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帝尊阁 > 第三百六十章 教导晋王,警世名言

帝尊阁 第三百六十章 教导晋王,警世名言

作者:万山尽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5 08:31:57 来源:书海阁

“那老师,您想如何扶持我呢?”

晋王有了些底气,心气也被勾起,他觉得自己有可能坐到那个位置,但不觉得老师能帮他太多。

帝尊阁又不管俗世,不能引以为援,最多也就是不被刺杀而已,并不能增大多少砝码。

听到这话,方觉便是一笑,可怜地看着这孩子。

看来,许多事情,晋王还不如秦王知道得多,的确是个被边缘化的皇子。

“怎么扶持?”

方觉轻笑,略想了想,道:“当然是正大光明地,去与秦王相争了。”

“啊?”晋王错愕。

“怎么,”方觉戏谑,“难道你觉得,应该暗地里发展实力,直到一鸣惊人,陛下不得不选你做接班人吗?”

晋王摸了摸鼻尖儿,显然他真是这样想的。

“那岂不是要时刻准备谋逆,做乱臣贼子?”方觉哂了哂。

“呵呵,老师说得是,是该正大光明。”

晋王道:“可正大光明的话,弟子如何争得过秦王?”

他始终没有自信,秦王的亲族太强大了。

方觉道:“先结党,与秦王对立,让所有人看到你的野心。”

“不该收敛野心吗?”

“你若不展现野心,谁知道你想争呢,谁又会想到在你身上下注呢?”方觉反问。

“若总是躲在暗处,便没有人会注意到你的存在。”

方觉:“你要露面,最好横空出世力挽狂澜……不过这些不指望你,别给陛下惹麻烦,多站在他的角度,陛下自然会越来越喜欢你。”

“老师教导的是,可结党的话,只怕没有人愿意站在我这边,难道老师要公开表示支持弟子吗?”

晋王小心翼翼地询问,眼中带着睿智。

还有试探。

“呵呵。”方觉听出这小子的言外之意。

道:“结党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若先站过来,贴过来的人都是冲着我来的。”

“循序渐进,在朝廷上展现你的本事,让人觉得你会是一个明君、仁君、贤主,那么渐渐地,大家都会站在你这边。”

方觉望着晋王,那略显不解与生涩的脸,此刻这少年才像是个少年。

晋王好似懂了,恍然道:“哦……老师是说,让弟子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可以,但并不是让那些老狐狸选你的原因。”

“那是因为什么?”晋王又蒙了。

方觉理所当然地道:“若你是个明君,他们不会担心莫名其妙被陷害;若你是个仁君,就算他们犯了错,下场也不会太惨;若你是个贤主,他们就不必举贤不避亲,君子可欺之以方……”

“啊?”

晋王瞳孔震惊,立在了田埂上。

他从没想过,君王的好品质,居然是这样被臣子看待的。

方觉似笑非笑,淡淡道出真理:“能让那些个东西选你,只能是你会给他们带来更强的利益,绝不会因为你是个品德高尚的人,就选你做君主的。”

“品德太高尚的人,他们反而不会喜欢,这意味着君主不能容忍他们的蝇营狗苟。”

方觉叹道:“利之一字,才是核心。”

晋王沉默,沉默良久。

他实在是从未这么想过,从小在国子监里读书,从没有人告诉过他这些道理。

他忽然就明白了,为何父皇要封老师为太子少师,这些话也只能是太子少师才能教给他。

“难道,”晋王若有所思,望了一眼皇城的方向,“难道父皇他也是……”

从萧元炅记事起,他就听到周围的人,不管是大臣还是百姓,或是民间的读书人,都尊称自己的父亲为圣人。

因为当今陛下萧平硅,从太子时期开始,至今都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

爱民、爱臣、爱江山社稷。

肃州等地灾情四起,萧平硅立刻下令赈灾,户部官员马不停蹄地去,为此甚至让铁头娃秦时益带天子御剑去甘州。

岳平川谋逆,按罪该诛九族,萧平硅却连其三族都不愿株连。

何安勾结敌寇,按罪应该满门抄斩,可萧平硅只调走了何锋,何贵妃更是半点没有受影响。

为了尽早建成江南水利工程,不惜盗取工部库房四百万两官银,让户部多吐点儿钱……

种种行为举止,无一不在彰显,萧平硅爱臣爱民,心怀社稷民生的高尚品德。

这些事情,都是会载入史册的。

原本,晋王一直以为,自己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

可听了少师的话,晋王突然就怀疑,父皇不会一直在装吧?

