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雪落关山 > 第2463章 草菅人命

雪落关山 第2463章 草菅人命

作者:晨四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7 13:32:51 来源:书海阁

app2;

石正峰他们整天待在庄园里,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待了一段时间,石正峰他们待得心烦,不像再过这种囚徒似的生活。这时,李苦派人到庄园来,带石正峰他们到大梁城。

大梁是魏国第一繁华大城,听说要去大梁城,七彩、媚娘他们都很兴奋。

李苦派来的管家说道:“诸位,你们坐在马车里,不要露面,虽然最近风声不像前一阵那么紧了,但是,通缉你们的告示还在各地贴着呢。”

石正峰说道:“我们知道了,我们一定会小心谨慎的。”

小宝留在了庄园里,石正峰和七彩、媚娘、大牛、小狼、佟德仁分乘两辆马车,前往大梁城。走到半路,石正峰和七彩、媚娘坐在车厢里,听见外面吹吹打打,还有阵阵哭声。

七彩皱了一下眉头,说道:“什么声音?”

管家害怕石正峰他们被人发现,等石正峰他们坐进车厢之后,就把车厢给封住了。

石正峰和七彩、媚娘听着外面的声音,都非常好奇。石正峰伸出手指,在车厢上戳了一个洞,向外看去,看见一大群人披麻戴孝,抬着一口棺材向远处走去。

这是一支送葬的队伍,队伍里有很多老百姓,这些老百姓哭得撕心裂肺,好像故去的是他们的至亲似的。

马车载着石正峰他们继续前行,走出去一段路,又听见了吹吹打打的声音,石正峰再次向外窥视,又看见了一支送葬的队伍。

石正峰他们走了一路,看了一路的送葬队伍。七彩、媚娘都是莫名其妙,说道:“这是怎么回事,死的都是些什么人呀?”

马车行驶到大梁城外的一座小镇,管家命令车夫停下马车休息,打开了车厢,给石正峰他们递进去饮水和食物。

石正峰说道:“管家,刚才这一路上我好像听见了有好几支送葬队伍,这是怎么回事?”

马车周围没有什么闲人,管家就和石正峰聊了起来,说道:“你们一直待在庄园里不知道,这大梁城里刚刚爆发了一场大案,叫空印案。”

“这空印案是怎么回事?”石正峰问道。

管家把空印案的前后经过讲了一遍,七彩听了很是气愤,说道:“魏王就这么昏庸吗,青红皂白都分不清楚!”

管家朝七彩摆了摆手,说道:“姑娘,小点声,别给自己惹祸。”

媚娘说道:“就没人劝谏魏王吗?”

管家说道:“有人劝谏,但是王上不听,有些官员、士子上书劝谏,言辞激烈,还为自己招了祸,有的被杀头,有的被流放。”

媚娘说道:“魏王真的把所有正印地方官都杀了?”

管家点了点头,说道:“是啊,都杀了,刚才路上那些人就是为被杀的官员送葬。”

石正峰说道:“我看见有一支送葬队伍里,有很多老百姓,成千上万的人,络绎不绝。”

管家说道:“哦,那是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为方济宁送葬。”

“方大人遇害了?!”石正峰和七彩、媚娘都是万分震惊。

管家说道:“方济宁是大德府太守,正儿八经的正印官,魏国所有的正印地方官都在处斩的名单上。”

石正峰和七彩、媚娘呆愣了好久,七彩和媚娘的眼泪流了下来,七彩说道:“方大人那么好的一个官,就这么被杀了?”

媚娘怒气冲冲,叫道:“魏亮之连忠奸善恶都分不清,还当的哪门子魏王,去死吧,杀人恶魔!”

管家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伸手要去捂媚娘的嘴,说道:“姑娘,慎言,慎言,慎言!”

媚娘气呼呼的,把涌到嘴边的、咒骂魏亮之的话,都硬生生咽回了肚子里。

管家说道:“你们赶快吃点东西喝点水,一会儿咱们还要赶路。”

听闻方济宁的死讯,石正峰和七彩、媚娘哪里还有心思吃饭?

媚娘说道:“哥,你想办法赶快灭了这个魏国吧,让魏亮之这种老贼当国王,不一定还有多少无辜之人要遭受杀害。”

石正峰说道:“我现在只是一个逃犯,秦国、魏国通缉的双重逃犯,哪里还有本事去灭掉魏国?”

媚娘说道:“老天爷呀,您怎么就不开开眼,方大人一心为民,却落得这么个下场,公道何在,天理何在?”

