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百倍股 > 第10章 天才的量化交易之路

百倍股 第10章 天才的量化交易之路

作者:BBG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7 09:29:32 来源:书海阁

前面讲到了有关非洲的故事,让我又想起了一个在北非阿尔及利亚认识的朋友,一个少年天才,一个年纪轻轻就成名的人,一个20多岁就靠打工赚了上千万的人,一个刚30岁就靠量化交易在股市赚得了10亿资产的人,一位我在股市的引路人,潘哥。

潘哥其实没比我大几岁。叫他潘哥一是因为没大几岁也是大。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和我一个表姐是大学同学。

潘哥从小的经历就一直颇具传奇色彩。他出生在广东潮汕,是非正宗的客家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潘哥的母亲是客家人,而潘哥的父亲不是。

潘哥的父亲是天津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生。该系当年颇有名气,原是北洋大学电机工程系,后来与河北工学院电机工程系合并,成立了天津大学电机工程系,建国之后又合并了南开大学的电机工程系。是该行业的业内翘楚。

老潘当年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广东省第一轻工业厅工作,也是年少有为。但是很不幸的是,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潘哥的父亲也是年轻气盛,怎么能够忍受身边那么多的蝇蝇苟苟?与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也不符啊。所以毅然决然的站起来说了真话,结果也理所当然的被关进了牛棚,打成了右派。

老潘头上右派的帽子一直戴了8年,和抗战一样长。刚被戴上右派帽子的时候,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刚开始的那几年,老潘心里还有一丝希望,但是年复一年,老潘的信心也消失的一干二净。

于是按老潘自己的话说,他堕落了,就在他们下放的地方找了一个本地女孩结婚了,婚后第2年就生下了潘哥。

潘哥的母亲大字不识一个,一天学没上过。他的外公外婆也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是祖上八代根正苗红的贫农。

但是潘哥却完美的继承了他父母双方身上的优点,成功规避了他们身上的缺点。潘哥完整的继承了他父亲老潘聪明的头脑和他母亲漂亮的容貌。潘哥容貌赛潘安。

后来潘哥在非洲工作的时候,潘哥容貌赛潘安这句话成了非洲华人圈众所周知的一句名言。

潘哥的母亲温柔贤惠,父亲聪明能干,但按照现在的说法,人有点轴,否则也不会被下放。但是潘哥却油嘴滑舌,天生一副放荡不羁的性格。

潘哥打小就以聪明闻名于乡里,三四岁的时候,潘哥的父亲老潘教潘哥查数,教他加减法运算。但是老潘同志很快发现,他的儿子竟然无师自通,自己学会了乘除法。这是潘哥聪明头脑展现的开始,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据潘哥自述,这是他后来走向股市交易之路的最早源头,是他数学天赋最早的展现。他从小对数字极为敏感。

据潘哥讲,后来上了初中学几何的时候,他看到图形之后眼睛里面竟然满是数字。这让我们感到很惊讶。数字不是代数学的吗?几何不就是搞图形的吗?但在这家伙的眼里,图形也是数字,数字也是图形,几何就是代数,代数就是几何。

潘哥到5岁的时候已经能独立看书,几乎已经认识了所有的汉字。据潘哥讲,他小时候很早之前就不看小人书了。因为那种书内容太少,文字太短。

按理说,那个年代在乡下,一个孩子哪有看书的机会,整个村子里都难以找到几本有用的书。但是他潘哥不愁,因为他爹老潘那里什么也没有,就剩下了两大箱书。

潘哥说他11岁之前就把四大名着、徐霞客游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基督山伯爵、君主论、战争论、**选集、**文集、资本论等书全部看了一遍。当时唯一没有看完的就是资治通鉴。潘哥说他一直到13岁才读完了资治通鉴,并且那本书从此成为他的最爱,到他上大学的时候,他已经读到第4遍了。

潘哥从小没上过任何辅导班,他老爹也没有关起门来专门给他传授什么学习秘籍,就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在村子里面的小学读书。他的启蒙老师和授课老师就是他的父亲老潘。

老潘在和他母亲结婚之后,虽然属于被下放的右派,但是颇受乡里人的尊重。之后就一直被聘为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

潘哥是他父母唯一的孩子。那时候在他们村里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之一。因为几乎每家的孩子5个指头都数不过来,多的有七八个,只有老潘家一根独苗。

