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烟波海西 > 第41章 论道

烟波海西 第41章 论道

作者:宋兵乙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7 09:25:20 来源:书海阁

初临朝政,青玉即陷入繁忙的政务之中,加之她有许多不理解不熟悉的地方,更增加了施政的难度,青玉却是一个较真的人,不明白的地方从不不懂装懂,更有一双火眼真睛,那些想敷衍了事的人无不在她面前栽了跟头,不过一个人实在太辛苦,几乎天天熬到深夜。

这天,午夜已过,青玉审完秋斩的名单,夏从风还在下面等着。

那一串长长的姓名之后,罗列着他们的罪名,其中有三个人后面注明苦役叛逃。

“夏卿,苦役叛逃在我朝也是死罪。”

“王上,是死罪。”

“仅仅是因为不愿服苦役就要处死吗?”青玉想到沈月翔,他会不会是他们三个中的一个。

她拿起朱笔准备将三人的姓名划去。

“王上三思!”夏从风拱手道“苦役制度是本朝军制的基础,也是司法惩戒的主要手段,那服苦役之人早已身无所有,若不以死刑震慑,恐怕会大量逃亡,动摇国本,王上切不可感情用事。”

青玉深吸一口气,“你怎知我是感情用事?”

“我听闻,王上有一朋友也服苦役。”

“夏卿操心的事可真多啊。”青玉放下朱笔,看着身材粗壮,一身肌肉,铁塔一般的夏从风。

“臣操心的事不多,只不过涉及王上多关心了一下而已。”

“前段时间,若不是你伸出援手,前朝不可能那么快就平静下来,我还没有感谢你呢!”青玉走下御座,倒了一杯茶,要端给夏从风。

他慌忙跪下,“君臣有别,王上不要为难臣。”

“这里没有别人,你何故惊慌?”

“正因为没有他人才更加惶恐!”

“呵呵,想不到我朝第一虎将,竟也会惶恐。”青玉浅笑着端着杯盏。

“臣惶恐王上不解臣的苦心,臣自知背叛过青丘,本就属受人猜忌之人,又在朝堂上手刃了梁峰那个腐儒,朝野之下不少人都传臣有贰心。”

“那你有没有?”青玉的表情突然严厉起来。

帷幕之后,站满了刀斧手,就等她一声令下。

“臣本来就是一个直性子的人,王上如果不信我,尽管杀就是了,何必再说这么多。”夏从风看出了端倪。

“你为什么要帮我?”青玉的声音软了下来。

“因为你们龙家对我有恩,你父亲龙息老爷子是我的启蒙恩师,你的两个哥哥青山青泉是我的好兄弟。当日若不是顾重玄那个混蛋杀我满门,走投无路,我也不会临阵倒戈。况且……”

“况且什么?”

“况且我一直爱慕王上,还曾幻想与您结成连理。”夏从风粗大的汉子说到这里脸也红了,“先王没跟您说吗?”

青玉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放下杯盏,又在秋斩名单上写了朱批。

“你退下吧。”她揉了揉肿胀的脑袋。

“我还有件事。”夏从风说“西境溃散的人中有人知道沈月翔的消息。”

“什么?”青玉睁大眼睛,站了起来。

“王上不必激动,已经是半年前的消息了,据说他投靠了马瀚如,这会儿应该在元亨吧。”

青玉的热血渐渐冷了下来,她缓缓坐下来,“我们在元亨有多少眼线。”

“不多,潜伏得也不深。”

“让他们留意一点,不必刻意找寻。”

“遵命,我还有一事。”夏从风说“文若给我来了一封快信,说想要见您。”

“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说是要给您推荐一个人。”

“那就让那个人哪天到宫里来见我便是。”

“王上可知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求来的,一般货色才会主动上门,文若是前朝文臣第一,他推荐的人一定不是凡夫俗子,还望王上三思。”

