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雪落关山 > 第2325章 工棚里的工友们

雪落关山 第2325章 工棚里的工友们

作者:晨四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7 13:32:51 来源:书海阁

傅声扬笑呵呵地说道:“我叫小傅,他叫石头,我们俩是新来的工人,请大家多多关照。”

说完,傅声扬很有礼貌地鞠了一个躬。

石正峰傻呆呆地站在旁边,傅声扬按着石正峰的脖颈,让石正峰也给众民工鞠了一个躬。

众民工见二人如此客气,都站了起来,拱手说道:“两位小兄弟客气,客气。”

傅声扬从怀里取出了一个小包,说道:“这里面是槟榔,楚国的玩意儿,大家尝一尝。”

傅声扬打开了小包,众民工凑过来,好奇地看着那槟榔,在韩国,人们可没有嚼槟榔的习惯,这槟榔是见都没见过。

一个民工问道:“这玩意儿怎么吃?”

傅声扬说道:“这槟榔不是吃的,是用来嚼的,越嚼越有滋味,来,大家别客气,一人拿一个。”

众民工推让了一下,还是接过了槟榔,放进嘴里嚼了起来,一个民工面露苦色,吐了吐舌头,说道:“这是什么味道呀?”

旁边一个民工则嚼得津津有味,眉飞色舞,说道:“嗯,有点意思,有点意思。”

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众民工吃了傅声扬的槟榔,对傅声扬、石正峰两个人很是客气,坐在床上与他们俩聊了起来。

石正峰、傅声扬通过聊天得知,申不二变法之前,这国营铁厂的工人主要是招募的民工,民工们待遇很高,老百姓都喜欢到国营铁厂来当工人。

申不二变法之后,奴工大量增加,在工人们的比重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了民工的生存。物价飞涨,民工的薪水不仅不涨,反而往下降。

民工们找到官员,提出可不可以涨一点薪水,官员鼻孔朝天,牛气哄哄,就一句话,“你们爱干不干!”

很多民工一气之下辞了职,离开了铁厂,现在铁厂的民工是越来越少。

傅声扬问道:“诸位兄弟有没有辞职的打算?”

一个名叫东子的民工叹了一口气,说道:“原本我们也想辞职,但是,了解到了外面的情况,想一想,还是算了吧。在这当民工,好歹每个月还能有点收入,勒紧裤腰带,还能省一省补贴家用。”

傅声扬问道:“外面怎么了?”

一个年岁较大的民工说道:“外面现在是百业萧条呀,二十多岁的精壮汉子都找不到工作,我这样的老东西,出去就得活活饿死。”

石正峰在旁边说道:“王上不是说韩国现在蒸蒸日上,前途一片光明吗?”

众民工冷笑起来,说道:“现在韩国是有人富得流油,不过不是我们这些草民,是那些贪官奸商。”

东子说道:“咱们累死累活,创造出来的价值,都让贪官奸商给剥削了。”

石正峰有些惊讶,觉得这东子的谈吐不凡,像是受过教育的人。

石正峰说道:“东子兄弟,你说话文绉绉的,是读过书的人吧?”

东子叹了一口气,说

道:“我是读过几年书,可是在这铁厂里屁用没有,那是文职人员都是有背景的人,我无权无势,就是有天大的学问,也是个挖矿的工人。”

石正峰问道:“你学的是哪家的学问?”

东子说道:“我是在秦国读的书。”

石正峰十分好奇,问道:“你在秦国读书,怎么跑到这韩国的铁厂当工人了?”

东子说道:“我父亲是做生意的,韩国动荡,父亲就把我和母亲接到了秦国,我从小是在秦国长大的,在秦国读的书,本来在秦国生活得很好。

“前一阵子,韩王任用申不二实行变法,说是要振兴劲韩,叫客居外国的韩人都回国,报效祖国。我父亲很爱国,对国家的爱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他决定响应韩王的号召,带着我们全家人回到韩国。

“当时,我和我母亲都反对,秦国是法治国家,自由民等,富庶繁华,多好呀。我父亲却说,秦国虽好,终究不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在韩国,我们的根在韩国。

“回到了韩国之后,韩国的地方官员热情地接待了我父亲。我父亲在秦国经商多年,有些积蓄,那些当官的就让我父亲搞投资,美其名曰:‘建设祖国’。

“我父亲把毕生积蓄都拿出来了,结果,钱花出去之后,那些官员就变了嘴脸,对我父亲爱搭不理、百般敷衍。出了问题也不解决,不仅不帮着我父亲,还想方设法挤兑我父亲,最后,我父亲的钱都亏光了,这些钱都拐着弯,落入了那些官员的腰包里。我父亲觉得冤,去状告那些官员,结果,韩国不允许民告官,我父亲被毒打了一顿,怒火攻心,生了病,就去世了。

