝尊阁 第二百七十七章 罗阳:好个知进退的少年

作者:万山尽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5 08:31:57 来源:书海阁

北凉,墨州。

一只雪隼盘旋于城头,被一声哨响吸引,落到了军营之中。

雪隼飞扑下来,抓在了罗阳的肩头。

罗阳熟练地抚摸了一下雪隼的脑袋,温柔又细腻,而后才缓缓打开雪隼腿脚上的小筒子。

将密信取出,不需要另外找人翻译,罗阳便将内容译出。

“方觉命人登白龙雪山,炸塌千年积雪……”

那是罗浩发来的密信,为了尽早让罗阳知道,凛州方向到底有没有变故。

“不出我所料。”

罗阳又喜又惊。

身旁的军师伯叶闻言,亦是大惊:“大帅,那方觉当真有如此神通?”

听到罗阳念出的内容,伯叶实在是难以想象,居然有人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

他也没想到,居然可以有这样的方法,来隔绝凛州与北凉南部。

罗阳揉碎信纸,随风扬了:“霜州城破,凛州城破时,龙雪卫的密探都在场,看到听到一些,我后来就猜测那方觉掌握了一种秘法。”

将夏军轻易轰碎城门的事情,告诉了伯叶。

“原来如此,难怪大帅有此计谋。”虽然震惊,世上有这样的力量,但伯叶很快冷静下来,明白这一切都是罗阳的计策。

“只怕那大夏少师,自以为自己做下惊世创举,还不知道自己被大帅利用了,我们本意也是想隔绝凛州与我部的。”伯叶笑道。

罗阳笑瞥着自己的军师:

“那方觉未必不知,是受我利用,不过是他心甘情愿罢了。”

“哦?”伯叶佯装道。

罗阳便道:“我们要封住白龙雪山隘口,方觉只怕早就看出来了,万一鸣出现在西线,他就会意识到这一点。”

“那他为何还要封住隘口,不趁机继续北上呢?”伯叶是确实有点不解,这是一个很好的战机。

西线,西楚军与北凉对峙,万一鸣都去了,罗阳又绝不敢离开墨州。

因为这个时候,罗阳若是离开,凉帝绝不介意背后捅一刀,趁机收复黑水数州。

罗阳要立住,就得先在黑水一带站稳脚跟,长期驻扎在此。

那么,夏军就有机会继续北上了,再夺取数州,岂不快哉?

“这也是我,最诧异的敌方,本以为他年纪轻轻有此功劳,定会不知天高地厚……却不料,如此审时度势,知进退。”

罗阳由衷道:“若是我年轻时候,有他这般机敏,如今也不会被逼到起兵了……唉。”

轻叹一声,道出无奈。

起兵造反,并不是罗阳从军一开始就有的念头。

这些年,罗阳在北凉军中威望越来越高,都是年轻几年太嚣张了,不知进退造成的结果。

就算现在意识到了,也晚了,他退不下来,一旦退下来也难与叶玄锋一样被善待。

何况,权力他也不愿轻易舍弃。

未免将来鸟尽弓藏,罗阳才不得不尽早准备,算是野心与无奈促成的此事。

“大帅在说什么?与方觉不继续北上,有何关联?”伯叶疑惑。

“军师,”罗阳望着南方,目光仿佛穿透虚空,落在那少年身上,“方觉才二十来岁,他已是大夏的少师,官拜火枪局督造正二品,如今又是征北大将军从二品……”

“连克四州的战功,已经足够让他再升一两级……差不多到顶了。”

“若再有功劳,夏皇就不得不封侯了。”

罗阳道:“这对如此年轻的方觉而言,绝不是什么好事。”

“啧……是啊!”

伯叶顿时恍然大悟:“大帅真乃慧眼,居然能看透这一层!”

方觉太年轻了,已经官拜正二品,还有一个从一品的虚衔。

且此番凯旋后,肯定又能晋升。

这样下去,很快就会面临,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局面。

若是个文官,倒是有的是法子,可以继续往上加虚衔,可武将兵权这方面他若再有建树……叶玄锋就是他的未来。

最好的结果,就是自己退让,成为第二个叶玄锋。

若是夏皇不信任,那罗阳就是方觉的前车之鉴。

故此,在军功上,方觉不宜再在近期有所成就。

“若是我没猜错,方觉快回去了,大夏的北境会由何锋来主持大局。”罗阳分析道。

“何锋?”

此人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虽然在北边没有交手过,可伯叶也明白这个名字的含金量。

“此人年轻时候,也堪称第二个叶无敌,只怕不好对付。”伯叶认真道。

何锋比罗阳还略大几岁,年轻时候是真的强悍,也是能在阵前吓退万军的人物。

这样的传奇,不比罗阳若,只是因为大夏很少讨伐,何锋后来的军功才没那么亮眼。

“夏皇明里放逐何锋,与何家达成默契,何家让出京畿道兵权让夏皇安心,夏皇转手便将北境交给了何锋。”

“难道夏皇不担心,何锋会有二心?”伯叶很想看一出好戏,若是何家反了,那绝对是极为打脸夏皇。

罗阳哂笑:“世代公卿的恩泽,何家可谓是大夏第一,若何锋都能有二心,大夏早就该烽烟四起了。”“若我罗阳也有家族底蕴依靠,何至于不得不一路高歌,半点不敢有所跌落,那些人会抓住机会痛打落水狗的……”

罗阳唏嘘不已,他罗家并非豪门贵族,只因他的崛起才变得炙手可热。

有些辛酸,不足为外人道也,没有哪个人从军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谋反称帝的。

谁还不是怀着一颗,济世救民的衷肠入仕,最终却逐渐寒了心肝。

……

凛江。

火器营与羽林军,会师于此。

江面宽二十余丈,横在前方挡住了路。

新修建的桥,摇摇晃晃,看起来不那么令人信赖。

不过好在,方觉也没打算走桥过河。

凛江是有船坞渡口的,之前北凉军将船只集中藏了起来,这一个多月过去,早就被夏军找到。

大军开始渡河,但这里的船太小,至少要一日才能全军运过对岸。

“船太少了,若将来要增兵或是退回南岸,太过于缓慢。”

方觉道:“记录一下,回京我要禀奏,让工部派人来督造大船。”

“是……”军中主簿应声,他也不知道记了多少,方觉嘱咐的东西。

心中暗暗无语,这可是军报,也就您少师大人,能将这当成备忘录。

“大将军,为何我们不能效仿北凉,也在上游构筑堤坝,拦截水流?”林北问道。

这样做,成本最小,也可以成为大军退路上,最大的一个杀手锏。

敌军若敢追击,也来玩儿一手水淹三军。

方觉摇头:“那罗阳早已打算放弃这几州,才会如此不在意百姓的死活,我们可不能效仿。”

“是啊,凛江可是这一带最重要的水源,一旦拦截了,江流下游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凛江下游,靠这条江水吃饭的百姓,缺了这条水路可是会死一大片的。

魏枫道:“大将军真是仁慈,已将北凉百姓视为我大夏子民。”

叶红衣提醒:“魏将军,北凉百姓,一直都是我大夏子民。”

“哦,对对对……是,末将失言。”魏枫笑呵呵地补充道。

方觉笑道:“罗阳利用我堵住了白龙雪山,说明他完全放弃与我正面对局,要让出这四州,一心对付西楚。”

“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在这里站稳,接下来会派遣官员治理这四州,我们可不能给人家留下一片惨局。”

“是啊,若到处都像是肃州那样有灾情,朝廷国库可撑不住。”魏枫笑道。

“说起肃州,我收到了一些消息。”叶红衣看向两人,脸色有些不好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