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百倍股 > 第362章 股市人生(1):方舟济河,怎样才算幸福?

百倍股 第362章 股市人生(1):方舟济河,怎样才算幸福?

作者:BBG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7 02:14:16 来源:书海阁

股市人生(1):方舟济河,怎样才算幸福?

这是一篇小说。

虽然这里面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但是为了避免对号入座给朋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人名和细节都用了春秋笔法。我们就当个故事来讲来听就行了。

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周边的朋友也大多是干这个的,见过了太多的人在这个市场上起起伏伏,那是一个个精彩同时又是平凡的人生故事。

股市不是冷冷冰冰的,股市的背后是鲜活的人生。只是聊股市本身,而不聊股市背后的人,就像是无根的云,飘飘荡荡。

并且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股市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股市必须有人这个载体,才是完整的,才是鲜活的。

可是有一个问题是我不会讲故事。平时聊天的时候还能聊一聊,但是要以文字的形式,把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完整的讲清楚,我担心自己缺乏这种能力,只能试试看,这里也请大家多多包容。

近期闲来又无事,这个月可能要再趁春暖花开出去玩一圈,其他就没有什么工作要做了。那就趁这个空档写一写、聊一聊吧。这个念头有了好久了,又不愿意强迫自己去写去讲。这会儿在草坪上散步,忽然兴致来了,那就开聊,聊到哪里是哪里。

最近一次接到老曹的电话,还是上个月的事。

晚上我刚刚睡着了,电话就响了。我最讨厌谁半夜没重要的事打电话,因为这个点打电话的不会有外人,有啥喜事也不会这个时候来报。

曾经有一段时间,老爷子喜欢去夜钓。连续两三次,都是夜里11点多打电话给我。

虽然那时候一般我还在看书,没有睡觉,但是一看到来电,心跳就急剧加速,担心有什么事情发生。

结果却是因为夜里钓到了大鱼,高兴之余打电话显摆一下。后来我受不了了,就用恳求的语气说,咱能不能发照片、发语音,那么晚打电话,太吓人了这。

我还没来得及发火,老曹那头就抱怨开了,我知道你小子这个点还没睡呢,你在干鸟事?怎么不回我信息?

我说,回你个蛋信息啊!老子前段时间总是熬夜,搞得病了一场,你不是不知道。最近刚刚养成了早睡晚起的习惯,这刚合上眼就被你吵醒了。

他说,你快快快,看看我给你发的照片吧!让你来你不来,看了你小子就后悔了。我刚回到赫尔辛基,不跟你扯淡了。哥们晚饭还没吃呢,还要出去找食儿吃。说完不等我回复,就打电话挂掉了。

我翻开微信一看,一堆照片和语音,照片拍的乱七八糟,还没我儿子拍的好看呢,但是还是可以看出来,极光还是很漂亮。

我没有见过极光。一想起跑那么远,专门看个极光,离赫尔辛基还有几百公里,就觉得有点不太值当。除非老婆愿意跟着去。否则跟着一群大男人看极光,浪漫给谁看?弄不好再被误会为有基情。

但是去看极光的人却特喜欢给我发照片,朋友去了也发,侄女去了也发,甚至老婆闺蜜去了也发。所以极光虽然没实际看到,照片却是看了不少。然而既然照片都有了,那还去费那个劲看干嘛?

那次电话之后,老曹就再也没有和我联系过。但是从朋友圈依然可以大概知道他的行踪。

回国之后他又去了相继云南、贵州、川西、湖北、河南、山西…刚才看到他发的照片,正在宁夏中卫玩沙呢,现在正是玩沙的季节。

我们在照片底下给他留言,调侃他老小子最近玩的真tnnd爽死了,完全是在拉仇恨。

老曹这几个月的行程,全部都是他一个人去的,连老婆都没带。这也很正常,但有没有带别人老婆,因为没有实地看到,那就不知道了,不好多言。开个玩笑。

我们这些哥们儿都知道他心里苦,都知道他在散心。但没有一个人戳破那层窗户纸。

前几天投资公司的段总从上海过来,大家一起在树山看梨花吃饭。老段说,曹总也没停着,他近期在疯狂的见人。他早晚会再出来。甚至就在今年,不晚于今年。

我和另一个哥们儿对视了一眼,没有插言。说什么好呢?从哪里说起呢?

