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雪落关山 > 第1571章 人心隔肚皮

雪落关山 第1571章 人心隔肚皮

作者:晨四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7 13:32:51 来源:书海阁

石正峰手下的一万多峰军将士登上了长城,一下子就解决了长城兵力不足的问题。石正峰和赢重威接管了长城的防务,赵家军被安排到了长城脚下屯田。

这些赵家兵曾经都是英勇强悍的战士,但是,再怎么厉害的战士也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袭,现在,他们都成了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体力大不如前,战斗力也大不如前。

石正峰让这些赵家兵在长城山脚下屯田,搞后勤,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就不用他们上战场了。

赵家领地里的长城军团,除了驻守雁门关的廉笃部算得上是精锐,其他的都是一些老兵,充充门面还可以,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战斗力了。

至于弓箭社的民兵,石正峰想犒劳他们一笔钱财,让他们回乡。结果,这些民兵见到了一箱箱的银子、铜钱,怒不可遏,说石正峰这是在侮辱他们。

石正峰很是尴尬,向民兵们解释,这些钱是慰劳他们的。

民兵们义正词严,说道:“我们抵御匈奴人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绝不会为了几个赏钱,请大人把这些钱收回去。”

石正峰感慨万千,在现代世界里,就是至亲好友,为你做点事,你也得拿出钱来表示心意。而在这中古世界里,民兵们豁出性命上战场,竟然连一个铜板都不要。

淳朴也好,愚蠢也罢,反正这些民兵坚守自己的道义,就是不肯要钱。

或许大多数人,包括石正峰在内,不认同这些民兵的做法,但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有这么一群人,坚守着自己的道义,不值得别人尊重吗?

石正峰从峰军里挑选了一批精兵强将,充当教官,去教授弓箭社的民兵。同时,石正峰和万象商社、沙陀商会联系,通过他们购买了大量的武器,配备给弓箭社的民兵们。

赵家军的一个军官悄悄地劝说石正峰,“不能让弓箭社那些民兵的武器装备太好了。”

“为什么?”石正峰看着这个军官,问道。

军官说道:“大人,您想想,那些民兵都是自发组织起来的,他们不受我们的控制,拿着精良的武器,万一他们造反了怎么办?”

石正峰没说话,冷冷地看着这个军官,最后看得这个军官不寒而栗,哆哆嗦嗦,心脏病都要发作了。

悲哀,石正峰感到很悲哀,为什么华夏人就是改不掉窝里斗的毛病呢?

匈奴人大军压境,正是华夏军民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时候,这时候,这个军官竟然还让石正峰提防弓箭社的民兵。

如果华夏人能把内斗的心思放到外战上面,试问普天之下,又有几人是华夏的对手?

石正峰自然不会理会那个军官的狗屁劝谏,他免费为弓箭社的民兵提供武器,让马邑一带全民皆兵。

看得见的长城,屹立在群山之上,看不见的长城,矗立在每个华夏人的心上。每个华夏人都是一块砖,成千上万块砖凝聚在一起,就是这世上最坚固的墙!

长城的防务问题捋顺了,石正峰绷紧的神经松弛

了下来,他想带着七彩、大牛、小狼、秦舞阳去微服私访,体验一下马邑的风土人情。

以官身去视察,你看到的永远都是别人精心导演的一场戏,微服私访,你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

石正峰、七彩他们装扮成商人,一路走着,向马邑城走去。石正峰发现长城附近有很多肥沃的土地,这些土地都荒芜了,看着就令人心疼。

最近,匈奴人发疯似的,接二连三地攻打长城,很多百姓害怕匈奴人会攻破长城,屠杀他们,便携家带口、背井离乡,南下逃难去了。留下来的百姓,壮丁们都加入了弓箭社,也没有心思耕作,导致田地大片大片地荒芜了。

石正峰说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没了粮食,再怎么英勇的战士也要饿得没力气。”

七彩说道:“前一段时间,长城军团兵力空虚,老百姓都觉得长城守不住了,如今,我们峰军来了,人心稳定了,局面正在一点一点好转。”

石正峰骑着马继续向前走去,果然,田地里出现了一些劳动者的身影,不过,这些劳动者都是老弱妇孺。

七彩告诉石正峰,精壮男子都加入了弓箭社,日夜操练,田地里的农活儿只能由老弱妇孺来干。

看着烈日下那些辛苦劳作的老弱妇孺,石正峰一阵心酸,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当权者最大的耻辱!

