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掌上娇客 > 第三十二回

掌上娇客 第三十二回

作者:二阿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7 12:52:31 来源:书海阁

阿孤趁着薄薄的晨曦,绕了好几道巷子,走到一座门前挂着一盏莲花造型的灯笼院子前停下,轻轻地叩了叩门。

“来啦!”一道慵懒娇艳的声音应着,但过了好一会才听到木屐击地的声音。门开了,一个披着坎肩,还打着哈欠的美娘子探头出来,眯着眼看阿孤,半响后才笑道:“哟,是阿孤呀。你可是许久没来了,许老大可甚是挂念你呢。”

阿孤紧紧地绷着脸:“许老大可在?”

“他能去哪里,还不是日日夜夜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美娘子捂着嘴嘻嘻笑着。

阿孤不理她,迈步就进了院子。院子的西侧一溜儿的摆了好几个大缸,几棵光秃秃的老树朝天指着。正房的门口挂着新换的竹帘,阿孤在竹帘外沉声道:“许老大,阿孤来了。”

“咳!”里头一声夹杂着浓痰的咳嗽声后,一个男声响起,“进来罢。”

美娘子无聊地靠在大缸上,一个个地掰着自己的手指甲。

阿孤撩帘进去,一盏茶的功夫后他才出来。

美娘子仍旧柔弱无骨地倚在大缸上,看着阿孤,笑吟吟道:“阿孤下次来快些呀。我新学了一道菜,如今正是有兴致的时候,许老大又不爱吃,我自己一个人吃,颇有些寂寞呢。”

阿孤头也不回地走了。

院门合上,美娘子脸一变:“哼,没意思。”

竹帘里,方才那男声说道:“月娘,那阿孤是个没开荤的,你便是使尽浑身解数,他也不解风情,还不如我这个老头子,多疼疼你。”

月娘娇哼了一声,撩帘进去了。

阿孤回到客栈时,顾娇还睡着。

“小哥儿,小哥儿。”他轻轻唤着顾娇。

顾娇嘤咛一声,又转了个身,正对着阿孤。她一夜似是不得安睡,眉头轻轻蹙起,呼声急促,像是遭了梦魇。

“小哥儿,小哥儿。”阿孤伸手,轻轻推了推顾娇。

顾娇的脑袋在枕上厮磨了一下,本来盘好的发髻散开,浓密的头发散乱在她脸上,她不耐地拨开头发,却浑然不觉自己这副娇憨的样子落在他人眼中,将那人一颗少年心撩拨得怦怦作响。

“各位客官,内人今儿早晨又准备了馄饨,若是要吃,照旧是两文一碗咯。”外头掌柜中气十足。

顾娇猛然睁开眼,对上了阿孤的双眼。

阿孤转过头去:“小哥儿,你方才是不是做噩梦了?”

“馄饨,馄饨,两文一碗咯!”外头掌柜不依不挠。

顾娇可怜巴巴地看着阿孤,神态娇憨,双眼略略有些未醒的泪光。

“我这便去买。”阿孤笑道。

顾娇拉住阿孤的衣袖:“我不饿。”

阿孤却转头对她笑道:“我赚了一些钱。”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十来个铜板。

顾娇欢欣起来:“阿孤好厉害。”说完却颓然道,“我欠阿孤的越来越多了。”

阿孤却笑道:“吃完馄饨,顾夫子还要教我识字,这可是一件大事。”他说着,竟然从背后拿出一沓粗糙的纸,和一支做工甚是简陋的毛笔来,以及一方小小的墨砚。更难得的是,还有一本翻得极烂的千字文。

“我可是下了很大的血本呢。”阿孤笑眯眯地说。

顾娇老气横秋地说:“孺子可教也。”

吃完馄饨,顾娇极为认真地写下“云孤飞”三字。比起之前用木炭写在草纸上字迹,她如今写的要娟秀不少。

她浓密的头发松松地在上头盘了髻,眼帘低垂,玉手纤纤,指着那三个字,一字一顿地念道:“云、孤、飞。”她的声音平时说话的时候语调有些软,带着少女的娇憨,如今教学起来却是刻意带了些严肃。

阿孤也十分认真地念:“云、孤、飞。”

阿孤认字极快,写字的时候尽管歪歪斜斜,但终归比起初学的稚子要好得多。一个时辰下来,竟然能磕磕绊绊地将千字文前面十数句背出来了。

顾娇略略羞赫:“我这夫子,若是再做上半月,便无东西可教了。”

“我看不然。”阿孤将他方才写得歪歪斜斜的纸张举起来,“认字容易,写字可太难了。顾夫子万万是不能放弃我的。”

“油嘴滑舌。”顾娇笑道。

顾娇重新誊写了一遍给温太太的信,阿孤仍旧小心翼翼折好了,藏在贴身的位置。他嘱咐顾娇:“我不回来,你莫出去,纸包里有包子,还有玫瑰糕,你若饿了,便吃这些。”

