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七零,小混混老公竟深藏不露 > 第465章 我们也要跟着去京市?

韩振宇和苏写秋考上大学的事。不光在三花大队,公社,甚至连南平县都传开了。

夫妻两人都考上了京大,还有一个省状元。这事别说是他们县,就是全省恐怕也是独一份。

村里那些长舌妇都闭上了嘴,下午还组团去韩振宇家道喜。各种阿谀奉承,那好听话像不要钱一样。

来者是客,苏写秋全都笑纳了,还让双胞胎给她们倒茶,拿糖吃。

他们全家过了年就要离开这里了,和这些人也没什么深仇大恨。没必要为了几句闲话斤斤计较。

附近几个大队没考上的知青。还有村里要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来韩振宇家借复习资料,也是想沾沾状元的光。

苏写秋没有吝啬,给杜小舅家的中军留了一部分试卷。

剩下的全部给了那些知青,让他们自己回去挑有用的抄写。

………

一个下午,韩振宇家来贺喜的人就没断过。

等把人全部送走,已经傍晚了。

苏写秋把饭蒸到锅里,对正在切肉的韩振宇道:“你明天就把辞职报告写了吧,还有十来天就过年了,把家里收拾一下。咱们年后早点过去,还得给双胞胎和甜甜找学校呢。”

韩振宇笑着点头,“好,我明天就去办,过两天送小杰和秀娟回去的时候,我顺便把火车票买了,过年后回城的人肯定多,到时候怕不好买票。”

正在烧火的杜姥姥犹豫了一会儿,不放心的叮嘱他们俩。

“振宇,振宇媳妇,等到了京市,你们一定要把几个孩子看好,可不能把娃给弄丢了。”

韩振宇和苏写秋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夫妻俩对视一眼。突然想起,还没跟二老说这件事呢。

老太太不会以为不带她和姥爷吧?

苏写秋把手里的菜放下,笑着道:“姥,我们俩都要上学,哪有时间管孩子啊。到时候还得你和我姥爷接送他们。”

“振宇媳妇,我们也要跟着去吗?”杜姥姥又惊又喜。

几个孩子是她从小看大的,如果分开还真舍不得。可想想去城里的花费,她又犹豫了。

“姥,你和姥爷肯定要跟着我们走,要不然谁帮忙看孩子呀?”

苏写秋洗了洗手,坐在她旁边笑着打趣,“老太太,你重孙孙还小,你和我姥爷的任务还没完成呢。现在就想退休,那可不行。”

杜姥姥听外孙媳妇这么看重她和老头子,心里特别高兴。但面上还是有些为难。

苏写秋看出来了,又继续哄她,“老太太,你如果不跟我们去,以后就要和你外孙,还有你重孙孙分开了,你老舍得啊?”

“那当然是舍不得了。”杜姥姥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振宇媳妇,只要你们还能用得着我和你姥爷,咱们心里乐意着呢。”

“姥,咱们家离不开你和我姥爷,等你们二老把双胞胎看大了,以后还要帮他们带娃。我和你振宇要干事业,顾不上家里。以后咱们家还得你和我姥爷坐镇。”

苏写秋心想,二老这些年帮着看孩子,照顾家里,对她还这么好。

以后她和韩振宇不管去哪里,都得把姥姥姥爷带着,好好照顾他们。让二老有一个舒适安逸的晚年。

杜姥姥听了外孙媳妇的话,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

其实他们老两口想跟着外孙去,因为不放心几个孩子。但他们又怕增加外孙和外孙媳妇的负担。

听说城里什么都要花钱,以前外孙上班有工资,还能养着一家人。

可现在两口子要去上学,还要养几个孩子。再加上他们两个老家伙,光吃饭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杜姥姥有点发愁,她在心里算了一下手里的存款,大概有六七百。