“我们家因此也就败家了,我和母亲想回秦国,可是,到了边境都被赶了回来,没办法,只好继续在这里生活。想活着就得赚钱,凡是好一点、体面一点的工作,都被富家少爷、世家弟子占了,轮不到我。为了赡养老母,我只得到这铁厂来当个工人。”

听完了东子的故事,石正峰说道:“韩国这些王八蛋官,真是够可恶的。”傅声扬看了看东子,说道:“当初你爹要是不回韩国,你们一家人现在可能正快快乐乐地在秦国享受生活。”

东子苦笑一下,说道:“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这一切都是命,君子不与命争。”

众人聊天,不知不觉就聊了一个多时辰,石正峰说道:“这铁厂的工作时间安排得挺好,中午有这么长的休息时间。”

这座工棚里,年岁最大的是福叔,福叔五十多岁了,咧着一嘴豁牙,笑道:“后生,按照规定,咱们中午就休息两刻钟,今天是你们运气好,碰上了安大人的寿诞,所有工人放半天假。”

旁边的一个民工说道:“你们俩来晚了,早上的时候,咱们还一人发了一颗煮鸡蛋呢。”

石正峰说道:“原来今天下午放假。”

福叔说道:“咱们这铁厂,一年就放两天假,王上的寿诞,也就是万寿节,放一天假,安大人的寿诞,放半天假,春节放半天假。”

石正峰说道:“安大人是不是就

是那个安国泰呀?”

福叔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连忙跳起来,捂住了石正峰的嘴,说道:“后生,在这国营铁厂里,可不敢直呼安大人的名讳呀。”

石正峰满不在乎,说道:“怎么,这安大人能吃人?”

福叔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说道:“安大人吃人,那是连骨头都不吐的。”

石正峰说道:“这偌大的铁厂没个法律、规矩,姓安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东子说道:“法律规矩都是人定的,以前韩国还规定,世家贵族与韩王共治天下,现在,韩王任用申不二变法,杀了一批世家贵族,废了这规矩,谁敢说出半个‘不’字?”

石正峰从嘴里吐出了五个字——“真他妈牛逼!”

傅声扬在旁边说道:“东子,这下午放假,咱们也没什么事可做,要不你带着我们兄弟出去转一转,了解一下这铁厂吧。”

东子是个热心肠的人,说道:“好,咱们这就走。”

石正峰、傅声扬想着利用这半天假期,了解一下铁厂的情况,伺机救出罗森。

国营铁厂拥有官员、职工、卫兵两万多人,大得很,像一座城镇似的。石正峰、傅声扬跟着东子走出去一段路,走到了铁轨的旁边。

铛啷啷!......

一阵铜铃声响起,一只三角兽大汗淋漓,拉着几节车厢跑进车站里,停了下来。

车站里举着一群工人,等铁皮车停好了之后,工人们就上前打开了车厢,一阵吱吱、咕咕的叫声传了过来。

石正峰、傅声扬看见一群生猪、活鸡被工人们赶下了车。还有一个个大木桶被工人们抬了下来,大木桶里装着水,有鲜鱼、大虾在里面活蹦乱跳。

傅声扬看得双眼发直,舔了舔嘴唇,说道:“这铁厂的伙食不错嘛。”

东子给傅声扬泼了一盆冷水,“想得美,那些东西都是给安大人准备的,咱们只能吃高粱米小咸菜,走吧,别看了。”

石正峰、傅声扬跟着东子继续往前走,石正峰说道:“我看那些木桶里装的都是海鲜,那一桶海鲜从齐国运到这里,得多少钱呀?”

东子说道:“在这铁厂里,你别和安大人提钱,钱是什么东西?对于安大人来说,钱就和地里的石头、擦屁股的草纸,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石正峰、傅声扬一起问道。

东子说道:“因为安大人的钱有的是,只要这铁厂运作一天,那钱就像流水似的往安大人的腰包里流。”

傅声扬摆了摆手,说道:“你等一等,这铁厂不是国营铁厂吗,是国家的产业,赚到的钱不应该上缴国库吗,怎么流到安大人的腰包里了?”

东子说道:“朝廷设立了这些官办作坊、工厂,管这些作坊、工厂的官员,哪个不是肥得流油,什么朝廷的、国家的,谁管着就是谁的,这就是权力的魅力。”

石正峰感叹了一句,“这韩国真是个神奇的国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