潘哥小时候一天到晚眼里只有两件事。一是看他父亲的那些大部头的书,二是玩泥巴。潘哥说的那种泥巴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一种类似高岭土的胶泥,有一定的粘性。潘哥挖了胶泥出来之后,会用模子印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在他母亲做饭的时候,把那些印好的模子扔进灶台的火里。等吃完饭之后再拿出来。模子已经被硬化,胶泥已经被烧成了砖头一样的东西,图案也留在了上面。

潘哥在大学毕业之后不下20次进藏。别人进西藏都会买什么天珠、佛像,但潘哥只买一样东西,就是擦擦,他说擦擦就是他小时候玩胶泥做的那种东西。潘哥常说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人生中的第1场大难,出现在发生在他6岁那年。

潘哥和他外婆家在同一个村子里。他小时候因为父亲要上课,母亲又要挣工分。所以潘哥经常都是在外婆家吃饭。

那时候的农村种庄稼还不用化肥,都是用农家肥。每家的院门口都挖了一个大坑,坑里与家里的厕所下面是连在一起的,人的各种消化物最后都是流到那个坑里。并且几乎每家都养猪,养猪就有猪粪。猪粪被从猪圈里拉出来之后,也都是倒在那个坑里。

广东又经常下雨,所以那个坑常年积水,实际都是粪水。广东的冬天虽然温度不低,其实挺冷的。

潘哥外婆家门口那个粪坑旁边正好有一棵榕树,他调皮,每天都在那棵树上爬上爬下很多次。

有一天的午后,村子里寂静无人,大家都在睡午觉。那时候政府提倡午睡。潘哥当然不会老老实实睡午觉,就又爬上了那棵榕树,结果一不小心,掉了下来,好巧不巧掉进了粪坑里。

后来的事情潘哥已经记不得了。他只知道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自己的床上,天已经黑了。潘哥的母亲和外婆双眼通红地围在他的床前。

潘哥命大。要是放在平时,就被淹死在粪坑里了。那天也是潘哥命不该绝,村子里的一个单身汉,挎着一个粪筐正好路过他外婆家门口。

现在的孩子可能再也见不到那种场景了。就是路上有羊啊,猪啊,牛啊等等动物路过之后拉的粪,那在当时可是个宝。那老头每天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周围几个村子里面拾粪。命不该绝,潘哥被那个拾粪的老头用粪筐给捞了出来。

潘哥的母亲后来给那个老头送去了30个鸡蛋,感谢他救了儿子一命,并且赔偿他为了救潘哥而倒掉的那些粪的损失。那满满一筐子的粪被那老头全倒进了潘哥外外婆家的粪坑里。后来潘哥每次回外婆家的时候,老头见了他还一直唠叨,说那是他这一辈子拾粪最多的一次。结果却让潘哥这小子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弄进了自己家的粪坑里,所以他断定潘哥这小子从小就是个招财的命。

潘哥人生中的第二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就发生在万里之遥的非洲了。那是潘哥第1次去非洲。那时候潘哥20多岁,刚工作两三年,和谈了有10年恋爱的初恋女友刚刚分手。

潘哥的这段恋爱故事我们回头可以单独再聊。潘哥那时候心念如灰啊,就直接把部委的工作辞掉,一个人到了坦桑尼亚。潘哥之所以去坦桑尼亚,是因为他一个大学室友当时在坦桑尼亚华为办事处工作。潘哥是去散心的。结果没想到那一次散心,差点把小命给丢在那里。

每一个在非洲工作过的中国人几乎都能切身感受到非洲环境的恶劣。并且只要你在非洲工作久了之后就一定会得一种病,那种病的名字叫疟疾,是一种蚊子带来的传染病。疟疾俗称打摆子,在国内已经极为少见,几乎已经灭绝了,但是在非洲却非常常见。人感染了疟疾之后,人会不断的打寒战,同时伴随高热。唯一的办法就是马上回国接受治疗。

很不幸,潘哥到达坦桑尼亚的一个月内就得了疟疾。这让他的大学室友感到很惊讶,觉得潘哥真TM是天选之人。因为一般人怎么说也要在非洲呆够一年,才能有幸被传染这种病。疟疾这种病本身的潜伏期就有15天左右,也就是说潘哥在刚到达坦桑尼亚的那几天就已经被传染了疟疾。

潘哥得了疟疾之后,身板本来就比较瘦弱的他,人几乎就不行了。但最大的问题还是怎么回国。潘哥是自己自费来玩的,不能像某些大公司的员工一样直接乘包机回国。

也是潘哥命不该死。老潘这时候又救了儿子一命,给了儿子第2次生命。老潘的一个大学同学那个时候在吉布提大使馆任参赞。听说了好友的儿子性命危在旦夕,之后马上通过外交途径安排潘哥经转尼日利亚飞回了国内。

