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帝尊阁 > 第三百一十五章 无恩即无责

帝尊阁 第三百一十五章 无恩即无责

作者:万山尽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5 08:31:57 来源:书海阁

萧落叶,是当今陛下年轻时,在民间风流留下的皇子。

当初在夺嫡的关键时期,陛下不敢将外室与私生子带回京城,因为这会成为其他夺嫡皇子攻击他的把柄。

且夺嫡之战,混乱凶险,陛下当时也没有自信一定赢,为了那孩子的安全也为了给自己留个后。

故此,一直没有将那外室,与孩子带回。

直到登基后,坐稳了皇位,陛下才派人去寻这一对母子。

很快,找到了他们,那孩子被取名为“萧落叶”。

可是,陛下当时也想不到,那孩子居然不是他的亲子,而是那外室捡来抚养冒充的。

只因那私生子,早年间夭折了,为了保住后半生的荣华富贵,那外室就捡了个孩子来抚养。

陛下开开开心心接回儿子,却发现自己的儿子,血液里没有龙血,于是怀疑不是亲生的。

然后,便派人去查,也盘问那外室,才得知私生子早就死了。

……

以上,就是方觉对此事,大略知道的。

“真正的萧落叶,不是早年间夭折了吗?”方觉很不解,满脸都是问号。

老阁主悠然道:“民间妇人,哪知道真死与假死的区别,她将孩子丢弃在乱坟岗,后来被路过的老夫妇捡到将你养大。”

“再后来,这对老夫妇死于年迈与饥荒,你就开始流离失所,约四年前逃荒到了我太皇山一带吃救济粮。”

将这一切娓娓道来,老阁主盯着方觉的眼睛,发现他只有迷茫疑惑,并没有任何别的情绪。

似乎对这个出身,并不在意。

好小子,听到自己的悲惨命运,居然半点情绪波动都没有,实在是个好苗子。

“这些……我自己都不记得了,老阁主是怎么查到的?”方觉十分疑惑。

老阁主哂笑:“我太皇山方圆十里内,任何一个常驻人口的资料,都在阁内有档案,流民乞丐也不例外。”

“户籍?”方觉错愕,帝尊阁居然对太皇山范围内,进行户籍管理,如此详尽。

“多年以来,我太皇山虽在世外,但能进方圆十里内的人,都得我帝尊阁庇护,没有人会在那里饿死。”

老阁主骄傲道:“虽无能兼济天下,但护佑一方,我帝尊阁还是能做到的。”

对此,方觉也是知道的。

帝尊阁对太皇山一带的百姓,可谓是很好,再饥荒的年头,都会到处施粥,至少保障不会饿死冻死。

所以,在饥荒年代,距离太皇山较近的流民,都争相逃向太皇山。

“老阁主胸怀大义。”方觉正色道。

“要你说?”老头儿撇嘴挑眉。

将茶杯放下,换了个舒适却不雅观的姿态斜躺着,老阁主道:

“当年你登太皇山时,答了那三个问题,我才注意到你,等你上山后我察觉了你的龙血,便调取了你的档案。”

“发现你的身份后,我便派人去封口,将一切知晓内情的人,都抓到山上……不过他们也很乐意上山。”

帝尊阁可是多少名士心驰神往,却无能登山一见的圣地,帝尊阁要请谁上山,就算住一辈子也有的是人乐意。

毕竟天下人要亲临太皇山,除了帝尊阁的邀请,以及在帝尊阁各项榜单上的人物可以上山之外……要上山,是需要有真本事的。

第一个法子,那就是强行登山,依靠个人的武力打败守山门的高手。

第二个办法,便是答疑,帝尊阁会随机给出三个问题,答案若是令阁主满意,就可以上山成为贵宾。

方觉当年,就是靠答了三个问题上山的。

还没答完,只答了两个问题,老阁主就亲自来请他了。

“怎样?”老阁主笑看方觉,“你如今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就没什么想做的吗?”

