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八零多张床 > 第133章 开往春天的列车

穿越八零多张床 第133章 开往春天的列车

作者:无色非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7 11:18:33 来源:书海阁

电视画面终于清晰了,新闻联播里正播着这几天的新闻,也预告了今晚的春晚节目。

老妈是提前回来了,跟来的还有老爸和胡军。这两人早在一个礼拜前就来到了京城,这些天就在观海楼帮忙来着。

“哥,彩电买回来啦?”胡军见到柜子上的彩电,就一蹦三尺高,笑嘻嘻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盯着电视看。

“还没看够呀?!”老爸胡茂华放下手里的兜子,把瓜子糖块抓出来往盘子里放。

“那是小姨家的,这是咱家的,能一样么!”胡军还理直气壮的回嘴。

“嘿,这孩子!”老妈拎着一条大带鱼,正要去厨房,听见胡军在瞎咧咧,就要停下脚步呵斥他。老爸却抬头说道:“快点吧,一会儿小莉他们就来了!”

今年的春节在哪过,还真是伤脑筋。原本是各家过各家的,可是龚莉想来六条一起过,李振祥觉得还是在四条各过各的,哪有过年在娘家过的呀?!为这事,两口子还戗戗了几句。

最后还是李爷爷李奶奶开明,就说如果不嫌麻烦,就一起去六条吧。就这样,今年的春节就都来六条过了。

正说着呢,屋外就听见脚步声,小姨一家已经来了。

这边姥姥拉着李奶奶的手往屋里让,李爷爷要去厨房帮忙,被老妈给推了回来,老头也就不去争了,跟着俩老太太进了堂屋,李振祥把孩子递给胡星河和胡军,就跟着去了厨房。

好在厨房不小,四个人刚好转得开,再多就够呛了。

一诺一纯姐俩看到胡星河就争先恐后的要抱抱,胡军就脸一黑,在一边吃醋。

抱着孩子进屋,姥姥就要领着,小姐俩还不太愿意呢。

打打闹闹的时候,老妈和小姨的拿手菜就陆陆续续的出锅了。堂屋里的大八仙桌摆的满满的,什么鸡鸭鱼肉,蔬菜瓜果,按这年头的说法,就是极度的奢侈。

老妈端着菜进来,看见胡军还在啃着泡开的冻梨,就呵斥了一句,“别啃了,晚上有的是时间让你啃!吃饭!”

“嗯!”胡军咽下嘴里的一口梨肉,扔下梨核,就要往桌边坐。

“洗手去!”小姨也端着盘子进来,看见胡军黏糊糊的手,就下了洗手命令。

“哎!”胡军在家里不怕老爸,不怕老妈,就是怵小姨。

胡军这边屁颠屁颠的跑去洗手,那边胡星河就请老三位入席。姥姥、李爷爷李奶奶相互一谦让,就入席了。

胡星河开瓶倒酒,今年他们家喝的酒升级了,是茅台,酒一倒上就满屋子飘香。

这时,院里来人了,正是柳宝泉和柳玉儿,俩人还拎着礼物。原本柳宝泉是不想来的,哪有在别人家过除夕的?可是架不住龚雪和龚莉的极力邀请。

柳玉儿也是积极的怂恿,老柳也就来了,不过空手来是不行的,所以买着礼物来的。

“爷爷奶奶,姥姥,叔叔阿姨,小姨姨父好!”柳玉儿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把她锻炼的也活泼开朗起来,嘴甜的不得了。

“好,好!”老太太早就招呼着玉儿到身边坐了。

“来,老柳,今年辛苦了,坐坐坐!”

全家人都坐好,胡茂华就以主人的身份招呼开席。

“我先说两句,啊!”胡茂华捏着小酒盅,开口说话了。

“八二年哪,是忙碌的一年,也是团结奋斗的一年。”老胡还真拿出了点派头,打着官腔。

“咳咳,说正题。”老妈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啊?啊!正题就是大家团聚在一起,老人健康,孩子快乐成长,呃,吃好喝好!”

“噗!咳咳,咳咳!”

“呵呵!”

“哈哈!”

“嘻嘻!”

