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八零多张床 > 第250章 要捐就捐一个亿

穿越八零多张床 第250章 要捐就捐一个亿

作者:无色非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7 11:18:33 来源:书海阁

胡星河当晚就赶回了工地,他可忙着呢。

此时的京城已经进入了仲夏季节,白天炎热,能让人身上爆皮,晚上闷热,就是坐着乘凉都是一身汗。

工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黑白两班倒。

一期家属楼已经外装完成了八栋,封顶了八栋,还有四栋正在浇筑楼体,按照这样的速度,再有小半个月也就封顶了。

二期这边,地下工程的土方已经完成,地基浇筑正在紧张的进行。这会儿工人们正伴随着抽水机的轰鸣,在一个巨型的大坑里作业。

现场灯火通明。

今晚姥姥说的捐款这事对胡星河的触动很大,怎么说他也是个隐形富豪啊,现在国家穷,还要办亚运会,自己绝不能无动于衷,个人要那么多钱干嘛?!

他琢磨着,是不是让李筱桦出面给组委会捐点款,自己出面?还是算了,咱就隐藏在民间挺好的,露那个脸干嘛?咱也不想捞什么好处。

李筱桦出面好处就多了。

自从年后李筱桦回到了日本,就按照胡星河的安排,陆陆续续的出手地产和股票,大半年下来,他手里的现金就是一笔巨款。

虽然手里还有一些,可数量也不是很多了,只要在八八年全部出手,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如今李筱桦已经去了香江,还开办了一家投资公司,不仅为京大科技外贸公司组织一部分货源,还自己搞点生意。

打定了这个主意,胡星河就给李筱桦去了长途电话,两人把捐款的事一聊,李筱桦当然同意了。

先不说他自己的生意怎么样,就说这几年在日本炒股票和地产就赚的让他迷糊。

当初胡星河陆陆续续的给了他价值五千万美元的日元,现如今他已经套现了十亿美元,这还不算剩下的部分资产呢。

根据当初哥俩的协议,利润对半分,他至少也能分得五亿。

“李哥,这次捐款我打算由你出面,毕竟你现在是华侨嘛,好说话一点。”

“行,没问题,捐多少?”

“我看,咱就捐一个亿,你现在是香**年企业家,有魄力,有实力,这好处就多了。”

“星河啊,一个亿多不多?”

“多吗?”

“我可不是心疼钱,我是怕有人怀疑钱的来路。”

“这是在日本光明正大挣的钱,有什么来路正不正的?你就出面捐。对了,用我的那部分。”

“星河,你看不起人!捐款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咱俩都有份,这样,咱哥俩一人一半,你五千万,我五千万,咋样?”

“呵呵,行啊,只要你不心疼就行。”胡星河跟李筱桦开着玩笑。

“这心疼啥啊,咱也是京城人啊,国家的事就是我的事!”

“说的好,有大局观,有担当!”

“拉倒吧,我就是个老百姓,这是咱有钱了才能说这话,要是搁以前,想捐都没能力。”

“也是。最近你回来一趟吧,京城正在搞建设,正是缺钱的时候。”

“行,我把这边安排一下就回来,到时候,咱哥俩见面再唠。”

两人挂了电话,胡星河刚走出长途电话大楼,呼机就响了,一看号码是公司办公室的电话。回过去才知道,单位明天要参加捐款活动,干部职工都要捐款。

回到工地,把这个消息通知下去,施工单位也要开展捐款活动,一时之间,整个工地又开始为捐款的事忙了一阵。

指挥部里的员工都要回地产公司捐款,然后汇总上交到科技公司。

第二天地产公司办公室里挤满了人,今年他们的人数又增加了一些。

“胡总,这国库券能捐吗?”有一个职工调侃着问道。

要说这七八年来,国家发行了大量的国库券,因为是定期的,还不能流通,也就是不能当钱使,很多人都不愿意买。可是发行单位也有压力,国家建设没有资金,老百姓手里都多少有点余钱,要是能借给国家搞建设这不是挺好吗?

主动买国库券的少,各个单位都有任务,必须要完成,于是各种办法都用上了。

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发工资的时候,根据工资的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直接发放部分国库券。这样几年下来,谁家都攒着不少,这回要捐款了,就有人提出来捐点国库券行不行的问题。

这肯定不行啊。

“同志们,工资高的就多捐点,工资少的就少捐点,不强求,全凭心意。”

“那行吧,大家伙随意啊!”

于是你一块他两块的往上凑,财务室的记账。胡星河一看,全公司拢共才捐了不到一百块,这也太少了,还得再动员一下。

“同志们啊,咱们地产公司的工资可不低了,你们也真好意思,太少了,这样,普通员工五块,中层干部十块,我这样的干部二十,只能多不能少!”

说着话就拿出了二十块,交给了财务。

有他打样,大家伙也不好说什么,捐款这事虽说是量力而行,可也不能太不像话,否则让人笑话,自己这组织能力也会让人诟病。这样一搞,地产公司算是捐出了二百块,也算不少了。

三天之后,李筱桦坐飞机回来了。

胡星河给他接风,两人详细谈了捐款的事。

李筱桦也很长时间没见着父母了,饭后就回了东华门。

胡星河则继续回肖家河工地。

结果李筱桦回来的一个礼拜,就谈妥了捐款的事。

组委会当然是非常高兴。现在无论是亚运会的场馆建设,还是亚运村的建设都缺钱。老百姓组织的捐款也不多,说杯水车薪也差不多。现在突然出现一个华侨,要捐款一亿元,这是不是真的?

当李筱桦拿出国际承兑汇票的时候,组委会乐了。

相关的部委领导都非常高兴,也都接见了这位华侨。

按照组委会原来的安排,所有捐款仪式要在九零年统一举行,谁能想到李筱桦现在就给钱,组委会是相当的高兴。

为了发挥出本次捐款的表率作用,八月十五号这天,组委会在大会堂举行了一个简单而又隆重的捐款仪式。

现场的国内外主流媒体云集,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要捐这么大一笔捐款,尤其是华侨捐款,这一事件成为了新闻热点,广播电视报纸长篇累牍的报道。

一夜之间,李筱桦豪掷一亿的壮举,让他成为了新闻人物,也成为京城的名人。

当电视新闻里播出“香**年实业家李筱桦为亚运会捐款一亿元”消息的时候,李筱桦的父母仍住在京城东华门一条胡同的简陋平房里,看着电视上的儿子,老人激动的热泪盈眶。

组委会领导激动的握着他的手说:“李筱桦先生,您是爱国的。”

李筱桦说:“无论到哪儿,咱都是京城人!”

胡星河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李筱桦在这种场合侃侃而谈,一派爱国华侨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

从此之后,李筱桦就会成为京城的座上宾,希望他以后的生意能更顺利一些,自己也能跟着赚点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