这一场病潘哥足足休息了半年。那半年之内他没有出去浪荡,没有去非洲,也没有去泰国一个着名的旅游胜地,连西藏都没去,就在深圳的家里老老实实的像坐月子一样呆着。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潘哥小时候和成年之后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注定了潘哥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潘哥的小学只读了三年就连跳两级上了初中。当时小学是5年制。然后初中读了两年,高中读了两年,在潘哥15岁那年,潘哥考上了清华,学的专业是通信工程。然后潘哥21岁就从清华硕士毕业。

潘哥的求学历程在外人看来是一部传奇,但据潘哥自己讲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比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点。什么叫学习好呢?对正常人来说拿第一就是学习好,但对潘哥来说不考100分都是丢人。第一名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从来都是第1名,大多数时候都是考满分的第1名。

潘哥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班同学,也是自小号称天才的人物。但是那个同学那时候估计一定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因为有潘哥在,他永远是第2名。并且潘哥在平时的各种考试中成绩都比他多几十分,这在潘哥他们中学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那个哥们在攀哥的下面当了两年千年老二。为什么只当了两年呢?因为潘哥的高中就上了两年,然后就考上清华了。听潘哥说后来那哥们考到了复旦,不知道现在心理阴影有没有消除?潘哥在上大学之前都不知道通信是个什么东西。那时候中国的电信市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七国八制。各大国际巨头分割中国电信市场的份额,比如阿尔卡特,比如北电,比如西门子,比如爱立信,比如朗讯。同时也出现了国产的巨大中华四家公司。熟悉当年电信市场的人都知道,巨大中华分别是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和华为技术。巨大中华这4个字代表着国人内心的期许。

所以等潘哥上了大学,了解了全球电信市场业态之后,一股壮志报国的豪情就油然而生,大家都是拼了命的学习。

那时候的清华校园里,学习氛围比现在要浓重的多,当然现在也很浓厚。几乎每个人都是天不亮就起床,晚上不到12点不回宿舍睡觉,连潘哥这样的天才也不例外。因为潘哥上了清华之后才发现,身边每个人都是天才、都是状元。

那几年也是国内电信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也是电子信息专业、通信专业毕业生最好就业的年头。潘哥硕士刚刚毕业就被刚刚成立的信息产业部要了过去。

信息产业部是98年成立的,一共存在了10年,08年的时候被整体划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就是工信部。

潘哥在信息产业部工作了两年,就遇到了失恋如此重大的人生事故。之后潘哥就主动辞职,然后去了坦桑尼亚,然后得了疟疾,然后差点把命留在了那里。

实际上潘哥从信息产业部离职不完全是因为失恋,还是因为看到他的大学同学赚的盆满钵满眼红。潘哥的同学要不被分到了部委,要不被分到了各地的电信局,要么就去了华为或者中兴。

98年他们毕业的时候,那些去华为的同学,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已经是1万多块钱,再加上奖金,那在潘哥的眼中更是不可想象。而98年的时候国内平均工资水平是五六百块钱。

所以潘哥在得了疟疾,在国内休养了半年之后,又毅然决然的重回非洲,成了华为驻尼日利亚办事处的一名销售人员。

俗话说,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光。潘哥打工时代的高光时刻在他赴尼日利亚工作的第3年到来。潘哥刚到华为的时候,华为还没有打入尼日利亚市场。潘哥一个人带着两个助理在尼日利亚,作为开拓者待了整整三年,这三年内没有做成一笔生意,一分钱的东西没有卖出去,在刚刚满三年的最后,潘哥作为代表与尼日利亚第二大运营商签订了8,000万美金的G**基站供货合同,创造了当年华为个人业绩的最高记录。潘哥也被记录在了华为海外征程的历史上。

牛逼的人物的想法与普通人不一样。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潘哥算是在华为呆住脚了。奖金拿到数着手软,年薪7位数都成了小头。但是潘哥却不那么认为。潘哥拿到分给他的奖金的第2个月,就向公司提交了辞职申请。

