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 > 第三百三十九章 震惊世人的皇榜

“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许多百姓们还以为出现什么大变故,甚至是认为有外敌入侵了。

但是出来后却发现,事情与自己想的根本就不一样。

这才让胸腔之中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了下来,纷纷提出疑问。

“喜事……喜事……天大的喜事,读书有出路了……”

人群之中自然有识字的百姓,当看完整张皇榜上的内容后,纷纷振臂高呼起来。

“上面写着啥,你倒是给俺说说啊!”

很多不识字的人,自然不清楚这家伙为何会这般兴奋,而自己的好奇心又在疯狂作祟。

“安静一下,我给你们说说皇榜上的内容,因为今年前来参加科考的学子们,是历年的数倍不止,纵使朝廷放宽政策,加大了录取的人数,依旧导致绝大部分的学子落榜,甚至断绝了求学之路。”

“所以,礼部侍郎虞世南及尚书省主事沐九歌,联名上奏陛下,为天下间广大学子征求另一条出路,彻底坐实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一说。”

宣读皇榜的百姓趾高气昂的开口道,以往他们这种识文断字的人,在众多百姓们的眼中,那就是一无是处的穷酸。

而今皇榜上的内容足以说明一切,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只是自己生不逢时罢了。

“这个沐九歌为何听着如此的耳熟,有谁知道他是干啥的不?”

一群百姓的眼中浮现出茫然之色,似乎在绞尽脑汁回想,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听到过这个名字。

“今年的新科状元的名字,就叫沐九歌,皇榜上的内容是他搞出来的?”

“不愧是状元郎,本事不是我们这些寻常百姓所能比拟的。”

……

有了第一人的提醒,众人也纷纷知晓这个名字的正主是谁,纷纷开口吹嘘起来。

毕竟有不少人当初可是前往状元郎中的家中恭贺过,也拿到了一些喜钱。

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自然是值得他们好好的吹嘘一番。

“都别吵了,皇榜上重要的内容,我可是还没有宣读呢,你们难道就不好奇吗?”

听着一众百姓们越发不靠谱的言论,识字的百姓嗤之以鼻,再次叫喊道。

“他娘的,这个时候,你这个小猴子竟然还敢卖关子,讨打是不是?”

原本众人还以为皇榜上的内容,主要就是提了下状元郎的名字,不承想还有这样的后续。

如此卖关子,这不是成心让他们难受吗?几个脾气不好的,直接骂骂咧咧的开口道。

“皇榜主要说的是,今年的国子监将推出新政策,彻底颠覆传统教学方案,并且提出三种进入国子监读书的渠道。”

“第一种,当朝四品官职,甚至是四品以上的官员,其子嗣与近亲子弟,可直接前往国子监就读。”

“第二种,缴纳一定的入学费用,则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当然,在国子监内入住,就餐的费用需要自行承担。”

刚刚读到这里,人群之中便有不少人的脸颊上浮现出笑容。

如今大唐国泰民安,百姓们经过短暂的休养生息,生活日益的富庶起来。

许多百姓手头上已经有了余银,如今花银子就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国子监读书,哪怕是砸锅卖铁,他也要将孩子送进去。

自己这辈子已经无缘求学,但是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活的像自己这般辛苦。

状元郎沐九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寒门出身,才华横溢。

不奢望自己的儿子日后能够像状元郎那般有本事,只要能够解决温饱,过着安逸的日子就好。

尤其是国子监中,可是有着不少皇亲贵族的子嗣在里面读书,若是自家的孩子能够得到他们的赏识,成为他们的随从,也要比他这辈子活的轻松些。

诚然,那些做生意的富商则是另一种心态,学习的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花银子,能够让自己的子嗣进去读书就成。

虽说皇榜上面没有提出名额的限制,但是此事知道的越早,对自己就越有利。

不少人已经等不及后边的内容了,直接转身离去,托人拉关系,先占上一个名额再说。

“最后一种,则是当年参加科考落榜者,且成绩优良的学子,也可前往国子监读书深造。”

“最重要的是,对于这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子们,国子监会更加的放宽政策,只要他们的成绩好,就会减免他们的学费以及餐宿费用,甚至是可以彻底免除费用……”

直到这第三种的内容被宣读出来后,全场彻底疯狂了。

这对于那些没有家世,没有背景的贫苦人家来说,那就是天籁。

寒门学子终于有了出路,谁都清楚,国子监就是通往仕途的捷径。

以往,只要是能够进入国子监内读书,最后最不济也会是一个秀才。

更何况,凡是能够前来参加科考的学子,自然都会有着一定文化底蕴在身。

只要能够进入国子监读书,接受真正的大佬悉心教育,来年再去参加科考,把握自然会更大几分。对于这些寒门学子来说,寒窗苦读数年,唯一的出头之路,就是通过科考,从而走上仕途,彻底摆脱贫困的命运。

今年之所以会有如此多学子落榜,不能说明学子们本事不济,只能说优秀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

又或者是碍于压力,导致很多学子都未能将自己真实的本事发挥出来。

往往有些落榜的学子,并非他们的知识不足,而是他们的心态不好。

如今国子监推出这个新政策,就算这些寒门学子落榜了,只要他们自己不放弃,进入国子监深造后,还是有机会创造未来的。

无须痛苦的返乡,更加不用无颜面对乡村父老,一次的失利算不得什么,只要斗志尚在即可。

况且他们也不相信,国子监中的博士与助教,会比不过私塾中的先生。

对于天下间的寒门学子来讲,这绝对是千载难逢的喜事,古往今来都没有过的壮举。

富商与权贵子弟不差钱,根本就没有什么竞争的可能。

谁都能够预料到,最终国子监录取人数的限制,必然也会在寒门学子们的身上抉择。

采取有省略态的制度,淘汰的学子离开,不会有其他选择,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

因为他们没有靠山,没有银子,唯一拥有的仅仅是自己成绩,一个可以决定自己命运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