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狐道之穿越笔记 > 第26章 好大真金好多书

狐道之穿越笔记 第26章 好大真金好多书

作者:虫天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0:28:26 来源:书海阁

将近下午时分,车马迤逦走出群山,来到一条大河边。

王鹤鸣招呼两人下了车,一起来到河堤上,只见烟波浩渺,横无际涯,两岸之间不辨牛马。

陈子灿讶声道:“好一条大河,这是黄河?”

后面童和尚笑着说:“小神仙说笑了,这哪里是黄河!”

“这是大沙河,黄河可没有那么清。”

“现在正值春汛,河水是大了些,但这条河,平日也总有一里多宽呢!”

陈子灿可不知道,后世的大沙河变成了一条小河沟,几乎干涸。

只留下一条一千两百米长的沙河特大桥,见证着这条河当初的波澜壮阔,和历史的沧海桑田。

“多谢童大哥指教。”

陈子灿连忙和童和尚见礼。

童和尚受宠若惊,赶紧还礼。

“哎呦使不得,小神仙不要多礼,老童生受不起!”

“周颠仙,可是白莲教三百年前的老前辈,跟咱们,最少差着十几辈呢!”

“你是他的弟子……”

陈子灿脸都臊红了,急忙拉住童和尚。

“童大哥,这是说的什么话!”

“您胸怀宽广,武艺高强,我是真心叫你一声大哥,提周——”

旁边王鹤鸣拍拍他的肩膀,接过话头:“童三哥,江湖儿女,讲究的是杯酒相交许生死,婆婆妈妈的,有什么意思!”

“周前辈,做他的前辈高人,陈兄弟,做他的自家兄弟,两不相干。”

“以后,你也别再叫他“小神仙”,叫陈兄弟就是。”

陈子灿本想说明,自己和周颠仙并无瓜葛,王鹤鸣又扯扯他袖子。

于是改口道:“王大哥说的对,小弟以后,就称呼你童大哥了!”

童和尚又是惶恐,又是高兴,连连答应。

陈子灿见他双眼已经好多了,只是略微有点红肿,这才放下心来。

而田不耕,自觉满脸的草药没脸见人,也不下车。

陈子灿过去跟他打个招呼,他依旧讪讪地应付了几句,显然是心里还有些芥蒂。

那边王鹤鸣分派人手,沿大沙河上下游寻找渡船。

其他人卸下马匹,松了肚带,让马儿歇歇脚,用精料喂上。

剩下的,有的砍柴担水,有的支锅烧饭,几十个人各司其职,一会儿功夫就都措置妥当。

陈子灿看的心下赞叹不已。

八百里洞庭,还是太小了!

这位王鹤鸣王大哥,是个一遇风云便化龙的人物。

只不过,那位吴寨主于他有救命之恩,他终究还是要被困在这滩浅水里,真是可惜!

看看众人散开,王鹤鸣才过来,微笑道:“陈兄弟休息的还好?”

“咱们今日能过河,就过河宿营,过不了河,就留在这里歇一宿。”

“反正,明天必定能到石门镇。”

陈子灿点点头。

他并不知道,这石门镇,就是后来的冀北省会。

“我已经约了太行十八寨、夔东十三家,还有山东的各路义军豪杰,共聚于石门镇。”

“商讨如何配合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三位将军,这次出兵北伐。”

“陈兄弟如果无事,不妨随着为兄凑个热闹,也跟天下群雄结个善缘。”

“然后,我再送陈兄弟到怀庆府。”

陈子灿略一思索,这次自己来到《大铁椎传》这个场景,为的是接近这位奇人,学到他的一身本领。

而探访那位便宜大哥,不过,就是个幌子而已。

闲来无事,跟着王鹤鸣,见识一下当代这些绿林豪杰,也是不错。

于是点头答应。

大家就在河边用过了饭,两个黑衣人从上游撑了条平底河船过来。

船不大,两三丈长,勉强放得下一辆马车,或者两三匹马,七八个人。

王鹤鸣招呼众人收拾停当,开始分批渡河。

来回几趟,河边,就剩下王鹤鸣和两个僮儿,陈子灿、扣儿、童和尚等几个人。

这时,两个秀才打扮的骑着驴,沿河过来。

老远就喊:“喂,前面的,这里有渡船吗?”

王鹤鸣点点头,侍剑高声道:“有船,我们也是等着过河的。”

那两人闻言大喜,打着驴儿赶过来,都是白面团团的读书人模样。

喘着气下了驴,打量了一下河边众人,见童和尚面相凶恶,吃了一惊。

但又看到王鹤鸣风姿潇洒,气宇不凡,陈子灿也是富家子弟的打扮,也就放下了心。

那个矮的,身高不满五尺,体重倒有两百斤,胖的都没了脖子。

他挺胸叠肚地过来,跟王鹤鸣见了礼,问道:“这位兄台,想必也是春帷归乡吧?”

“唉,这科,可比前两科难的多了!咱们这是错过了好时候啊……”

王鹤鸣点点头,微笑不语。

那个高书生把行礼安顿好,这时走过来,也是个大胖子。

闻言,远远的就接过话头:“可不是嘛!”

“据说,天朝前两次开科取士,很多士子崖岸自高,不肯出山应试,以至于考场里稀稀落落没有几个人。”“最后,朝廷无奈,不管贤与不肖,一概录取登科,授予官职。”

“那,可真是走了天大的运气!

“咱们这次上京,赴考的举子多如过江之鲫,成群结队,连客房都找不到一间。”

“听说,那些略识之无的前朝胥吏,久试不第的老生员,甚至早被黜落的读书人,也都去贿赂地方,弄到一张荐书,想到科场上来碰碰运气!”

“他们倒是凑了个好热闹,却苦了咱们这些正经读书人……”

“可不是嘛!”

矮书生提起来就满腹牢骚。

“那些个滥竽充数的家伙,看见圣主急于求才,都来混水摸鱼。”

“唉,泥沙俱下,可不生生埋没了咱们这些真金!”

陈子灿高声应道:“呵呵,果然好大两坨真金!”

众人不禁莞尔。

两人听他语含讥讽,心下不忿,但又见他衣饰华贵,也不敢得罪,只好当做没听见。

高书生回头冷笑道:“高兄,你不也在终南山中做隐士吗?”

“我可是听说,你跟士奇、士信二兄指天盟誓,要做那大明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怎么也来巴巴地凑这热闹?”

矮书生面皮涨的通红,亢声说道:“什么大明?那是前明!”

“士奇兄上一科就出山应试,现在已经做到运城知县,足见我大清崇尚圣道。”

“再说了,圣人有言:“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我高某只因前朝无道,这才隐居终南。”

“如今,我大清主圣臣贤,百废待举。”

“我辈若不出来报效国家,岂不是白白读了这一肚子圣贤书?

陈子灿点头附和:“可不是,两位好大一肚子圣贤书!”

连扣儿都忍不住,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