走着走着,石正峰、七彩他们都有些口渴了,手搭凉棚,极目远望,发现前面路边有一座茶棚。

石正峰指着那茶棚,说道:“走,我们去那里喝口茶。”

石正峰、七彩等人来到了茶棚,拴好马,找了座位坐下,要了一壶茶水。几个人正喝着茶,突然,茶棚外面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石正峰扭头一看,官道上几个人骑着马,肆意狂奔,一个农夫挑着扁担,迎面走来,差点被马撞到,吓得这农夫丢掉了扁担,一屁股跌坐在地。“王八蛋,瞎了你的眼睛!”骑马的中年人差点撞了人,不仅不道歉,还怒气冲冲的,抡着皮鞭就要打那农夫。

那农夫老实巴交的,胆子很小,抱着脑袋,躲到路边,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中年人瞪了农夫一眼,看见了前面的茶棚,吩咐随从,“走,到那里喝杯茶。”

中年人带着几个人来到了茶棚外面,翻身下马。石正峰看见这中年人领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胖子,这小胖子眉眼和中年人有几分相似,和中年人应该是父子关系。

中年人很嚣张,胖儿子很跋扈,父子俩扬着头,大摇大摆的,像两只螃蟹似的,横着就进了茶棚。

中年人骑了很长时间的马,挑了一个凳子坐下来,拿出一把折扇,扇着风。

石正峰看了看那把折扇,做工很是精美,绝对不是平民百姓所能拥有的。

胖儿子坐在了中年人的身边,拍了拍桌子,叫道:“来人呐。”

“客官稍等,这就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带着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招待客人。

这个妇人名叫贞娘,小姑娘是她的女儿叫小翠。贞娘的丈夫在匈奴人入侵的时候遇害了,撇下了贞娘和小翠这一对孤女寡母。贞娘开了一座茶棚,维持生计,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十一二岁的小翠每天就在茶棚里,帮着母亲料理生意。

“客官们要些什么?”贞娘笑着问道。

那中年人牛气哄哄的,问道:“你们这都有什么呀?”

贞娘说道:“我们这有茶水,还有点心。”

“茶水是什么茶水?点心是什么点心?”

“客官,我们这是小店,茶水就是普通的茶水,点心嘛,就是馒头、窝头,还有地瓜饼、南瓜饼......”

中年人皱着眉头,打断了贞娘的话,说道:“好了好了,别说了,拣最好的茶水点心,给我们上一桌子。”

“好嘞,客官们稍等,”这是接了一单大生意,贞娘眉开眼笑,很是高兴。

贞娘吩咐小翠,“快去准备。”

贞娘和中年人说话的时候,小翠就站在贞娘的身边,坐在中年人身边的胖儿子一直在盯着小翠,脸上露出与年龄不符的淫邪之笑。

这个胖儿子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纨绔子弟在很多方面与同龄人相比都不成熟,但是,在性方面往往要比同龄人成熟许多。

食色性也,胖儿子这种纨绔不学无术、不事生产,每天闲着,不吃喝,不淫邪,他干什么呀?

小翠发觉胖儿子在盯着自己,抬起头来,与胖儿子对视了一眼,立刻低下了头,脸上泛起了红晕。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胖儿子吟诵不出什么优美的句子,但是,出于动物的本能,他觉得小翠这个样子很美,勾得他心里欲-火熊熊,忍不住嘿嘿笑了起来。

小翠被胖儿子那色眯眯的目光盯着,浑身不自在,听说母亲让她去准备茶水、点心,她如蒙大赦,立刻转身跑了。

“这小丫头,挺够味儿的,”胖儿子盯着小翠的背影,自言自语似的嘀咕着。

小翠跑到了茶棚后面,跑出了胖儿子的视线,胖儿子对中年人说道:“爹,我去方便一下。”

胖儿子起身悄悄地向茶棚后面走去,茶棚后面支起了一座炉子,小翠蹲在炉子前,正煽风点火,想要烧水沏茶。

胖儿子走到了小翠的身后,嘿嘿笑着,小翠吓了一跳,站起来看着胖儿子,说道:“客官,你你......你怎么到这来了?”

胖儿子笑道:“小妞,我来看你呀。”

贞娘去准备点心,这火炉附近只有胖儿子、小翠两个人。

小翠紧张得一颗心砰砰直跳,说道:“客官,您回去等着,一会儿茶沏好了,我就给您送过去。”

“不必了,我就在这喝茶好了,”胖儿子搓着手,一脸淫笑,朝小翠逼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