我不知道,那么还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吧。我尽量按时间顺序讲,尽量聊的易看一些。但是我又是一个跳跃性思维很强的人,如果讲的不清楚、不连贯,还请大家多多理解。本来就是个故事,也没有人帮忙修改润色,就当平平常常的喝茶聊天好了。

按照惯例。讲一个人的故事是应该先讲一讲他的出身,他的成长经历,他的家庭。

老曹出身于别号千湖之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和半个世纪前那个摔死在温都尔汗的天才是老乡。听老曹说,他们的老家之间只隔了二三十里地。当地历来崇文尚武,英雄辈出。建国之后更是出了说不清的将军,有将军之乡之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曹的性格就和那个天才有点像,沉稳内敛,话不多,但是杀伐果断,非常有主见,做事有魄力。在男女关系上也是,对那方面没有兴趣,一心扑在工作上。曾经有人说老曹那么多钱,和老婆关系又不好,在外面怎么可能没有女人呢?国内可能没有,但在加拿大或者新加坡弄不好有个小家。我说你这tmd是什么歪理论?照你这么说,有钱的男人就没有好人了,都像你一样?

老曹是个苦孩子。在他五六岁的时候,其父亲就去世了。据老曹说,他的父亲是钉锅底的。现在年轻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那门手艺了。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口蒸馒头的大锅,平底的那种,那个锅底就是换过的。

几十年前物质匮乏,锅用的时间长了,难免会漏水或者坏掉,但是周边还是好的。这个时候,人们一般不舍得扔掉再重新买一个新的,而是等换锅底的人来了之后,花较少的钱换个新锅底,继续用。

老曹兄弟姐妹多,家里负担重,他父亲就常年在外奔波。据他后来听母亲讲述,他父亲在外面补锅底挣钱,饿了就吃点干粮,渴了就给人家要点水喝,晚上睡觉就随便找个地方凑合一晚,也许是破庙里,也许是街边,也许是人家门楼前。回想当时的生活条件,那种情景、那种艰苦应该可以想见。所以他爹一直有严重的胃病,最终因为胃癌不治,舍弃一家老小而去。

家里的顶梁柱去世了,整个家庭就陷入了困境。老曹的父亲有兄弟好几个,但是没有一个帮忙的。反而在言语上、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欺负孤儿寡母。只有老曹的小姨,她是个中学老师,后来做了校长,收入还不错,经常补贴他们家。

老曹的母亲是个非常普通的老太太。当年在万般无奈之下,把大女儿送了人,让大儿子去学了木工,跟着师傅做木匠活,补贴家用。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供老曹一个人上大学。老曹也挣气,复读了两年之后,以刚刚好的成绩,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并在那里研究生毕业。农家孩子从此人生命运就改变了。

老曹毕业之后就在上海安了家,然后一结婚买房就把老母亲接了过去,从此之后几乎很少再回老家。

我见过老太太几次,老太太人很和蔼,一脸福相。只是可能是年轻的时候吃苦太多,现在年纪也大了,难免有一些基础病。老曹是个孝子,带着母亲求遍各地名医,家里补品堆成小山。但是年轻的时候落下的病,年纪大了很难恢复,再多的钱也买不回健康。

老曹因此就总觉得对母亲亏欠太多,心有余,力也足,实际上却不能从根本上帮到老太太。所以一直很痛苦,每当聊起起事,尤其是喝醉酒之后,总是伤心落泪,心疼其母亲。

并且老曹媳妇与婆婆关系也不是太好,这就更让老曹平添烦恼。

其实这种事很难说出个对错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的时候可能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长期日常生活积累起来的矛盾。虽然没有本质的矛盾,但生活久了,锅碗瓢盆还叮叮当当呢,何况人呢?