青玉想着自己确实需要一个政务上的帮手,这一段时间她都没有功夫研究《天地算经》和《经纬制》了。

三天后,她到了花溪谷,这座山谷以前没有名字,文若解甲归田之后,亲自在一座崖壁上写下这三个字,这里才渐渐有了名气。

文若头发已呈雪白,坐在一艘小舟上垂钓,三年来雷打不动。

青玉遣散众人,独自在凉亭中等待。

她陪父亲来过这里,湖光山色与昨日无异,天下却换了人间。一群群的鱼儿在岸边游荡,野鸭子和水鸟在芦苇荡丛中若隐若现。太阳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森林草莽中孕育着一种磅礴大气。

文若的书童将舟划到岸边,又搀扶他上了案,他也不向青玉行礼只是呵呵笑道“我曾与你父亲打过赌,说你们兄妹三人中能有大成者是你,他还不信。”声音虽然孱弱,倒也清晰可闻。

“青玉无能,不过是循了父兄的足迹。”

“运气好,在这乱世也是一种实力!”文若咳嗽了两声,“侄女别站着了,坐吧,尝尝这里的河鲜,你父亲一生太沉重,都不曾尝出这鱼的妙处。”

几盏清酒,一碟鱼鲜,凉风阵阵好不惬意。

青玉尝了几口,那鱼确实极好,肉细腻紧致,入口即化,再加上调理得法,将鲜做到了极致。“怎么样?”文若关心鱼的味道似乎胜过了世间万物。

“很好,比宫里的好吃。”

“当然比宫里的好吃,宫里的御厨都是死脑筋,端端看着菜谱,不敢有一点创新,还喜欢调浓汁,对老年人极不友好。”

青玉没有心思与他谈鱼,她还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听说您要给我引荐一个人,他在哪里?”

“喔,他还没到,这鱼呀必须清蒸,而且时节要选好,春末夏初味道最佳,冬天鱼在冰面之下将多余的脂肪消耗殆尽,春季又进补一些干净新鲜的食材,生长缓慢肉质就好,到了夏季食物丰沛,鱼长得过快,肉质就松散了。”文若似乎认为谈论鱼更为重要。

青玉眉宇间露出焦虑的神色。

文若还在喋喋不休,“这清蒸也有讲究,大火烧到几成,小火蒸多久,这些都有要求,时间火候上的一点点差别,味道上就千变万化,这点我的书童最在行,我吃还行,做起来就差多了。”

“我是来听您讲治国的道理,不是来当厨子的。”青玉终于还是没忍住。

文若笑了笑,他说“难道我讲得不是治国的道理吗?治大国若烹小鲜,一条鱼味道的千变万化,跟一个国的气象万千不一样吗?”

青玉愣住了,她天赋极高,聪颖过人,文若这么一提点,她立刻把握住问题的实质。

“知道青丘为什么到了你这一代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了吗?盛极必衰,秋泽和你父亲都是强硬派,刚猛有余柔和不足,岂不知天地之间刚柔相济方能长久,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人民终日不是累死在田间地头,就是战死在沙场,到头来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你看看我们与咸临打了一百多年仗,疆域也就在流波山附近,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僵持着,这一百年死了多少人,消耗了多少财富,没人关心。希望你能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开疆扩土固然可喜,巩固民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让你的人民活下去,吃饱饭,就没人能够打垮青丘,否则就算你灭了咸临和大荒,也不过是建了一座空中楼阁,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土崩瓦解,治国不是你杀我,我杀你的游戏。”文若看了一眼陷入深思的青玉,“还是吃鱼吧,讲这些影响好心情。”

两人喝两杯清酒,吃了鱼,青玉沉重急遂的情绪缓和下来,这段时间,总有一股迷雾绕在心头,她虽然沉溺于政务,处理得却全都是具体又琐碎的工作,她需要一个整体的思路,今天这个满嘴都是鱼鲜的老家伙给她提供了思路,单是这个思路,都让她觉得不虚此行,然而想到宫廷之内人心险恶,需要提防注意的事项太多,她又有点苦恼,看着眼前湖光山色,她想着如果自己能够住在这里潜心研究两本数学秘籍该是多么痛快的事啊,可惜要等到国家稳固,龙旭长大,她才能如愿,眼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