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斩妖除魔,重建大辽 > 第14章 智斗官差

斩妖除魔,重建大辽 第14章 智斗官差

作者:木叶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9:33:50 来源:书海阁

半个月后,杨家两兄弟和刘可世相约去山那边神秘的辽国看看。

这一天很早他们就从家里偷偷跑出来,各自带上馅饼和水袋,向雁门山出发了。天气很好,空气清爽宜人,爬到山腰,穿过秘道,下到山脚。

三人沿着河向东走,过了一座石桥到达对岸,继续向东走,前面是大片的草地,几十名灾民正坐在草地上休息。

忽然,一人向三人摆手,杨怀德认出那人正是上次在榷场门口行乞的少年,杨怀德三人走过去。

那少年站起来,“小兄弟,你们怎么到辽国来了,这里很危险,契丹兵到处在抓灾民。”

杨怀德说道:“官府应该是救济灾民,怎么反而抓灾民?”

少年说道:“官府强迫灾民去屯田戍边。”

杨怀德说道:“契丹人真可恶!”

就在这时,一队契丹骑兵向这边奔来,少年喊道:“快跟我跑,契丹兵又来抓人了。”

灾民们叫喊着四散奔逃,契丹兵像狩猎一样抓捕灾民,那少年和杨怀德三人拼命奔跑,但还是被两名契丹骑兵围住不得逃脱。

那少年跪在地上,“两位管爷,行行好,他们三个不是灾民,是附近永年村的,放他们走,我跟你们回去。”

一名契丹骑兵答道:“好吧,你跟我们走。”

少年站起身指着前面一个村庄,对三人叫道:“你们赶快走啊,离开这里回家去。”

说完,转身跟两名契丹骑兵离开了。

三人明白他的意思,赶紧向那村庄跑去,在小镇外一个茶摊旁边石头上坐下来,喘着粗气。

杨怀兴说道:“好险啊,差点就被抓住,多亏他了,不知道他以后会怎样?”

杨怀德说道:“如果我们会武功,就不会被契丹人欺负了。”

这时,两个契丹官差,一胖一瘦,押着一个五十多岁的汉人老头来到茶摊,要了一壶茶,老人背着一个包袱坐在地上。

胖官差说道:“你这老头,年纪这么大还到处跑,我一看你就是宋国派来的奸细。”

老人哀求道:“两位官爷儿,我想回宋国看望我的亲人,我年纪这么大,没有几年活头儿了,再不回去就没机会了。”

瘦官差说道:“老头,不要狡辩,我们哥俩儿把你送到朔州领了赏钱,你再跟刺史大人说吧。”两人不由大笑起来。

老人取下包袱,“二位官爷儿,这里有十两银子和几件新衣服,你们二位都拿去,放我走。”

胖官差抢过包袱,“老头,放走你不可能,帮你在知府面前说几句好话,少打你二十大板还可以。”说完,把包袱背在自己身上,老头无奈地叹着气。

胖官差对瘦官差说道:“一会我们沿着雁子河向西走买几条新鲜的鲤鱼,回到朔州做个红烧鲤鱼,喝几杯小酒,多滋润!”

瘦官差笑道:“还是兄弟你会亨受。”

杨怀德三人在旁边听得真切,杨怀德悄悄说道:“契丹人又来欺负我们汉人,我们要想办法救这老伯。”

刘可世说道:“可是我们都不会武功啊!”

杨怀德在二人耳边嘀咕几句,三人便向西边的雁子河跑去。

两名官差喝完茶,押着老人向西走,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

瘦官差说道:“太热了,我们到前面的小树林休息下,然后再往前走。”

进入小树林,两名官差坐在树下很快就打起呼噜,老人心里很难受,心想我要是逃跑,肯定还会被抓住,如果被送到朔州查出我的家人,他们也要受牵连,还不如死了算了,我的魂魄可以回到宋国老家,可以去看望失散多年的亲人。

想到这里,老人亳不犹豫地解下腰上的布带,找一棵歪脖树,将布带系好,搬来一块垫脚石,自言自语道:“老伴儿,我马上就找你去了。”说完,就把布带套在脖子上,一蹬垫脚石,老人身体摇晃着,脸憋得通红,手脚乱蹬,吱啦一声布带断了,老人扑通摔在地上,一下把两名官差惊醒。