“做什么?”方觉摇头。

“你母亲因为欺君之罪,被夏皇厌弃,丢弃冷宫多年,后来郁郁而终……你就不想报仇?”老阁主认真道。

这个时代,再不羁的人,在纲常面前也是需要保持敬畏的。

老阁主自然不是俗人,但他一直保密此事,也有担心方觉因此报复,导致大夏朝政混乱的。

帝尊阁虽然超脱世外,但谁都知道,其实是偏向大夏的。

“报仇?”

方觉摇了摇头:“有什么仇?”

“这还不算仇吗?”老阁主惊看着他。

“她于我无恩,我为何要替她报仇呢?”方觉平静地反问。

老阁主噌一下坐起来,正色道:“你竟然这样想?”

“老阁主觉得,我该怎么想?”方觉淡笑。

“你,你这想法,实在是离经叛道!”

老阁主都有些惊讶:“自古以来,孝字当先,多少人为了孝廉可以豁出性命,却在你眼中不值一提?”

“并非我不孝,而是我以为,任何情感需要有前提,并非有了个身份就需要无条件地付出。”

方觉道:“若我父母养我、伴我、教我,那我自然应该孝字当先。”

“若父母嫌我、弃我、不养不教、不伴不怜,谁又有资格要求我将孝字贯彻始终呢?”老阁主轻颤了身躯,他瞪大了眼睛,没想到方觉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一时震怒,又一时觉得,好像颇有道理。

若是个寻常老头子,只怕听到如此不孝之言,已经一巴掌扇过去教育人了。

老阁主却能沉稳,没有当场暴怒,而是平静思考起来。

又听那混小子道:

“传统礼教,说无不是的父母,不论如何都要求子女孝顺,我以为是不恰当的。”

“只生了孩子,什么都不必劳心废力,就想得到无尽的回报,这种思想我绝不赞同。”

“你……”

老阁主欲语还休,心中已不止是震撼。

他突然有些担忧:“你这样的想法,若是大行其道,恐天下大乱!”

方觉白眼道:“老阁主以为,天下乱不乱,是靠一个孝字维系的?”

“不,是拳头,掌握兵权的人,才能决定天下乱不乱。”

“老夫说的是人心,如此只怕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老阁主正色道。

“不古?”

方觉摇头:“作古的规矩,一定就好嘛?自古以来,不过是习惯了,并非是所有人都认同的道理。”

“规矩压迫世人,被压迫的人觉得,自己受了压迫也想让后人尝尝滋味……如此恶性循环,压抑人性,道德早就败坏了。”

老阁主深吸一口气,长长地吐出。

“你这样想,只怕会为世所不容,将来定然举世皆敌。”

方觉戏谑:“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赞同我,直到形成默契,取代现在的一些思想痼疾。”

“未来,永远属于未来的人,不是现在的人能规定界限的。”

方觉意味深长地道:“老阁主放心,我不会刻意与这些礼教作对,只是等我布下大局后,二十年内就会出现思想变革……天下人的想法,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改变。”

“你想做什么?”老阁主瞪道,他突然觉得,这小子大有图谋。

比让大夏一统天下,更大的图谋!

“没什么,老阁主细想,为何如今的这些规矩,能约束人?”方觉道。

“自然是世人的默契,与朝廷官府的刻意纵容。”老阁主道出真意。

朝廷刻意为之,才是根源。

正所谓,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

上头的人,遵守的规矩,下面的人自然不得违抗,总有些狗腿子为了利益与得到赏识,会贯彻这种风气。

倒也不是说不好,可总有些是不好的。

“对,主要是官府纵容,也用此类规矩约束孩童与年轻人。担心教出离经叛道的人,让他们的利益受到威胁。”

“可若有一日,天下不再有路引,不再举孝廉,不再以中正取士而是广开科举,广设学院,广开商道……这些传统中的糟粕被发现无用,世人自然就会变了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