一家人被老胡的话都逗乐了,一屋子和气,年味十足。

年夜饭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开始了。胡军是不管这些的,甩开腮帮子使劲造。

胡茂华和李振祥都分别提议喝酒的由头,老柳和李爷爷也是配合着,俩老太太也跟着喝了两杯,都是脸红扑扑的。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这里是中国京城!今天是一九八三年的除夕夜,大年三十,我们代表全体工作人员给全国的电视观众拜年了……”

正当胡星河一家酒意正酣之际,电视机里传出了节目主持人铿锵有力的声音。

“春晚开始了!”胡星河提醒酒桌上的家人,于是大家都放慢了喝酒的速度,开始关注电视里的节目了。

一个个熟悉又恍若隔世的面孔出现在电视画面里,胡星河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味着久违的欢乐。

从今年开始,春晚成为整个春节最重要的一个节目,最后竟然演变成了过年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春节没有看春晚,就好像这个年就没过一样。

胡星河看着电视里的画面,看着眼前围坐在一起的家人,他感觉自己有点恍惚,一会儿现实,一会儿梦幻。

现在的面孔和他记忆深处的印记相互重叠,又再次撕裂开来,让胡星河的心内涌动着无限的感怀和感激。此时,他无比感激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给了自己一次重获新生的机会,让他又有机会重新和自己的亲人相聚,此时他暗自发誓,一定要让亲人和自己在一起,不再分离。

女歌唱家的一首《拜年歌》让现场的喜庆气氛逐渐的高涨起来。接下来的三个相声,把大家逗得笑个不停。

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感受到了黄梅戏唱腔的魅力。

京剧选段《坐寨盗马》、《空城计》、《霸王别姬》让京剧票友李爷爷兴奋非常,跟着直哼哼。

哑剧《吃鸡》让大家耳目一新,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表演形式,只用肢体语言就能把故事讲的这么生动。

《牧羊曲》、《大海啊,故乡》、《太阳岛上》这样优美的歌曲把观众们带进了故事中,小姨还跟着哼哼起来,柳玉儿看着电视里的画面,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

《绒花》、《盼红军》把整个晚会推向了**。随着零点钟声的响起,人们都跟着倒数,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胡军就拉着胡星河一起到院子里放鞭炮,老妈和小姨就去厨房里下饺子了。

今年的饺子包的早,早就冻上了。

胡爸和小姨父散发着烟卷,大家相互拜着年,长辈给小辈发着红包,老柳和柳玉儿也不例外,这一九八三年算是正式的来了。

功夫不大,院子里就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咚……嗒……”“咚……嗒……”

不仅胡星河家燃放起了鞭炮,整个胡同里都响起了鞭炮声,一会儿就变成了整个城区,整个城市!

京城此时此刻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随着电视信号传向四方,全国各地的老百姓们就着零点的钟声,燃放着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和祝福,迎接着一九八三年的到来。

此时,改革开放已经五年了,整个中华大地正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就像开往春天的列车,沿途各色风景,而你我虽然懵懂,可我们都是乘车的人。

很多有心人从春晚里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因为登台演员里有海峡对岸的人,这个信号让有心人知道,改革开放虽然艰难,可是仍然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在前世,胡星河并没有机会看到第一届的春晚,而是后来看的重播节目,那已经是好多年之后的事了。

今天,他亲自观看了这届春晚,感慨良多。

以前看不明白的很多事,如今他却想的明白,看的透彻了。

一盘盘的大馅饺子端上来了,这饺子宴也是能说道说道的。以前在东北老家的时候,春节吃饺子都会在饺子里包上一分钱硬币,谁要是吃到了就是全家最有福气的人。

而今年包的饺子里,包进去的却是五分钱,大家伙都知道饺子里有硬币,所以吃的时候都很小心,防止把牙咯到。

胡军倒好,就好像是饿死鬼投胎似的,刚吃过饭,这会儿吃饺子就狼吞虎咽,跟八辈子没吃过一样。

“哎呀妈呀!”胡军一声惨叫,突然就停止了吃饺子的动作。

“该!咯到牙了吧?!让你慢点慢点你不听,现在好了吧?!”老妈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小儿子,又好气又好笑。

“老儿子有福气,好!牙没事吧?!”老爸倒是看得开。

“好像没事……”胡军含含糊糊的说着,把嘴里的硬币吐了出来。好家伙,这五分硬币竟然被他咬出个印儿,你就说他吃东西有多狠吧。

“没事,没事,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姥姥对小孙子是格外的宠爱,赶紧宽慰。

胡军把硬币吐在桌子上,“姥,我没事,这饺子是您包的吧,就是好吃!”

“呵呵,好吃就多吃点!”姥姥笑眯眯的看着胡军。

“哎。”这小子又放开腮帮子吃了起来。

“我给大家拍张照片吧!”胡星河从自己屋里拿来相机,大家伙都围着桌子正襟危坐,老柳有点不自然,就想起身让位置,被胡茂华一把拉住了,“老柳,咱们一起拍,都不是外人!”

“把妹妹也抱来!”

“对,俩孩子可别忘了,咱们来张全家福吧!”柳宝泉和柳玉儿也挤进了这张照片里。

咔嚓,咔嚓。

胡星河把相机架在桌前,在开拍的前几秒就跑了回来,一张全家福就被定格在了时光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