为了做好皇帝,不得不如此,还是他本就如此高尚呢?

一瞬间,晋王后背湿了,细思恐极。

“你能想到这点,说明你聪慧是有的,也有点多疑,这恰好。”

方觉道:“是不是真的发自内心,这不重要,只要你也能装一辈子,哪怕不是真心的,也成真心的了。”

“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圣人。”

这一句,令晋王身躯一震,只觉得振聋发聩!

他恍惚道:“老师说得是,是否真心不重要,表现出来的才重要。”“当然了,你若真有品德,能发自内心那更好,你也会更愉快。”方觉笑了笑,当然他是不指望的。

除非是底层爬上来的皇帝,否则很难真的做到爱民如子。

他们对百姓好,注意民生,其实更多的不是怜悯世人,而是为了维护住自己千秋万代的统治罢了。

别看他们一口一个为了天下百姓,其实心中可能也视百姓为草芥,但这不能让百姓知道。

方觉道:“为师再教你一句。”

“老师请指教!”晋王恭敬地行弟子礼,面色严肃起来,他已是彻底服了这个老师。

不仅生财有术,还更懂政事人心。

方觉望着远处,指着秦淮河边。

“看到那水了?”

“秦淮河的水,深不可测。”晋王点头。

方觉道:“风平浪静时,舟楫压在水上,肆意横行;可若一日大风起,波涛汹涌,再大的船,也会被倾覆。”

晋王若有所思,惊道:“老师是想说,君王如舟楫,百姓如泽水?”

方觉点头:“孺子可教。”

而后,他将手举起,拟作舟楫,忽然将手翻过来,手背压下。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晋王身躯大震,他没料到,少师今日连续语出惊人,且都令他感到受教了。

“此言……至理,当可警世!”晋王赞道,语气颇为激动。

方觉缓了口气,心道装起来好累:“咳……先皇不太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在位时期国内兵锋四起。陛下懂这些,故此才能国泰民安数十年。”

听这话,晋王不敢附和,他得守孝道,不能议论长辈先人。

不过心中,也是认同的。

先皇时期,国内几乎民不聊生,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战争,可以让叶玄锋这代人积累那么多战功了。

“元炅,你要记住,老百姓其实很好应对,只要让他们安居乐业即可,绝不会有人能威胁到江山社稷。”

“可若上位者不体恤民生疾苦,那么改朝换代,立刻就在眼前。”

晋王躬身行弟子礼:“老师,弟子谨记!”

方觉瞥了他一眼,笑道:“希望你谨记吧。”

说这么多,若还不开窍,那就真是个不适合的人,方觉自然会再换人扶持。

“好了,你该走了,我这儿没做你的晚饭。”

……

翌日,秦王一大早,便带着礼物赶到方家庄外。

“请方老为我通报,求见少师。”

方福指着庄上远处:“我家老爷在田间查看庄稼,殿下请自行前去。”

“好嘞!”秦王一边走,一边回头对护卫们吩咐道,“你们将礼物搬进去,不必跟随本王。”

“那殿下您的安全……”一个护卫极没有眼力见儿。

方福蔑了这人一眼,淡淡道:“这里比大内还安全。”

那边,田埂上,方觉正在查看红薯。

这一季的红薯,已经成熟可以收了。

还有一些其他庄稼,稀奇古怪,能过冬的。

秦王一溜烟跑来,见面便拜道:“老师见谅,昨日宫宴回得晚了,弟子一早便来请安!”

方觉转过身来,瞅着他,摆摆手不在意。

“元辰,你想做天下之主吗?”

秦王一怔,没想到话聊这么快,刚开口第一句就要说这个吗?

不过秦王也不是怕事的,当即点头:“自然想。”

对于秦王的反应,方觉半点不意外,点头道:“你想怎么做?或者说,坐上那个位子,你会如何施政?”

“老师要考我吗?”

秦王正襟危立,咳了一声清嗓子:“嗯,弟子以为,应当内安朝局,外讨不臣,政通人和……”

方觉听了,不置可否,只道:“内政如何?”

“啊?”秦王错愕,我不是说了吗,政通人和啊?

难道要我展开说?

秦王:“弟子以为,内政在于安民,在于治臣,君臣和睦、百姓归心,自然政通人和。”

“说得不错,那我问你,如何才能治臣安民?”

“嗯,这个……”

秦王挠了挠头发,他接受的教育,只学到这里。

说白了,纸上谈兵,理论比晋王强,但展开就啥也不是了。

“老师有何高见?”秦王不知道怎么答,便反问一句,不像是请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