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3737章

1627崛起南海 第3737章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20:33:53 来源:书海阁

第3737章

石迪文思索处理方式之际,何夕又缓缓说道:“这个国家虽是由我们建立,但也未必能完全按照我们的设想去运转。组成这台国家机器的不是冰冷的零件,而是一个个有自主意识的人,总会有一些部分在运转中出现偏差。”

“真正能做到对执委会百分百忠诚,不打折扣执行每一项命令的人,应该说只占到极少数。但我们也没法把剩下的人全部剔除掉,因为国家机器的运转,仍然有赖于他们充当零件和燃料。”

石迪文道:“你的意思是,让我不要治这些人的罪,而是设法让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我没那么多的时间,去一一说服这些人。”

何夕却突然转移了话题道:“你常年在江浙待着,这边不少老朋友都是多年未见了吧?这次难得有机会回来一趟,今天就由我来做东,请一些老朋友过来聚聚怎么样?”

石迪文刚想婉拒,但立刻想到何夕可不是什么喜欢社交的人,他这个提议必然是带有某种目的,很可能就与自己的来意有关。于是他当即便改了主意,欣然同意了何夕的邀请。

何夕所邀请的这些人倒也住得不远,居然都是在这亚龙湾养老的退休穿越众,在不久之后就陆续来到了何夕的住所。

虽然石迪文与这些来客多年未见,关系说不上有多熟悉,但见着人倒也还能叫得出名字。

蔡弘展,穿越前曾是白克思的员工,后来因为主业是木匠就被分配到了建设部,曾经也是建设部的主管官员之一,何时退休不详。

马玉,医疗卫生部门的老大姐,早年间跟着马力科、何夕等人一起去的驻广办。这位已经年近七旬,退休应该有好些年了。

陈天齐,也曾是驻广办的一员,负责信息情报的整理,不过后来这个职能被安全部取代,他又调去了文教部门任职,但具体主管哪些事务,石迪文就不太了解了。

游益汉,曾是海运部门主管货运及港口建设的官员,一直在广东任职,珠江流域的主要港口都是他的辖区。石迪文在舟山主政一方的时候,倒是因为工作原因跟他打过不少交道,算是这群人当中最熟悉的对象了。

石迪文当然也看出来了,这几位所从事的行业,正是此番自己要调查的对象。但据何夕所说,他们都已从各自的部门退休下来了,难道还有那么大的能量,可以对执委会的指令产生影响?

果不其然,简单寒暄几句之后,何夕招呼众人入席,随即便向他介绍了这几位经营的私人项目。

蔡弘展的产业铺得很广,有林场、木工作坊、建筑设计院,以及好几支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三亚造船厂所用的木材,据说就有相当部分是由蔡弘展在供货。

所承接的工程,主要是以海南岛本地的官方项目为主。这倒是不出石迪文所料,毕竟蔡弘展曾是建设部的高官,就算现在退休了,在职的徒子徒孙也肯定不少,要接点官方的工程项目做做应当不难。

马玉名下有回春堂、杏林堂两间连锁药铺,遍布两广各地,光是铺子里的坐堂医师就有上百人之多。何夕的腿病,据说马玉也在医治过程中帮了不少忙,只是到目前仍效果欠佳,没有明显的改善。

陈天齐经营着一间私人书院,如今已在海南和广东开了五六处分院,而且很快也要在江浙一带开设分院了。

通常来说,私人书院一般都是从事职业培训,以此来保障毕业学生的就业率,陈天齐的书院也不例外。

不过他的书院有一点特殊,所培训的方向是师范生,也就是未来的教书先生。

而游益汉也是继续从事着他最熟悉的工作,开了一间货运行。不过他这货运行的规模颇大,不但在两广、海南岛、安南各大港口有派驻机构,而且下辖有多间车马行和船行,想来应该也是借助了他以前在海运部门任职时的资源。

至于石迪文的情况,倒是无需何夕再多作介绍了。他如今不仅是东海大区的执政官,而且已经成功进入执委会,是执掌国家权柄的九人之一。

就算同桌这些人都是曾经的伙伴,现在也有了高下之分,而石迪文无疑就是仕途上最为成功的一个。

不过石迪文若是要在这些人面前摆出高官的架子,那大概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毕竟执委会的人选目前仍是由穿越众投票选出,从某种角度来说,石迪文还真不能得罪了这些已经退休的伙伴。

“今天拜托老何把各位请过来,一是想找各位叙叙旧,二来我也有事想请各位帮忙。”

石迪文此时已经拿好主意,不管在场这几人是否曾对执委会的安排施加过阻力,他都决定暂时不加以追究,而是先放低姿态请求他们协助。

仅从何夕介绍的情况来看,这些人手中掌握的资源,的确正是处于前期建设的新殖民地最为需要的。如果他们愿意为国出力,那也没必要深究其过往的态度。

毕竟何夕先前所说也有些道理,这里的每个人并非冰冷的零件,有自己的私欲和想法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

但问题在于何夕能请来这几人,那是何夕的脸面起了作用,但这份人情也只能到此为止。

而石迪文平日与他们交往极少,甚至过往数年都未曾打过交道,以叙旧为由都显得十分勉强,这疏远的人际关系也不是凭三两句话就能拉拢的。

当然了,活到他们这把岁数,又都有做官经商的经历,谁还不是个老狐狸,石迪文所说的哪些是托辞,哪些是真正的目的,他们听了自然心里有数。

与石迪文稍有交情的游益汉最先发声:“老石,在座的都是一起来这里打拼的元老,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这话听起来似乎很爽快,但石迪文却明白对方其实是在提醒自己,大家的出身都是一样的,可别指望能拿官场上的职位来压他们一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