顾娇点头应了,目送阿孤出了门。她一时无事,便用笔沾了清水在桌上一遍遍地写着字儿,阿孤初学,尚且这么努力,她这个夫子,可不能落了下风。

阿孤出客栈时,直直往学堂走去。此时正是炊午饭的时候,他已经打探过了,温太太爱下厨,这个时候应当是在灶房。

日头渐渐升到半空,学生们还没下课,读书声朗朗,颇有气氛。他却想起顾娇认真教他时,说话软糯,却偏偏要装严肃,嘴角不由得扬了一丝笑意。

梧桐树下,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正坐在桌前,头一点一点的,阿孤悄悄越过他,迈进了学堂的门。到灶房去不难,看着炊烟去便可。阿孤左拐右拐,一路竟是无人。很快他到了灶房门口,却不进去,只藏在梧桐树下,弯腰拾了一颗小石子,用巧力将小石子扔在门框上,发出沉闷的“卜”声。

一个妇人出来了,正是温太太。她左右看了一下,瞧见小石子,便笑道:“是哪个淘气的。”

她正欲进去,忽而脚下多了一个小小的荷包。

阿孤看着温太太拾了荷包,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一处杂居的民舍中,有户办喜宴的人家正用大灶炊饭,人来人往,阿孤走过,偷偷将怀中的一叠纸掏出来,扔进熊熊燃烧的灶眼中,而后眼皮一掩,快步朝城外走去。

他脚程极快,三刻钟的功夫便到了清平镇的码头。清平镇码头破破烂烂,似有若无,平常人不来清平镇,来了清平镇的人不易离开。日头正烈,新发的芦苇在风中摇曳,青鸟在芦苇间穿梭,叽叽叫着。

码头空无一人。

阿孤左右看了一下,钻入极深的芦苇荡中。

锋利的芦苇叶子刮着阿孤的脸,他毫不在意,越走水越深,已然漫进了冰冷的水中。有道苍老的声音响起:“你来了。”却见芦苇荡中间浮着一扁小舟,上头坐在一个穿着褐色连帽斗篷的人,那人浑身遮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幽暗的眼睛。

阿孤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交与对面的神秘人。

那人手上带着手套,伸手将油纸包接过,那幽暗的双眼仍旧盯着阿孤。

阿孤垂头,转身就走。

清平码头的砖墙早就起了青苔,蔽天的芦苇遮着砖墙,阿孤寻了一块小小的空地,将鞋子、裤子脱下来,摊开晾晒。

而后,他又掏出一根丝线来,再在潮湿的岸边挖了一条地龙,垂进水中。

周围寂静,风晃荡着芦苇,他耐心候着鱼儿上钩,脑中却无端想起顾娇来。

自小他便知道,鼠有鼠道,蛇有蛇道,老鼠想登天,取代虎龙的位置,是不可能的。刘俏俏将五六岁的他送入大户人家做活,他刚开始便吃了不少苦头,挨了不少打。冬日里仅穿着薄薄的衣衫,冻得瑟瑟发抖洗恭桶,双手肿得比灶上的馒头还要胖。大户人家的公子姑娘们,他是见不着面的,但却清楚地知道,便是公子们的恭桶,比起他们的茅厕,也要精致华丽得多。

后来他长了心眼,挨的打少了,但仍旧是吃不饱。一个在灶房上做活的杂役见他可怜,时常留些冷馒头与他吃。他很是感激那人,也时常帮他做活,后来杂役被人指控手脚不干净,杂役当场就拖他出来,要他去顶罪。吃了那人不少冷馒头的他手足无措,以为自己真的偷了主家的东西。

幸得管事的是个明理的,只将他打发出去,告诉他:“往后多长些心眼。”

从此他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中,辗转做过许多活儿,后来做了货郎,整日挑着沉甸甸的货担奔走,风吹日晒,才攒了一些银钱。

有了银钱,便想着要将妹妹寻回来,怎料刘俏俏支支吾吾,只想从他身上挖钱。他一心寻妹,便不在意身外钱财。只是那刘俏俏有几次狮子开大口,他不得不铤而走险,做过几次这样的买卖。

这样的买卖来钱又多又快,若是他下了狠心,多做几次,莫说天天吃肉,便是顿顿吃肉也可以。

只是,他想起顾娇娇憨的笑容,便暗暗下了决心,干了这次,往后不再干了。

手中的丝线被大力拖曳去,阿孤猛然收线,一尾肥硕的鲤鱼傻乎乎地被拉出来。

就在顾娇望眼欲穿的时候,阿孤拎着一尾鲤鱼回去,割一块嫩豆腐,做成又鲜又香的鲤鱼豆腐汤。

当然,提供了灶房和柴火的掌柜分了一半去。

顾娇喝着鲜香的鱼汤,崇拜地看着阿孤:“阿孤,你真厉害。”

阿孤便觉自己的心被轻柔的羽毛轻轻掠过,痒得让他心口发痛。他想,若是这种平淡的日子,一直持续下去便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