因为潘哥觉得他还有更大的人生目标要追逐,他需要在他真正热爱的战场创造自己的辉煌,那个战场就是股市。

潘哥与股市的初次接触,发生在他在信息产业部工作的那两三年。在那之前潘哥完全不知道股市是什么。

A股市场从94年到01年一直跌跌荡荡的向上上涨,虽然走势不那么美丽,但是总体是向上的,指数翻了几倍。

尤其是从1999年年中到2001年上半年,市场走的更是不错。不少投资者都在股市赚到了人生的第1桶金。

潘哥的同事中年轻人比较少,大多是在机关单位坐了一二十年甚至一辈子办公室的中老年人。他们每天的生活除了喝茶看报纸之外,最大的消遣就是聊股票了。

潘哥看到周围的同事竟然什么都不用做,研究研究股票就能赚钱。一下子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对潘哥这种人来讲,不会不要紧,没听过不要紧,没学过不要紧,只要他产生了兴趣很快就能弄懂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很快就能在那个行业里成为佼佼者。

凭潘哥那天才般的头脑,很快,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他就系统阅读和学习了经济金融学的各种知识,对股市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所以潘哥之所以从信息产业部辞职进入华为去做拿高薪的工作,还有第3个原因,就是想赚够本钱,然后进入股市,进入他心目中那个神圣的战场,实现他的人生理想。

潘哥的投资之路走的是很顺的。他从华为辞职之后,身上那几年存下来的工资奖金和项目奖金,已经让他成为了一个千万富翁。

更为关键的是,潘哥在从华为辞职之后,就义无反顾的冲进了股市。那可是在2005年初!

怪不得人们总说上天对一类人总是十分眷恋呢。如果一个人有天才般的头脑,上帝如果再给他冲天的运气,那这个人的人生之路就不能简单的用开挂来形容了,会让普通人嫉妒的眼睛发红鼻子流血。

潘哥辞职的时候正好是A股最低迷的时候。2005年6月6号A股见到了最低点998点,之后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大牛市,一直涨到了07年10月16号历史最高点6124点。我们前面说了,这是A股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一**牛市。后来除了2015年A股到达过5000点之外,剩余的大多数时间里,A股一直在3000点左右徘徊。后来,原来熟悉判断的那些朋友在一块聚会聊天的时候,大家谁也不知道潘哥在那两年多的时间里赚了多少钱。据不可靠消息透露,潘哥的资产最高超过了10位数。那时候潘哥刚刚年满30岁。之后潘哥就半隐居在深圳香蜜湖的一栋大别墅里。潘哥的那栋别墅我去过多次。潘哥一直住了10多年还不舍得搬走,因为他认为那是他人生买的第1座大房子。

我后来再想起潘哥的时候,时常能想起他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时常会想起我和潘哥第一次见面时候的场景。

那是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市中心的一家酒吧里。我们一帮因各种原因到了非洲的哥们儿,为了欢送一个即将回国的朋友又聚在了一起喝酒。

潘哥当时已经喝的微醉,一双小眼睛既迷离又闪着鸡贼的亮光,搂着一个小黑妹在舞池里跳舞。有人说三年不见女人,母猪赛貂蝉。其实也不全是如此。漂亮的小黑妹其实也是美女,那也是真的漂亮,只不过皮肤黑了一些而已。

潘哥很陶醉。他点了一首歌自己唱了起来,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那首歌的名字叫海阔天空,是黄家驹的作品。黄家驹那时候在乐坛的地位是后来者难以匹敌的,我也很喜欢他的歌。但是作为一个北方人,如果喜欢黄家驹的歌就会面对一个天生的缺陷,就是不会粤语,所以我是只听不唱。但对潘哥来说,作为一个天生的非正宗客家人,唱黄家驹的歌对他来说是手拿把攥。

那首歌唱的让在场的人全部为之惊艳,掌声如雷。如果有人想知道潘哥长得什么样?可以去找一下黄家驹的照片。潘哥和黄家驹长的确实很像,只是眼睛比黄家驹要小。

但眼睛再小,在才华和财富面前都算不上什么。潘哥成了我们那个朋友圈里财富最早达到10亿数量级的一个。也成了我在股市上的引路人之一。

潘哥是国内最早做量化交易的人之一,并且与其他做量化交易的人不同的是,潘哥的量化交易完全是自学成才,是纯野生的。

我后来受业于潘哥,跟了潘哥整整三年之后,才真正学习和理解到他那套量化交易系统的精髓,然后才创立了我使用至今的趋势量化投资系统。但是我至今也没遇到过潘哥经历的05~07年那场大牛市一样的行情,我也至今没有创造超过潘哥的投资业绩。潘哥是我的恩师之一,是我的恩师中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潘哥的故事还没有讲完。这么多年来,我每年至少要去拜访潘哥两次,一次是中秋节,一次是春节。祝福潘哥健康长寿,祝福潘哥雄风永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