石正峰、七彩他们休息了一会儿,坐着马车进入了大梁城,来到了李苦的相府。在大梁城里,最气派的建筑,除了王宫就是李苦的相府。

石正峰、七彩他们下了马车,看到的是满眼的金碧辉煌。

管家吩咐一个仆役,带着七彩、媚娘、佟德仁去住处,然后,管家带着石正峰、大牛、小狼去见李苦。李苦告诉石正峰他们,他们要待在相府里,不要出门,每天让他们到院子里练习武艺,不要生疏了。

石正峰和大牛、小狼辞别李苦,去往自己的新住处,大牛低声说道:“主人,李苦这是要干什么呀?”

石正峰说道:“李苦是想把咱们三个当死士来培养。”“咱们给他当死士?”大牛一脸的不服气。

石正峰拍了拍大牛,说道:“不要多言。”

魏亮之通过空印案,处罚了近百个官员,官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空缺。魏亮之决定开恩科,录取一批翰林,让他们当官,填补官场上的空白。

按照规定,魏国开科取士是三年一考,有时候,王上高兴了或是有什么需要,就开恩,在正考之外另开一科。

魏亮之想着开恩科取士,选拔一批忠臣能吏,没想到这开恩科还闹出了一件案子。

魏亮之任命一位老儒生为主考官,这位老儒生饱读诗书,品德操守样样都无可挑剔。老儒生主持的恩科考试结束之后,放榜那天,考试的孝廉们闹了起来。

孝廉们发现考中翰林的人都是大梁府的人,落榜的孝廉们就聚众闹事,说主考官徇私舞弊,这恩科考试不公平。

出了这么大的事,官员们不敢隐瞒,立刻上报魏亮之。魏亮之叫来老儒生,让老儒生重新评卷。老儒生没有领会魏亮之的圣意,重新评卷之后,中翰林的考生还是大梁府的那些考

生。

这样的结果,外地考生自然是不会接受的,他们继续闹事,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

魏亮之惹了一肚子的气,把老儒生叫来了,暗示他,这翰林的名额分几个给外地考生。

老儒生有些迂腐,梗着脖子,说道:“王上,您令老臣主持恩科考试,老臣尽心尽力,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含糊。这些翰林实至名归,他们的才学确实在那些落榜考生之上,就是让老臣再评三次、四次、百次、千次、万次,还是这么个结果。”

魏亮之大怒,指着老儒生,说道:“你敢顶撞寡人?!”

老儒生说道:“王上,您让老臣主持恩科考试,老臣就一定要公平公正,以才取士。那些外地考生才学不够,坚决不能让他们当翰林!”

魏亮之气得浑身发抖,叫道:“来人呐,把这老东西给我押下去,关入天牢!”

老儒生的目光比较短浅,他没有看得那么深远。魏亮之开恩科,一来是为了填补官场空白,二来是施恩于全国士子。

老儒生选的翰林全是大梁人,外地人肯定不满,心里有怨气。这样一来,恩科不仅没有施恩于全国士子,还激怒了全国士子,动摇了国本,弄巧成拙。

还有,这考试文章不过是一块敲门砖,把门敲开就扔掉。八股文章写得再好,对于国计民生有什么帮助?

老儒生不懂这些,非要较真,按照文章写得好坏来取士。魏亮之岂能不生气,连主子的心思都揣摩不透,还算什么合格的奴才,活该受罚。

魏亮之判了老儒生一个流刑,老儒生七十多岁了,披枷带锁,踏上了流放之路,结果,离开大梁城还没走出百里,就死在了路上。

魏亮之不仅处罚了主考的老儒生,还把老儒生录取的那些翰林处罚了。那些翰林并没有收买老儒生,他们纯粹是靠本事,文章写得好,才金榜题名。

魏亮之不管这些,为了平息外地考生的愤怒,魏亮之把老儒生点中的那些翰林,统统流放。这些倒霉的士子,不仅当不上官,还成了囚徒,永世不得翻身。

魏亮之亲自阅卷,他认不得几个字,也看不懂文章的好坏,就看考生的籍贯,让全国各地府都有考生中翰林。

这下子,考生们消了怒气,大呼王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翰林们金榜题名,进入王宫觐见魏亮之。魏亮之坐在龙椅上,看着那些翰林,把他们一一叫到面前问话,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他们安排官职。

这就相当于一场面试。

面试结束之后,魏亮之在几个仆役的簇拥下走出了大殿,然后,翰林们再退出去。

见魏亮之走了,翰林们长出一口气,伸手一摸,浑身都被冷汗给浸透了。他们大多是平民百姓出身,第一次得见天颜,个个都是紧张得要死。

他们得到了任命,摇身一变,成了官员,一个个兴高采烈,走出了王宫,准备找一家酒楼,喝点酒,庆祝庆祝。

他们刚走出酒楼,一个人就笑呵呵地走了过来,说道:“在下是相府的管家李二,李二见过诸位翰林。”

app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