胖官差对瘦官差说道:“你看,这老头要上吊自杀,我们还是快点把他送到朔州,不然的话,赏钱没拿到还得给这老头买棺材。”两人一前一后押着老人沿着雁子河向西走。

且说杨怀德三人离开茶摊,沿着雁子河向西找到一块平坦的地方,脱掉衣服下河捉了六条鲤鱼,在一棵大树下燃起一堆火,串起三条鱼来烤。

杨怀兴爬上树向东张望,一会儿,说道:“他们朝这边走来了。”说完,从树上滑下来,三人假装在烤鱼,那两名官差押着老人缓缓走过来。

杨怀德叫道:“卖鱼啦,卖鱼啦,两位官爷,这三条鱼便宜了,只要三文钱。”

两名官差果然停下脚步,杨怀德拿着一条烤好的鱼,跑过来说道:“你们看,刚烤好的鱼香喷喷的,可以先吃后给钱。”

两人一听,有便宜一定要占,“不错,我们先尝一下。”

二人放下包袱,坐在火堆旁啃起烤鱼来。

老人在旁边说他要去方便,胖官差不耐烦地说道:“去吧,去吧,不要想跑,你们几个小孩帮我盯住他。”杨怀德和刘可世带着老人来到河边,突然,两人左右架起老人向河里跳去,杨怀兴捡起老人的包袱跑向河边也跳进河里,三人架着老人向对岸游去。

两名官差慌了,跑到河边喊道:“回来,回来,那老头是奸细。”

两人竟然是旱鸭子,在岸边又蹦又跳。

杨怀德三人架着老人很快游到对岸,三人向那两名官差骂道:“契丹狗,大坏蛋,契丹狗,大坏蛋……”

杨怀德对老人说道:“老伯,我们可以把你带到宋国,跟我们走!”

老人有点怀疑,答道:“是吗?”三人扶着老人向雁门山快步走去。

附近没有桥,那两名官差只能看着干着急,胖官差自嘲道:“兄弟,咱哥俩儿今天没有机会发财了,还是回去吃红烧鲤鱼吧!”

杨怀德三人带着老人穿过秘道,来到山下生起火烤衣服,老人非常感谢三人,讲起自己的往事。

原来老人叫王世德,年轻时和老婆李氏生活在靠近夏国的王家村,他们很恩爱,生有一儿一女。

有一次,夏**队抢掠这个村庄,老婆和女儿外出逃过一劫,他和儿子被俘虏。

后来,夏国人把他们献给辽国,辽国把他们安置在平州,做了一年奴隶后赎身成了百姓,因为他能读书写字,有办事能力,刺史让他做帐房先生,日子过的还不错。

但他想念老家的老婆和女儿,一直未娶,一个人抚养儿子长大,儿子娶了媳妇,还有一个二十岁的孙子王觉,任平州偏将,生活也挺幸福。

现在老人年纪大了,思念亲人之情愈加强烈,下定决心后,向儿子交代一下,便一个人偷偷出来了,在偷越边境时被这两个官差逮住。

刘可世说道:“夏国人是坏,我爹一直在跟夏国人打仗。”

杨怀德说道:“我们这前一些时候还在招兵去跟夏国打仗,等我习武之后也去参军。”

王世德笑道:“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有志向,来,给你们每人一两银子,感谢你们救我。”

三人摆手不要,王世德说道:“老伯真心感谢你们,你们拿这钱买套衣服,买点吃的,你们父母见了也高兴。”三人这才收下。

烤干衣服,杨怀德帮助老人做了一支拐杖,便送他上路。

杨家两兄弟回到家门口犹豫起来,这钱是给父母,还是自己收着。杨怀德说道:“如果给爹娘,就要讲真话,但他们会责备咱俩到处乱跑。”

杨怀兴说道:“我们自己留着不好,爹娘那么辛苦,还是给他们用。”杨怀德点点头。二人进屋把钱交给杨文山,说了之前发生的事情。

王月娥双手发抖,激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