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1938章

1627崛起南海 第1938章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7 11:28:13 来源:书海阁

虽然薛正和他所带的这帮人都悍不畏死,但也知道此事需以大局为重,并不是说把自己性命交代在这里就算完成任务。在达成行动目的之前,他们都得先小心翼翼地隐藏好自己的身份,以免打草惊蛇让整个行动计划落空。

突然出现的一队骑兵让薛正立刻意识到事不可为,无奈之下只能临时终止了行动,先退到一边观察动静。但很快他也注意到了附近街面上开始有一些人三五成群地集中,这地方是繁忙的生产场所,不可能会有这么多的闲人,极有可能是同伙先前所发现的便衣了。

薛正觉得这些人此时朝这处工坊附近集结,或许与先前到来的那辆马车有直接的关系,马车里可能是某位海汉高官,所以才会临时又加强了安保措施。但他们先前抛下的两辆装满焦炭的板车就在附近,估计很快就会被这些耳目发现,若是不赶紧离开此处,只怕很快就会遭受盘查。

薛正迅速重新权衡了利弊,认为继续留下也基本不可能会有得手的可能,反而有暴露行迹的风险,为今之计还是先撤离这里,保存力量再作打算。

薛正当下便向手下发布指令,尽快分散撤离此地,到港口重新会合。因为他知道当下没法再处理那三大车焦炭,而这些物资被遗留在工业区的路边,极有可能会引来后续的追查,他们这群人要是继续留在附近,很容易就会被列为可疑对象。

事实上海汉安保力量的反应速度比薛正估计的还要更快一些,已经有人发现了分别停放在两处地方的焦炭车,而负责运输的搬运工却全然不知去向。好在这车上运的货物一看便知来处,而且每辆板车上还有唯一的车身号,要确定其所属的工头和出发时间都不难。

不过负责操作这种板车的搬运工几乎都是尚未入籍的新移民,一般承揽这种粗活时也不会进行身份登记,都是办完事之后凭借号牌计算酬劳,所以很难具体确定到是谁将车扔在此地就跑了。

要把这中间的关系查个清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当相关部门想在附近查找这些不负责的搬运工下落时,薛正等人利用这个时间差已经迅速离场,混在一队返空板车的车队里撤出了工业区。

而同一时间在戊三工坊内,李溰浑然不知外面已经进行过了一轮以他为目标的暗中交锋,他此时的注意力都在刚刚到来的这位大人物身上——白克思,执委会高官之一,海汉工业部的主管官员,同时也掌管着兵器的研发制造,被外界认为是海汉诸多先进武器的缔造者。

对于朝鲜而言,白克思其实还有另外一段与他们有关的经历,那就是在1636年曾经造访辽东,并亲自组织参与了海汉、大明和朝鲜的三国会谈,为三方缔结新外交关系铺平了道路。海汉后来与朝鲜顺利缔结盟约,白克思当然功不可没。

李溰抵达三亚当天曾与这位海汉高官短暂见过一面,然后白克思便出差去了儋州处理公务。今天是从儋州返回三亚途中顺便造访昌化,来视察一下本地的几个新生产单位运转情况,不过这是一个临时起意的行程,在此之前并未通知乔志亚。他下船之后得知乔志亚正陪同朝鲜世子在工业区这边参观,便也过来凑这个热闹,而护送他的这队骑兵有一半是本地编制,另一半则是白克思的专属护卫。

白克思当然也完全没料想到自己临时起意的行动,无意间便挫败了一起针对朝鲜世子的刺杀计划,他赶过来与朝鲜世子会面的目的,只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让李溰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两国在工业项目上合作的长远意义。简单的说,就是给李溰画饼,让他能认识到与海汉长期进行产业合作的诸多好处。

“世子,要建设类似昌化这样的工业区的确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资源和时间,但请相信我,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贵国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发展工业,用一两代人的时间,就能成为区域强国。到时候不管是清国还是日本,甚至大明也一样,都将会给予贵国足够的尊重!不是因为贵国是我国的盟友,而是贵国的国力已经当得起强国二字!”

白克思的话颇具煽动力,让本来就被昌化这生产规模庞大的金属冶炼加工产业震撼到的李溰更加深了对所谓“海汉式工业化”的向往。当然他现在对海汉高官鼓吹的这种发展模式也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至于如何通过工业来实现国家的强盛,他暂时也只能联想到军事领域的应用,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生出“我上我也行”这样的想法,毕竟海汉国已经做出了榜样,完全可以对其进行效仿,安南、福建这些海汉的铁杆盟友,不都是在做着这样的事吗?

至于白克思所提到用一两代人的时间来实现朝鲜的强国梦,李溰对此的理解更加简单直白——父王李倧算一代,自己继位之后算一代,这么一算就很有希望在自己的执政期内实现这个目标。

当然了,李溰也知道父王李倧此时正值壮年,春秋鼎盛,一时半会不可能退位。这继承大统的事,大概还得等上若干年才能实现。而李倧执政相对较为保守,未必有决心长期在工业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所以这方面大概还得他想想办法,设法说服父王改变观念才行。其实白克思所表达的态度,与乔志亚大同小异,不过白克思身为执委会的高官,职位和权限都要高于乔志亚,所说的话自然也会被视为代表了执委会的态度。

对李溰来说,此次造访海汉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开拓眼界,学习海汉的那些先进领域的学识,二是促进两国间的外交关系,争取能在军事之外的其他领域也得到海汉的充分支持。这第二个目的,自然也就包括了类似盐场、造船厂、矿藏开采、金属冶炼等等工业领域的大型项目。

