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80年代:我开局拍卖了工厂职务 > 第151章 沈弼

80年代:我开局拍卖了工厂职务 第151章 沈弼

作者:愤怒的大冬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7:22 来源:书海阁

(开新地图了,后面的情节来到了欧美了,所以在用港元作为基础货币就有些不合适了,所以后面的情节,关于钱财的,全部都用美元。

在这里重新写一下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美元:人民币:港元:日元=1:2:5:360

后续情节中,如果有其他货币会写明白的,后面会有一个日本广岛协议,到时候日元可能汇率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这都是情节需要,剧情中也会写明白的。

最后,在这里感谢读到这里的读者,这是我第1次写这个类型的小说,有很多可以改正的地方,大家有什么修改意见都可以提,我会在评论区回复。)

晚上天色刚刚擦黑,朱迪锐就带着王雪和几个保镖,一起前往了经常去的一家饭店——福源饭店。

进入饭店后,又是经常去的那个包间。

此时包间内空无一人,这也很正常,毕竟是请别人吃饭,朱迪锐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

在等待的期间,朱迪锐又和王雪整理起带过来的资料。

20多分钟后,包厢门被敲响了。

朱迪锐站了起来,做好迎接的准备。

果然包厢门打开后,进来的人是不是别人,正是汇丰银行的沈大班。

先是寒暄了一阵后,饭店的菜就端了上来。

然后朱迪锐就开始了敬酒。

“沈叔,这次又要麻烦您了。”

“哈哈,小锐,你这就太客气了。咱们都合作那么多次了,我对你的信誉也很是了解。

不知道你这次找我过来,又是什么事情呢?只要帮得上忙,沈叔肯定不会推辞的。”

这句话的另外意思,就是帮不上忙的,你也别开口了。

对于这种套路,这两年的生意上,朱迪锐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话不说满,点到为止。

“沈叔,这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主要是我们冬瓜集团发展的越来越大了,尤其是冬瓜食品贸易公司和冬瓜游戏公司,这两个公司有运输的需求。

我想着今后运输量会越来越大,与其便宜其他的运输公司,还不如我自己组建一个呢。

这样还更加放心一些,而且现在正处于船舶业的低谷,虽然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反弹,但是我相信船舶业的未来肯定是光明的,所以我打算在这里抄底。”

沈大班也不是浪得虚名的,仅仅是听朱迪锐说完这些后,就已经猜到朱迪锐想说什么了。

“小锐,听你的这意思,你是打算拿下董家的东方海外公司吧。”

朱迪锐听到沈大班一语道中他的想法,也没有太过惊讶。

毕竟朱迪锐调查董家内部情况的时候,肯定会惊动汇丰的。

“没错,沈叔。依我看来,董家的这东方海外公司的资产很是良性,现如今只是被船舶业的低迷给打击到了,一旦船舶行业回暖,东方海外公司立马就会价值惊人。

而且我也的确需要一个运输公司,虽然以我现在的人脉和资产,可以自己打造新的船舶。

但是运输行业,想要成立除了船,还需要有很多的船员,这些我是没办法立即培养的,所以还是直接接手,董家的东方海外公司,更加方便一些。”

“小锐,根据我的了解,东方海外公司的市值大约在4.1亿美金,而它的贷款就达到了3.75亿美金,负债率高达91%。

虽然,东方海外公司的营业能力,以及资产情况还算良好。但是大环境都在回缩,东方海外公司被我们汇丰评为不良资产,也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你真的想拿下东方海外公司的话,那我可以牵个头,让你和董家联系一下,看看怎么处理。”

“好,那多谢沈叔了。”

说完之后两人又开始了喝酒吃饭,闲聊了起来。

这次的请客吃饭,也只是双方互相交换一下信息而已,任何大事情都不可能是一次酒宴,就能谈出来的。

但这次的酒宴也不是说毫无用处,至少朱迪锐已经试探出来了,沈大班对于朱迪锐接手东方海外公司,是持支持状态的。

其实只要沈大班不反对,那么朱迪锐收购东方海外公司,就可以顺理成章了。

………………………………………………………

第2天早上,沈大班便传来了消息。

三天后,双方开始商议。

这三天的时间,朱迪锐也没有闲着,一直在催促吴瑞奇的锦衣卫调查情况。

总算在最后一天,吴瑞奇传来了消息。

董家的情况,和王雪调查的差不多,他们除了欠汇丰银行3.75亿美元外,并没有额外的欠款。

而且他们的主业是船舶业,并没有拖欠谁的货款。

而董家内部的情况,长子董建华走的是行政路线,所以家族的公司董建华只是照看着而已。

次子董建成如今,还在美国的麻省理工读书,想要回来继承家业,至少也要两三年的时间。

至于其他几个子女,没什么特别的,就不多说了。董家的内部情况还算安稳,并没有出现争夺家产的情况。

而董家旗下的那些船长船员们,则有些不安。

随着船舶业的大环境不断凋零,那些船长们仅仅只保有最基础的工资,额外的工资奖励那是很长时间才有。

董家的东方海外公司,旗下拥有各种船只149艘,总吨位达1100万吨。

其中百万吨级别的大游轮总共一艘。

10万吨以上级别的大轮船总共31艘。

5万吨以上级别的中型轮船53艘。

万吨以上级别的轮船40艘。

剩下的轮船都是万吨以下的。

各种船长、大副、轮机长,等船上的领导人才,总共有600多人,但因为这一段时间的船舶业大萧条,导致有些人退休、辞退在家。

现如今还在编的人,大概只有400多人了。

如果再加上那些船上的专业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的话,总人数就到了5000多人了。

在之前朱迪锐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印象,但是看到这些直观的数据后。

朱迪锐才明白,这种时代洪涛的卷席之下,有多少人是被时代遗忘的。

这次的船舶业大萧条,其他人或许不清楚,但有着前世记忆的朱迪锐则很清楚。

这一次的船舶业大萧条,是持续时间最长,也是最为严酷的一次。

这一次的船舶业大萧条,整整持续了10年之久,在这期间与船舶业相关的行业全部都处于紧缩状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