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飞升之志 > 第12章 楚王定计

飞升之志 第12章 楚王定计

作者:小胖说几遍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0:31:13 来源:书海阁

《蒙学》是中原大陆上的文学启蒙课本,字数不算多,主要是让初学者识文断字。

就是想要抄写十遍《蒙学》,也让戚继伟足足抄写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戚继伟顶着一双黑眼圈,手里攥着写了一晚上的纸张,走向了自己祖父的书房。

这是祖父给自己留的任务,完成后必须要给祖父过目。

只是可惜,天还没亮的时候,戚文朝就匆忙进了王宫,这时候还没回来。

结束晨练的秦朗,看到了无精打采的戚继伟,心里莫名的有些幸灾乐祸。

在慈幼府的时候,戚继伟只对练武有些许的兴趣,让他安静的看书写字,可以说如同抽筋剥骨般的难受。

“祖父和义父一早就进了宫,估计晌午以后才会回来。”

秦朗轻声说了一句,戚继伟听到后,立即眉开眼笑:

“那太好了,我还能睡一上午!”

说完扔下手里的纸张,风风火火的跑回了房间。

秦朗摇了摇头:

“舒悦姐今天回来,你可小心些。”

不知道戚继伟有没有听见,秦朗走向演武场,体能训练结束,该练拳脚刀剑了。

慈幼府的十年,一套基础军体拳已经被他练的炉火纯青,由拳法引申出的刀法和枪法也都有了一定的成就。

也是因此,秦朗认为自己已经不需要继续深造学习,自身的实力已经足够进入军伍,成为一名军人。

十年的时间,秦朗时刻都没曾忘记过,自己本来有一个圆满的家庭,却被倭寇屠戮一空。

心里的仇恨爆发,手上的刀法逐渐变的凌厉起来,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了杀气。

刀是楚国的制式军刀,长三尺六寸,宽三指,厚约一指。

柄长半尺,尾部镶嵌一枚圆环,可以系上红布,亦或者连接铁链等。

刀身通体长直,两侧各有一条血槽。

刀尖在刀背的位置上,有一条斜刃连接刀刃。

制式军刀的重量大约有十二斤,算得上是近战和步战中的杀器。

演武场外,一名妙龄少女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正斜靠在一旁的武器架上,看着那凌厉的刀锋,无奈的摇了摇头。

“秦朗,你都练了三遍了,你没练腻我都看腻了。”

最后一刀劈出,秦朗缓缓的收刀,目光看向那名少女。

“舒悦姐?什么时候回来的?”

戚舒悦一身劲装打扮,一头长发用一根发带束在脑后,英姿飒爽。

“大约在你练第二遍刀法的时候吧,这套刀法只是军伍中最基础的刀法,以你现在的实力,应该可以找爹爹拿戚家刀的刀谱了。”

秦朗默然的低下头,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实力?

只是他不过是戚家义子,会有资格学习戚家刀法?

戚舒悦仿佛看穿了秦朗的心思,轻笑道:

“咱们东楚学府的藏书阁里,有大量刀谱剑谱,只要是学府学子,就有资格进入藏书阁挑选自己钟意的书谱。”

“如果爹爹不给你戚家刀谱,你也可以在藏书阁里找到适合你的刀法。”

秦朗轻轻摇了摇头:

“其实,我更想现在就进入水师。”

戚舒悦笑道:

“我劝你好好想想,而且我觉得爹爹是不会同意的。”

秦朗微微皱眉,默默的拿起一面圆盾。

同样是由军体拳衍伸出的刀盾配合的招数,是大楚战士们的基本功,刀与盾的组合,是东楚战士冲杀战阵的倚仗,刀用于杀敌,盾用于防护自身亦或是给自己的同伴提供保护。

王宫的御书房里,如前一天一样是一屋子的重臣,能在这个时候站在御书房里的人,无一不是当朝重臣。

太师曹尚武提出的驱狼吞虎之计,最开始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支持,在场的文官始终还认为战争虽不远,但更多的是不想让自己国家在这个时候远征海外。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攘外必先安内,中原大陆上还处于七国争霸的时期,这个时候兴师动众的远征海外,有些让他们难以接受。

不过,在两位水师都督汇报了沿海区域的问题后,这些文官才不得已的,暂时的偃旗息鼓,既不说支持也不说反对。

文官们都闭上了嘴,楚王项英趁机做出了决定。

待春节过后,三公便可各自实施自己的计划,为远征海外做准备。

无论是“驱狼吞虎”,“联合六国”,“水师扩军”,都有专权独断之能,楚王只要结果,不看过程。

御书房的商议耗费了整整三个时辰,当楚王项英做出决定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两位水师都督对视了一眼,从小就相熟的二人对这些文官很是瞧不上,甚至在这个时候都还认为他们是因为疲累才松了口气,而非是因为楚王的决定。

不再有人提出异议,楚王项英当即给两位水师都督下达了第一个任务。

扩编的计划早被太傅戚文朝完善,他们两人只需要统计水师所需,同时在未来的备战时间内完善即可。

重臣退散,楚王项英的目光始终盯着几位文臣的背影,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哪怕是他身边的近侍,也不敢妄自揣测。

离开王宫后,东楚三公相互告别,并没有和那些文臣寒暄什么,只是带着自己的后辈回了府邸。

在他们眼里,那些文臣除了满嘴的之乎者也,也就只剩下被王上强令行事了,这些人在他们眼里,非同道中人,不可深交。

计划已经提出,相应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戚文朝也给自己的儿子留了任务,父子俩一同进了戚文朝的书房,一直到华灯初上戚长宇才回到自己的院子。

坐在自己的书房里,戚长宇疲惫的揉了揉眉心。

自打昨天回到郢城,戚长宇还未得到足够的休息,只是现在还没到休息的时候。

王上给出的时间是年后,可为人臣子,怎可不急君之急,忧君之忧?

戚家人,包括老太尉戚文朝在内,可以任由别人称呼自家人是莽夫,是浑人,但却从来没人能说戚家人不是忠臣。

这是三朝元老的自信,也是戚家人的骨气。

在桌子上整齐的摆上宣纸,戚长宇认真的思虑了一番后,郑重的写下了第一段文字。

“扩编东海水师,需……”

“咚咚咚”

轻轻的敲门声响起,戚长宇刚刚完善了第一段文字的措辞,这个时候被敲门声打断了思绪,让他有些许不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