有两百多是她和老头子以前存的,剩下都是外孙和外孙媳妇这些年给的零花钱。

他们在这里有吃有住,穿戴都是外孙媳妇给买,基本上花不着什么钱。

杜姥姥把那些钱都存了起来,准备以后给几个孩子结婚用的。

她心想,如果外孙手里紧张,就先把那些钱拿出来应急,以后再慢慢的攒。

反正几个孩子还小,离结婚还有好几年呢。

等去了京市,她和老头子再去问问,看能不能找个零活干。不管挣多挣少,总能给孩子减轻点负担。

饭后,杜姥姥和杜姥爷回房说了会话,就拿着一叠钱出来了。

“振宇媳妇,这些钱是你和振宇给我的零花,我和你姥爷也用不着,你收着吧。过了年你俩就要上学了,家里也没了收入,这些钱拿着应应急。”

杜姥姥一边说,一边把钱往苏写秋手里塞。

韩振宇和苏写秋惊讶了一瞬,看着手里的那一叠钱。大部分都是十块和五块的,放的整整齐齐,用根小绳子捆着。

“呦,老太太,你这家底挺厚的。”韩振宇把那些钱接过来看了看,笑着问她,“还有没有私房啊?”

“臭小子,没了。”杜姥姥笑骂一声,把他手里的钱拿过来,又放到苏写秋手里,“振宇媳妇,你拿着零用。”苏写秋特别感动,姥姥姥爷对他们真的没有一点私心。

她把那叠钱塞到杜姥姥的口袋里,在她耳边悄悄的说:“姥,你外孙这些年挣了不少,够咱们花好几十年了。所以,你和我姥爷不用担心,咱家不差钱。”

杜姥姥有点不相信,她知道外孙的工资是不低,有时候还能挣些外快,但家里那么多孩子,恐怕也剩不了多少。

“振宇媳妇,你可别骗姥。”

苏写秋看老太太一脸怀疑,把她拉到里屋,决定把家里的收入来源告诉她,省的这老太太一天到晚的担心。

“姥,我什么时候骗过你老人家?咱们家现在真不差钱。我们和陆一鸣在花城合伙办了几个服装厂,现在效益非常好。去年光分红就有这个数。”

苏写秋说着,伸了两个手指头。

杜姥姥大吃一惊,没想到外孙和外孙媳妇这么大胆,竟然敢办厂。

她吓得声音都变了,焦急的道:“振宇媳妇,你们这可是搞资本主义啊,弄不好是要坐牢的。”

苏写秋看她误会了,赶紧解释,“姥,姥,你不要着急,咱们开的厂子是正规的。陆一鸣和镇上签的合同。他出资,我画设计图,镇上出厂房。而且我们也不参与管理,每年只拿分红。”

杜姥姥这才放心了些,她知道外孙媳妇经常写写画画,还以为是她在学习,没想到是挣钱的门路,顿时觉得这娃真能干。

想起刚才外孙媳妇比的那两个数,杜姥姥兴奋的问道:“振宇媳妇,你画几个小人图,每年就能挣两千块钱?”

别怪老太太不敢往大里猜,因为在她的认知里,每年能挣两千块钱,那都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因为现在城里的一个正式工,每月才能拿三十来块钱。

两千块钱,一个工人要干好几年才能赚到。

苏写秋:“………”

她明明每年能挣二十多万,可被这老太太硬生生给抹去了两个零。

苏写秋啼笑皆非,觉得这样也好。

万一被姥姥知道她每年能分那么多钱,恐怕吓得晚上都睡不安稳。

去年陆一鸣来了一次,还带了一份合同让苏写秋签字。

陆一鸣准备在花城开第三个分厂。

他们厂的衣服因为款式新颖,已经铺到了全国各地。

陆一鸣怕太招眼,把很多订单都推了,要不然生意会更好。

苏写秋挽住杜姥姥的胳膊,笑眯眯的道:“姥姥,我和振宇现在都能挣钱养家。你和我姥爷不用操心这些,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诶,好,那我和你姥爷就看着几个孩子,不给你们拖后腿。”

杜姥姥这下总算放心了,乐呵呵的回了屋。

她要去和老头子商量一下,年前回老家住段时间。

过了年就要跟着外孙去京市了,得给杜家屯的那些老邻居告个别。

辽省离京市那么远,这一走,没个一年半载恐怕回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