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度尽六道怎么少得了我 > 第67章 白虎护西

度尽六道怎么少得了我 第67章 白虎护西

作者:夏亚529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1-14 11:07:32 来源:书海阁

在与陵光、执明以及孟章分别后,我独自一人踏上了西行之路。这一路上,风景不断变换,但我的心情却始终沉重而复杂。随着距离的拉长,我逐渐远离了熟悉的土地,进入了一片陌生而神秘的领域。

曾经繁荣昌盛的西方大地,如今已不再有昔日的辉煌。少昊离去后的岁月里,这片土地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变得荒芜而凄凉。原本肥沃的田野被风沙侵蚀,茂密的森林也渐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绵延不绝的浩瀚沙漠。

狂风呼啸着掠过沙丘,掀起漫天沙尘,形成一片片黄色的旋涡。阳光透过浓厚的沙雾,洒下微弱而朦胧的光芒,使得整个世界都显得模糊不清。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漠之中,生命似乎变得异常脆弱,只有那些适应力极强的生物才能勉强生存下去。

我艰难地跋涉在滚烫的沙砾之上,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汗水湿透了衣衫,嘴唇干裂得几乎无法张开,但我依然坚定地向前走着。因为我知道,在这片荒凉的沙漠背后,或许隐藏着某种未知的秘密或者机遇,等待着我去探索和发现。

在踏入那片广袤无垠的沙漠之前,我首先抵达了一片荒凉至极的戈壁滩。这里宛如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充满着无尽的孤寂与萧瑟。所谓戈壁,乃是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其特征便是地面近乎完全被粗糙的沙子和坚硬的砾石所笼罩,仿佛一层厚重的铠甲披覆其上;而植被则如同稀世珍宝般罕见,零星地点缀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之上。

这些区域表层堆积的砂岩、粉砂质泥岩以及砂砾岩等相对较为松散脆弱的岩石体,在炽热骄阳的炙烤和凌厉狂风的吹拂之下,日复一日地遭受着风化侵蚀的折磨。它们逐渐崩解、破碎,化为无数细小的碎片和尘埃,如雪花般飘散在空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碎屑物质越积越多,最终形成了一片片浩瀚无垠的沙丘,绵延起伏直至天际尽头。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力量。

这些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且杂乱无章的碎屑物质宛如一群顽皮的孩子般,从高耸入云的山峰上崩裂开来,并纷纷扬扬地洒落至山脚处。它们仿佛找到了一个新的归宿,开始逐渐堆积在一起,宛如一座小山丘一般。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端。

伴随着汹涌澎湃的洪流,这些碎屑物质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顺着水流的方向奔腾而去,一直被带到距离山脉较为遥远的山麓地带。在这里,它们汇聚成一片广袤无垠的洪积平原,犹如大地母亲展开的宽阔怀抱。

每当日渐干旱的时节来临,狂风便会呼啸而起,成为这片土地的主宰者。它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着洪积平原上的一切,将碎屑物质中的细微沙尘卷入高空之中。这些轻盈的尘土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跨越千山万水,最终飘落在千里之外的区域,经过岁月的沉淀与积累,渐渐凝聚成了雄伟壮观的黄土高原;而那些相对较重的细沙,则在风的引领下,缓缓飘向周边地区,最终汇聚成一望无际的浩瀚沙漠。

至于那些颗粒较大、质地坚硬的砾石,则像是坚守岗位的卫士一样,牢牢地扎根于原地,任凭风吹雨打也毫不动摇。久而久之,它们便构成了如今我们所见到的独特的戈壁滩地貌,展现出一种别样的荒凉之美。

在戈壁上还能够零星看到一些爬行动物,等到了沙漠之后就已经几乎看不到什么活的东西。然而沙漠之上也不是完全死寂的,在这个极端恶劣的环境之下居然还有生命可以存活。

蜥蜴,俗称“四脚蛇”或“蛇舅母”,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沙漠中的蜥蜴拥有粗糙的皮肤,这并非是缺陷,而是其独特的生存装备。这种皮肤具有吸水功能,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水分,帮助它在缺水的沙漠环境中生存。此外,沙漠蜥蜴虽然外表凶猛,实际上内心十分胆小和脆弱。它主要以沙漠中的蚂蚁为食,遇到危险时,会利用前爪的特殊结构进行自我保护。

骆驼是沙漠环境的最佳适应者,广泛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它们背上的驼峰储存着脂肪,当缺乏水和食物时,这些脂肪能转化为水和能量。此外,骆驼的眼睛拥有两层浓密的长睫毛,能有效挡住风沙。其宽大的脚掌和厚厚的脚底角质垫使其不易陷入沙中,并能抵御沙漠的高温。骆驼的胃分为三室,前两室有很多“水囊”,能迅速将水输送到血液中贮存。其毛皮厚实,能防日晒,同时视觉和听觉敏锐,能发现水源和预感风暴。

响尾蛇是撒哈拉沙漠中的一种有毒爬行动物,具有黄棕色和灰灰色等多种颜色。这种蛇属于脊椎动物、爬行纲、蝮蛇科,其毒液毒性极强,被咬伤可能导致严重健康问题甚至死亡。在沙漠中,响尾蛇主要在日间利用其特殊的感热颊窝寻找小型哺乳类、鸟类和蜥蜴等猎物,并在日暮时分进行捕猎。它们通常选择有阴影的地方或其它动物的洞穴躲避白天的酷热。看着这些顽强的生命,我的心中充满了使命感,我一定要守护好西方的安宁。你可能想象不到,在沙漠里最为可怕的自然灾害除了沙尘暴以外居然是洪水。

沙尘暴乃是沙暴与尘暴二者的统称,亦是荒漠化的典型象征。它意味着一股强劲的风力自地表呼啸而起,掀起漫天的沙尘,致使水平方向的能见度骤降至不足两里之遥。这种恶劣的天气状况具备着突如其来、持续时间相对短暂等显着特征,但发生的几率虽小,却能带来巨大的危害。

具体而言,沙暴特指狂风将数量庞大的沙粒吹拂至靠近地面的区域从而引发的裹挟着沙石的风暴;而尘暴呢,则是由于大风将海量的尘埃以及其他细微颗粒物质卷进高空中所形成的强烈风暴。这两种风暴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构成了令人畏惧的沙尘暴景象。在沙尘暴肆虐之时,天地间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黄色帷幕所笼罩,阳光黯淡无光,视线受到严重阻碍。风沙如狂怒的巨兽般奔腾咆哮,无情地冲击着一切阻挡其前进的物体。

沙漠洪水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融雪性洪水、暴雨洪水和混合型洪水。这些洪水类型反映了沙漠地区复杂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融雪性洪水是由于春季和夏季气温上升,导致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得河流水位暴涨,容易引发洪灾。新疆地区拥有众多高大山脉,这些山脉截获了较多的水汽,在山区形成较多降水、积雪。当春季和夏季气温升高时,大量冰雪融化,河流水位迅速上升,从而引发洪水。

暴雨洪水则是由于气候变化和地形影响,新疆中低山带多暴雨。在春、夏季节,升温融雪与暴雨叠加,容易引发较大河流的洪水。这种类型的洪水通常与局部强降雨事件相关,当降雨强度超过沙漠的渗透能力时,就会形成洪水。

混合型洪水是由前期持续高温导致的冰川积雪融水和近期频繁降水叠加形成的。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天山、昆仑山等环绕,持续的高温导致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增加了塔里木河流域支流的来水量。同时,南疆西部持续频繁的降水,尤其是山区局地暴雨,使得雨水汇入塔里木河支流,形成混合型洪水。

看来我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让西方安定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