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八零多张床 > 第140章 巨额投入

穿越八零多张床 第140章 巨额投入

作者:无色非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7 11:18:33 来源:书海阁

经过来回几次的拉锯,中国音乐学院与什刹海观海楼旅社达成了租赁协议,长期租赁前海北沿十八号,租期为二十年,二十年租金分两次支付,先支付十年的租金三十万元。

音乐学院觉得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三十万哪,可不是小数字,就算他们是拨款单位也不敢小瞧这笔钱。

对胡星河来说,三十万看着很多,实际你分到每年也就三万元,这是三千多平米的地方,自己是用来营业的场所,不亏。

只是这里的房子需要修葺,很多拆掉的建筑还要修复,因此还要出一笔修葺的费用。

在十八号居住的教职员工们被学校找去开会,学校的动员会还是有效果的,只要有地方搬他们也是愿意配合的。

也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十八号就被腾空了。

老王师傅如今再次开始给胡星河修葺十八号了,他心里直感叹,胡公子就是不一样,这样的院子都能弄到手。虽然是租过来的,可是院子已经经过房管所的重新登记,它所有权本来就是国家的,属于公房,现如今具体的租赁使用人已经变成了观海楼旅社,虽然支付给了原使用人一笔租金,可这二十年内,使用人就是观海楼了,连音乐学院都干涉不了。

根据会贤堂原来的蓝图,老王师傅进行了预算,这会贤堂要完全按蓝图来,怕是需要几十万的预算。

这笔钱,观海楼给文物局打了报告,希望能得到一定的财政拨款。

文物局现阶段是最没钱的单位,他们觉得观海楼是没事找事!你想恢复建筑你就自己花钱,找我们也没用呀!

于是他们回函,此处文物建筑虽在文保方面受文物局的管理,可是具体的修葺应由产权单位自行维护,但文物局可承诺,由产权单位按蓝图复建的建筑将不属于文物范围,可由产权单位自行处置。

而中国音乐学院和什刹海房管所也作出书面承诺,按蓝图复建的建筑属于观海楼旅社所有,可自行进行处置。

如果房管所或者音乐学院要收回十八号院时,则复建建筑按照收回时的市场价进行回收,并进行了法律公证。

这些手续都是胡星河办理的,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下后手。不然,他又是租赁又是修葺复建的,为了啥呀?

手续完善之后,老王就开始拆建,把后来建的小房小屋都给拆除了,原有的建筑能修复的修复,不能修复的,就拆除重新复建。这些资料都进行了必要的证据保留,也得到了房管所的支持。

当然,这都是侯德海的处置。反正在大体不违反政策的情况下,大开绿灯,给胡星河行了方便之门。

从三月底开始的十八号修葺复建工程,在四月份就进入了**。各种木料砖瓦材料纷纷入场,工人师傅们更是夜以继日的在工地上忙碌。

老王干脆直接住在了十八号,现场指挥施工。

光老木匠师傅他就从全京城抽调来了一百多个,除了在打地基的工人之外,到处都是木工房,锯料的锯料,做梁坨的做梁坨,有做门窗的,有做裙板的,有做花罩的,有做隔扇的。

还有人专门在京城各大旧货市场收购家具,各种桌椅凳,博古架罗汉床,条案书案架子床,衣柜炕柜梳妆柜,赏瓶花瓶和水瓶,碗碟盘子和酒盅,茶壶酒壶和水壶,再有就是各种字画,现代的古代的,唐宋明清两汉的,画鱼的画马的,画山画水画雪的,画人的画鬼的,画天画地画雨的。

这一划拉,又花了小二十万。

胡星河还把方家胡同里的几个箱子打开,把里面能用的东西也都贡献出来了。

老王跟胡星河讲,到今年年底就建个差不多,这都算是快的。

好在李筱桦四月初就回来了一趟,给胡星河带来了一笔钱,不然,星河小哥就要唱空城计了。

吉贺祥贺卡销售火爆,每月的利润很客观,可是这些钱需要周转啊。

批发公司支付的印刷费就把观海楼的流动资金挤干了。好在还有个不入账的旗袍店,这里收入的美元都被胡星河收了,暂时放在空间里,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五六万美元了。

旗袍店兑换的现金已经被胡星河拿来预付了工程款了,至于租金则是观海楼跟胡星河借的。

胡星河假借这些钱是他从朋友处借到的,让观海楼打了借条。毕竟观海楼现在顶着集体企业的帽子,万一有人来查账,也好有个说法。

胡星河在上课之余,主要关心的就是这样几件事了。

第一件事,自然就是会贤堂的复建工程,这里他每天都会来一次,看看工程的进展情况,和老王闲聊一阵。

第二件事就是在观海楼转转,看看旗袍店和批发公司,旅社有老妈盯着,本就不用他操心。

第三件事是隔三差五的去一趟吉贺祥。吉贺祥自从卖上了有自己标志的贺卡后,顾客反而更愿意来店里了,经常在店里逗留,拉帮结伙的来,后来竟然催生出了新的服务,就是帮着顾客邮寄贺卡业务。胡星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让她们大张旗鼓的干起来,还在店里明显的位置放上桌子,上面摆放印有吉贺祥标志的信封,这里还代卖邮票。只要你花钱买了信封和邮票,就直接写上地址,封好口,把邮票贴好,放进店内的邮箱里。

每天下午都会有隆福寺邮电所的职工来取一次邮件。有一次胡星河亲眼看见他们店里的邮件就装了两麻袋,你就说这些年轻人有多狂热吧!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说胡星河的钱袋子快接不上溜了。

为了尽快盘活资产,让自己的现金流动起来,胡星河只能忍痛把方家胡同的三个院子,一百多个房间租赁给了观海楼,作为观海楼方家分店。

在这之前,他先让人把“胡宅”的牌子给摘了,拿去了国子监街九号,他现在外面的“窝点”只有这儿了,还有那些金银细软之类的东西也搬到了国子监。

今年他的生日过的和往年没什么不同,姥姥给自己煮了两个鸡蛋,一碗面,就算是过了生日了。

这年头,对过生日还真不重视,只有一些上岁数的老人会正儿八经的做一桌子菜,亲朋好友吃一顿,再喝点酒。

像胡星河这样的半大不小的孩子,没人重视,毛还没长齐呢,过什么生日?!

四月份的积雪还没有化干净,大街两侧的积雪都堆积着,等着环卫车一车车的拉走。

此时早晚的气温都不高,有时候还会上冻呢。

经过大半个月的忙活,会贤堂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场地变大变平整了。

还保留的建筑都在被加固和重新上漆粉刷,这六十多间的房子已经修葺了大半,部分房间临时腾出来作为工人休息的地方。

复建的地基都已经挖好了,正在填砂石和灰土,打夯的号子声一天到晚都不会停。

已经成批做好的木活都在上漆晾干,有几间房子的大梁已经竖起来了,泥瓦匠正在赶工砌墙。

他们工地使用的石雕石刻这些石件都来自房山,木材有来自东北的,也有南方的。

眼瞅着会贤堂越来越有模样了,胡星河心里欢喜,和老王的话也就越来越多了。

“王师傅,你们应该自己搞个建筑公司啊,这样先不说挣多少钱的事,多有几个这样的工程也舒心哪,在你们那个单位混日子没啥意思!”

“呵呵,东家,这些谁不知道啊?我也想啊!可这一是没钱,二呢,我还真没这个勇气,现在还可以在单位混混,有事就干干,没事就出来挣点外快,这样也挺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