虽然在李溰从朝鲜出发之前,两国已经就这些项目的合作开发达成了协议,甚至连建设用地都圈好了,就等资金到位之后开工建设,但朝鲜当然也想了解海汉自身经营这些产业的现状和水平,所以李溰在抵达三亚之后才会主动申请了这样一次实地考察行程。虽然昌化只是此次考察的第二站,但李溰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已经基本可以确认,海汉在这些产业项目上的经营水平远远超出了预计,比起朝鲜当下的经营状况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尽可能地争取到海汉提供的技术支持,让本国经营这些产业的水平向海汉靠拢,就是李溰现在要争取的目标了。而白克思身为海汉国的工业主管官员,他所作出的表态对朝鲜而言就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了。

李溰聚精会神地将白克思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收入耳中,记在心里,特别是“强国”二字,对他更是大为刺激。朝鲜已经被外敌欺辱了数十年,几代统治者无时不刻都在想着要让国家变得强大,要让入侵朝鲜的敌人折戟沉沙,但直到当下,似乎才真正看到了将愿望变为现实的这种可能。

而此时在工坊外值守的骑兵也注意到先前那几名难缠的搬运工不知什么时候没了踪影,竟然丢下这车焦炭就跑了。不过他们并非专业的安保人员,也没有第一时间意识到这其中潜在的危机,直到附近已经发现另外两车无主焦炭的消息汇总到这里,才终于有熟悉工业区内情的人觉察到不对劲——这些焦炭要在工坊卸货之后才能领到回执号牌,没有回执号牌这些搬运工一分钱的报酬都拿不到,这三车焦炭靠人力送过来起码有十几号人,这么多人都放弃了工钱肯定说不过去了。

这十几个搬运工人在哪里,为什么撂下货物就直接走了?一种合理的推测便是他们有比工钱更重要的事要去做,但对于这些连海汉国籍都还没申请到的底层搬运工来说,还有什么是比维持生计的工钱更重要的呢?

除非……他们根本就不是需要出卖劳力为生的搬运工。

想通了这其中关键之处,负责指挥外围安保的军官立刻下令戒严整个戊字区,从驻军营地调集增援,并要求附近的警察配合,立刻派人对周边工坊进行清理。

其实这一系列的命令下达的时候,薛正一伙甚至都还没离开工业区,但指挥安保工作的军官只想着这些消失的搬运工可能藏在附近某处图谋不轨,百密一疏没有下令立刻封锁出入工业区的通道,还是给薛正一伙留下了逃离这里的通道。

很快在工坊内的张千智和盖良才也都收到了消息,盖良才匆匆离开,到室外召集了自己的手下,指挥他们布防。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是一起针对工坊内重要人物的阴谋,但有备无患,先部署好防御手段总是不会错的。

乔志亚也在同时接到了手下的报告,他的经验显然要比在外边指挥布防的军官更为丰富,立刻便下令将封锁范围扩大,对进出工业区的几处出入通道都要加大盘查力度。

“外边有事发生?”白克思看到不断有士兵进进出出地汇报、请示,当下也猜到了几分。

“还不确定,不过应该没有大碍,大概是有些臭鱼烂虾憋不住想蹦跶几下吧……我的人已经在处理了。”乔志亚不动声色地回应道,看起来倒是十分从容。

李溰倒也机灵,一听便知外面肯定是有状况发生了,不过他根本没往自己身上联想,毕竟海汉人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在本地宣传自己的到来,不管是去石碌还是当下在昌化工业区,都没有再组织那种略显浮夸的欢迎仪式。知道自己行踪的,大概就只有随行的这些海汉官员和本地的接待组织者了。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李溰并不认为会有人把自己当做目标,朝鲜在南海并无敌对国,真正的对手都在遥远的北方,而清国显然不可能派人万里迢迢到海南岛来对付自己。至于说通过袭击他来破坏海汉与朝鲜外交关系的这种目的,他倒是压根没有考虑到这么偏门的方向上去。

事实上不光是李溰想不到这个方向,在场的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没有想过这种怪现象是冲着朝鲜人来的。就连指挥手下在工坊布置近防的盖良才,也没觉得外面的状况跟李溰有关,这个时候工坊里可是有白克思和乔志亚两位高官在场,任中其一都比朝鲜世子重要多了。

大约十多分钟之后,又有一个步兵排的驻军赶到了戊三工坊外,架起铁网路障将附近几条街的交通进行了临时封锁。而本地的警察已经开始在临近的工坊展开搜查工作,一处一处地清点工坊里的人员,确认是否有闲人混入。在封锁区域内所有的拉货搬运工全部被集中起来,核对身份以及对应的货运板车,即便毫无嫌疑者也被暂时扣下,等待进一步的身份查验。

这突然间就下落不明的十几人一直找不到,搜索的范围也在以戊三工坊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展。而此时焦炭厂这边负责发货的工头已经被控制住,有专人对他进行提审。

这工头做梦也想不到会有祸从天降,但他其实也不是太明白为何有十几个搬运工不见了,会突然来了一队军人把自己抓起来审问。

“军爷,每天都有来这里做零工的新面孔,我哪记得住那么多人……今天上午从这里运出去的焦炭就有七十多车,除去骡马拉的车,起码也还有四五十车是那些搬运工拉的,那可有一两百号人啊!”工头哭丧着脸替自己拼命开解。

“你这里发出去的货有记录吧?赶紧翻一翻,对照一下车身编号!”负责审讯的军人将一张纸扔在工头面前,上面正是那三辆板车的车身编号:“你最好能想起来点什么,不然你的麻烦还在后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