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狐道之穿越笔记 > 第37章 散财童子

狐道之穿越笔记 第37章 散财童子

作者:虫天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0:28:26 来源:书海阁

屋内又是一片沉默。

仿佛手中那两张薄薄的信笺,永远都看不完。

每个人都低着头研究纸上的纹路,等着别人开口。

王鹤鸣和陈子灿对视一眼,眼里都有些无奈。

这些山大王们,看起来,一个个都是糙汉子。

但打起自家小算盘来,却一个,比一个精明。

突然,门被推开,两个头扎白巾的大汉推门而入。

王鹤鸣一愣,面露惊喜,站起来施礼:“张三哥、毛二哥。”

“临来时,听说二位正厉兵秣马,准备进攻盐县,不想,竟也放下军务赶来石门!”

这两人都是衣着简朴,手脚粗大,脸上皱纹深刻。

看起来好像有四五十岁,但精壮的体魄,却似乎只有三十来岁。

二人正要与王鹤鸣见礼,又有两人推门而入。

却是昨天那两个玉山白头军的秀才,也同样头裹白巾,却是穿着秀才青衫。

王鹤鸣和陈子灿都是微微一怔。

那张三哥和毛二哥面露不快,没说什么,向屋内众人团团一揖,找个地方坐下。

两个秀才进来,倒没有像昨日那般目中无人。

对王鹤鸣施了一礼,又特地与刘体纯见过礼,这才坐下。

不知道有意无意,却与张三、毛二离得远远的。

看看他们同样的白巾,不同的做派,陈子灿暗暗好奇。

王鹤鸣似乎看了出来,低声对他说:“张三哥和毛二哥,是太湖水寨白头军的首领。”

“周钦贵、任仲华二位兄弟,是玉山白头军的首领。”

“为着头上的白巾,和白头军的名号,两家一直闹的不太愉快……”

陈子灿点点头,心下觉得好笑。

都多大的人了,一条白布有什么好争,换条红布又有何妨!

耳边,忽然传来王俏荣清脆的声音。

“那两个秀才的白巾,是为了悼念开远伯吴凯。”

“这两个太湖渔夫的白巾,是为崇祯皇帝志哀,但都称白头军。”

“哼,你笑什么?”

“两家铺子,都叫王麻子烧饼,难道不要打起来?何况刀头舔血的汉子……”

陈子灿偏头,瞟了一眼身边的荣大姑娘。

却见她嘴唇不动,声音却传到了自己耳中,别人却都恍如未闻。

他心中一动,这是什么?

腹语术?

不是,传音入密?嗯,好像还要更高大上点……

“转过去!”王俏荣嗔道。

陈子灿悄悄用大拇指,指了指两个秀才,用口型问:“这两个,也算刀口舔血的好汉?”

“切,你可不要小看了这些个读书人。”

“秀才怎么了,鹤鸣,不也是秀才?”

“脱下长衫,这些人,也是敢在战场上搏命的。”

“他们的首领尹灿,是个明朝举人。”

“除了有些迂腐,但刚烈忠义,军纪严明,每战争先,绝对,也算得上一条响当当的好汉!……”

陈子灿点点头,心下肃然起敬。

对他们的成见,也不觉减轻了许多。

“这两家,之所以互相看不顺眼,倒不全为了那条白巾。”

“而是两家行事风格,各不相同。”

“玉山白头军,依靠当地心怀忠义的地主缙绅,自命为南明官军。”

“而太湖白头军,却都是泥腿子出身,靠着打劫富商土豪补充军饷。”

“你想想,双方都吃不到一个盆子里,怎能互相看的顺眼?”

陈子灿这才彻底明白了。

扫了一眼屋内众人,暗暗叹了口气。

那边,王鹤鸣等大家坐定,又拿出两封信,送到两伙白头军首领手上。

谈判中这种情景,往往先开口的一方,会比较被动。

陈子灿看着众人,都是一副老僧入定般的模样,轻咳一声。

“前日在大沙河渡口,众人一同雇船渡河。”

“结果,船到中流,却开始漏水……”

见大家都抬头望着他,陈子灿微微一笑。

“船家连忙叫客人脱下鞋子,一齐往外舀水,众人忙的满头大汗,不亦乐乎……“

“有一位老先生,他却在船尾翘腿而坐,无动于衷。”

“有人说,船都要沉了,你怎么还能如此淡定?”

“老先生摆摆手说,沉就沉吧。”

“莫去管他,反正,这船又不是咱们的……”

屋内众人面面相觑,都有些尴尬。

周钦贵霍然起身,朗声道:“这位小兄弟说的不错!这船,虽是朱家的,我等却同在船上。”

“周某既然到此,岂是为了看个热闹?”

“王军师,请覆上朝廷,如大军北上,但有所命,白头军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陈子灿见他大义凛然,不由对这些秀才又高看了几分。

王鹤鸣欣然一笑,站起身对周钦贵深深一揖。

“玉山白头军忠义无双,果然名不虚传!”

这句话隐含激将。

太湖白头军首领张三哥,也“啪”地一拍大腿。

“咱太湖白头军,虽然都是些不识字的苦哈哈,但上阵杀敌,还能弱了这些酸秀才?”“我临行前,已令寨中兄弟,暂停攻打盐县。”

“吃好喝好,养足了精神,只等李定国将军出师,定要闹他娘个天翻地覆!”

这里本来,数夔东十三家实力最强,群雄多存着以他们马首是瞻的想法。

刘体纯捋着长须,叹道:“这次,大伙儿接到王军师书信,都是日夜兼程而来,自然不会存着隔岸观火的想法。”

“但我夔东山高路险,土地贫瘠。”

“为了不扰百姓,大顺军将士,从小闯王以下,无不是亲自耕种,以供军需。”

“现在正是开春,如果误了农事,这下半年,十几万人马,就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说到这里,刘体纯抬头看着王鹤鸣。

“如果,朝廷体谅夔东十三家生存不易,能拨出些粮饷,我等自当奋勇争先,岂敢惜命!”

大家都知道刘体纯所言不虚。

夔东十三家以数县之地,供养这么多军队,实在已经是捉襟见肘。

哪有什么积蓄,用来主动出击!

王鹤鸣皱起眉头,永历朝廷的事,他算是比较清楚。

孙可望这几年屯田拓荒,恢复民生,势头,发展的确实不错。

要说粮食,挤出个几十万石,应该不难。

但夔东远隔千里,中间都是敌军,怎么可能运得过去?

要说银钱,永历朝所在的西南诸省,也多是蛮荒之地。

出产不多,商业凋敝,而且四面受敌。

这些年征战不息,消耗巨大,只怕也是有心无力。

见王鹤鸣踌躇,唐敬吾离座而起。

慨然道:“夔东,我唐某人也曾亲自走过一遭,确实是穷山恶水,十分困难。”

“那次拜见临国公时,他正带着卫士在田间锄草。”

“午间所食,不过一盘野菜鸡蛋。”

“唐某不才,运粮进去,力有不逮。”

“但,这次随商队带来的两万两银子,可尽数交与刘将军,以充军饷。”

陈子灿也站起身,对刘体纯拱拱手。

“在下这次出门,路上发了笔小财。”

“不多,大概有一万余两银票,愿献于夔东将士,略表敬意!”

对不惜命的英雄,他陈子灿也不会惜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