老曹的老婆和他是研究生同学,武汉本地人,母亲是医生,父亲经商,家道富足,只有这一个独生女。当时之所以跟着老曹,也是看上他的人品和能力,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然的嫁给了他,并且跟着他一起离开武汉到上海创业。

老曹在上海的第1套房的首付就是老丈人出的钱。在创业成功之前,老婆也跟着他吃了很多苦。那些年又挣不到大钱,又顾不上家里,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老婆一个人在操劳。

有一次坐着喝茶,老曹老婆说着说着就哭了。她说怀儿子的时候,体检都是自己一个人去的,老曹太忙从来没有跟着去过。只是在儿子出生的时候,在医院里陪了两晚。那时也没有多少钱,连个月嫂都不舍得请,老曹的母亲身体又不好,只有把丈母娘从武汉接了过来,帮忙照顾。

糟糠之妻不下堂,虽然两个人也吵过闹过,但是老曹对老婆其实一直很好。但是好是好,该吵架的时候还是吵,就这样叮叮当当的过着。

经常有年轻的夫妻说有钱就好了,有钱就不会为了柴米油盐吵架了,有钱就没有烦恼了,这句话一半对一半错。钱只能解决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人生中很多问题是钱不能解决的。人生的苦恼,并不因为是有钱还是贫穷而有太大的改变。

后来公司上市了,经济条件虽然好了,钱不用愁了,但是贫贱时候的矛盾是抹不去的。并且尤其让老曹糟心的是,他的儿子特别不争气,老曹认为那儿子就相当于养废了。

夫妻俩相互抱怨,老曹埋怨他妻子没有把孩子教育好,自己拼命挣下偌大的家业,无人继承。老曹的妻子就抱怨他只知道工作不顾家里,什么时候管过儿子的学习?

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们两口子就此事闹到了几乎矛盾不可调和的地步,天天吵天天闹。每天下班只要不出差,老曹就喊一帮哥们儿出去喝酒,喝到很晚才回去,其实是为了躲避他老婆,不想说话,甚至不想见她。

老曹有钱之后,他老婆又添了一个毛病,就是整天查他岗,电话查岗,偶尔还找个理由到公司来转一圈,巡视一下领地,和前台的,财务的,人事的,销售的小妹妹大姐姐们聊聊天,宣示一下所有权再回去。这几年,只要老曹晚上在外面喝酒,他老婆必打电话查岗。刚开始他还会耐心的解释,后来要么直接挂掉,要么语气不好的回怼几句。

有一天晚上我们正在喝酒,他老婆又打了电话。老曹那时候和大股东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正在郁闷生气的时候,一看又是他老婆的电话,接了电话就骂,我们就赶快劝。

人们在年轻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是新青年,是与传统旧习俗坚决划清界限的一代人,坚持男女平等,坚持认为生个孩子男孩女孩都一样。当然,我到现在还是这么认为。

但是也有很多人到了中年,就不由自主的还是觉得有一个儿子好,并且我发现挣的家产越多的人越是如此。

曾经听不止一个事业有成、年过半百的老大哥后悔当时坚持了独生子女政策,尤其是后悔只生了一个女儿,后悔没有再要一个儿子。

有的人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半辈子,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但是一想起来家业无人继承,不得不把辛辛苦苦挣下来的家产交给女婿,就心有不甘。

这种事情其实已经相当普遍,因为这些年正好处在那一批下海的人临近退休、家里独生子女接班的时期。

早几年的时候,股吧里有一件事被炒得火热,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已结婚20多年,发公告与他老婆离婚。

当时网络上有人猜测,他可能是为了想减持,而做的技术性离婚。酒桌上也有人谈起。我听了总是哑然一笑。因为我还算是比较熟悉他们公司,知道他只有一个女儿,知道他的心里的想法。他们那帮创业的老哥们儿,有一多半在公司上市之后,在中年之后,都又开始生起了孩子,并且多数都不是和自己的原配,搞得好像军备竞赛似的。

这几年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很多人好像都想开了。股民只知道上市公司表面的光鲜,而不了解运营这些公司的股东的个人生活,不了解他们的苦楚与无奈。好多人不止一个家庭,与老婆也没有离婚,又想多要个孩子。所以就又搞了一个小家,有的是在国内,更多的是小家放在加拿大或者新加坡。

这在小圈子里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其实这种事不用从道德上进行批判,我们不是身在其中的人,不能切身体会别人的感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恼。

我们这些普通人可能觉得,我们的困难与烦恼有钱人不会有。但有些时候,有钱人也羡慕我们这些普通人,他们也拥有一些我们不曾拥有的苦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