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3731章

1627崛起南海 第3731章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20:33:53 来源:书海阁

第3731章

1659年五月,杭州湾。

在经过了跨越多个州府的紧张调度之后,由石迪文、高欢、田叶友三人所率领的出访舰队,终于是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启程出发了。

名义上说是出访,其实这支舰队的主要使命,就是进入印度洋海域,向顶在最前线的特战师提供其所需的各种支持。同时也以此行动来宣示海汉在印度洋地区的存在并非特战师的单打独斗,而是执委会明确支持的国家策略。

市面上有消息称,待这支出访舰队到达印度洋之后,就会正式宣布成立以特战师现有辖区为基本盘的新一个海外大区。

虽说特战师现有的辖区仅仅只是几个岛屿和建设中的港口,实控土地面积可能也就只有国内一个州府大小,但其所涉的地域之广,已跨越亚非两大洲,甚至胜过了北美、星岛、吕宋这几个海外大区。

更何况特战师辖区内不仅有未来开发前景良好的石油矿藏,而且处处都是位于海上航道要冲。控制了这些地区,也就等于是控制了今后连通东西方世界的海上命脉。

在各个海外大区中,其战略价值大概只有星岛所在的位置能与之媲美了。

基于这样的现实,执委会要利用特战师的辖区成立一个新的海外大区,倒也是说得过去。

当然也有人认为,吕宋、星岛两个大区同时在进行开发建设的南方新大陆,地域辽阔且资源丰富,同时当地也没有其他势力与海汉竞争,似乎更符合成立新大区的标准。

但从执委会的态度来看,对特战师辖区的重视程度,明显是大大超过了南方新大陆。毕竟那块位于极南之地的大陆,迄今为止都还尚未得到执委会的正式命名,就更别说提升当地的行政地位了,进度多半是要落在了特战师辖区的后边。

不管传说中的“印度洋大区”是否能够很快得到正式的命名,但执委会对其重视的程度,已经可以通过这次出访舰队的规模窥得一二。

很多嗅觉敏锐的人也意识到,在接下来的数年中,特战师的辖区将会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而这其中所蕴含的机会,将远不止那些声嘶力竭鼓吹移民海外的掮客们所列举的几条。

所以即便是对移民海外兴趣不大的江浙地区,也仍有为数不少的民间团体自行组织了考察团队,要随同官方舰队一起出发,前往当地寻找商业机会。

譬如扬州盐商商会的三条船,提前了半个月就齐装满员赶到舟山港候着了。

用会长戴英达的话来说,盐商商会的生意不必拘泥于盐业,更不必受限于东海大区,只要遵纪守法,凡海汉所辖之地皆可去得。

扬州盐商尚有如此觉悟,京畿地区的各地商会当然也不会落于人后。杭州商会、湖州商会、嘉兴商会、宁波商会、绍兴商会,也都组织了类似的考察团队,加入此次的出访行动。

当然其中有些人也不尽然是为了去寻找商业机会,但别的同行都在积极参与,自己若是对此无动于衷,那未免就太过特立独行了。

还有一些是眼光长远的聪明人,已经提前料想到了新大区成立之后的一些状况——届时在新大区之下会组建诸多衙门,分工管理各项事务,这大大小小的职位,也需要有人去一一填上的。

如果本身有一些背景,并且又能提前对此有所准备,就有不小的概率能在新大区的官府中谋到一个职位。

而类似商会这样的民间组织,在台州、温州等地亦有向官府报备,打算等舰队南下时中途加入。

出访舰队南下时还将停靠珠江口的香港,海南岛三亚等几处港口装运物资,想必届时也还会有新的参与者加入进来。甚至在途经安南等国时,还将会有该国组织的小型舰队加入。

石迪文在制定这次出访计划时,最初将舰队规模定位在三四十条船上下,但随着各种民间团体乃至藩属国的积极参与,舰队规模也迅速膨胀起来。

待舰队在杭州湾完成集结,与舟山、宁波两地等候的民船会合之后,这舰队中的船只数目竟然已经比计划多出了一倍有余。

石迪文也不得不临时调整了原本的航行计划,并从驻扎舟山港的东海舰队中再次抽调了数艘战船加入,以确保从旗舰上发出的各项指令能够覆盖到包括众多民船在内的整个舰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舰队的旗舰是选用了东海大区自研建造的光荣级首舰舟山号,这也是舟山号服役以来,首次执行这种超长航程的任务。

舟山号的吨位远超目前担任各舰队主力的威严级战舰,从1800吨级跃升至4000吨级,动力、火力和防护也随之大为提升,在当前这个时代,称其为世界最强战舰也不为过。

不过也正是因其体积庞大,且采用了诸多新技术,使得建造成本居高不下,建造工期也还远远没达到量产的要求。如今光荣级的二号舰虽然已经建造得七七八八了,但离正式服役仍需至少一年左右的舾装时间。

此番动用舟山号作为这次行动的旗舰,石迪文也是打算借此展示实力,好让有意向订购光荣级战舰的各地官府能够痛快地掏出订金。

只要接到的订单数目多起来,平摊到每艘光荣级战舰上的研制成本就会大幅度下降,这也有利于让舟山船厂继续扩大产能规模,缩短建造工期,从军方接到更多的订单。

石迪文不指望光荣级战舰能为东海大区带来多少经济上的收益,他所看重的是这一新型战舰将为自己在军中争取到更大的影响力,以及后续为东海大区的造船业带来的技术提升。

当四千吨级的造船技术通过光荣级战舰的建造而逐渐趋于成熟,就可部分下放至民船的制造领域,进而大幅提升货船的载重能力。而运力的提升,就将意味着海运成本的降低,由此所将带来的深远影响,可能还要远在光荣级战舰之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