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80年代:我开局拍卖了工厂职务 > 第217章 中医体系的建立

朱迪锐也知道这件事情,因为师傅怕这些人不肯过来,所以就将朱迪锐发展中医的宏愿说了出来,这才吸引一大批,不愿意中医就此没落的人前来。

不过两人这关系还是很好的,当着自己的面,对师傅直接喊他老牛鼻子。

朱迪锐也只能尴尬当做没听到,很快师傅就开始继续下一个介绍。

“这位是张敬仁和陆广兴,他们两个最擅长的就是辨证和论治,这两个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具体重要的两个环节,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辨证是认识疾病,论治是针对病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朱迪锐听到这,也是明白中医中的核心,就是这辨证和论治。

辨证和论治,与针灸和开方之间的区别,就像是法与术的区别。

一个是治病的根本,一个是治病的方法。

“张神医、陆神医,今后中医体系的建立,还要二位多多出力呀。”

“我们既然愿意来,自然是想过这件事情的,你且放心就好。”

“这个是周仲英周中医,他最擅长的是儿科和妇科,在这两个方面是我的拍马也不及的。”

朱迪锐听到这里眼前一亮,这周中医是5个人中,唯一一个女中医,而且他擅长的竟然是儿科和妇科这两个方面。

一般中医,都不会接触儿科和妇科这两个方面的,而且儿科和妇科,这在中医中是会被单独列出来的。

首先儿科,儿童的脉搏和成年人完全不同,他们很是微弱,所以要确定生什么病症,需要很多经验,而且在用药方面也需要慎之再慎。

中医和西医的那种定量给药不同,中医这一般都是一人一方,根据本人的区别给单独的方子。

所以在给儿童确定方子的时候,比较困难。

再其次就是妇科了,以前的社会男女大防十分严重,主人家有事宁愿自己的女眷病死,也不愿意找医生进门。

还有一点就是中医中,有些人的思想是传男不传女,这也导致了妇科方面的缺失。

虽然已经解放很久了,但是在妇科这方面发展的也不是很快,再加上没有前人的经验。

但朱迪锐也没想到,自己运气竟然这么好,一次性就弄到了儿科和妇科,这两个方面的人才。

“周神医,本来我还在想着儿科和妇科,这两个方面该去寻找谁,没想到竟然有您这种人才。

今后我们中医学院和中医医院的,儿科和妇科就需要您来挑大梁了。

你如果在香江这边,有什么需要,你也可以来和我说,我能帮助的一定尽力而为。”

“这个没事,我在老家那里的时候,那些乡亲们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来学习我的医术。

我也是害怕这医术,在我手上断了传承,所以我才愿意过来的。”

朱迪锐点了点头,这应该是人们不愿意相信女中医的能力,而且这个时候的农村,还是很少有拜女子为师的。

朱迪锐又看向了最后一个人,之前只以为这5个人只是医术比较厉害,但没想到竟然有如此的能力。

“这位贺普仁贺医生,就更是了不得了。他最擅长的就是用毒,当然不是制作毒药的毒。

而是以毒攻毒的毒,在中医中有一位药名叫附子。附子中含有乌头碱,药性刚猛,毒性也很大,在中医典籍上明确一次用量是不能超过9克的。

但贺医生的药方很多都是含有附子,而且大部分方子,附子的含量都超过20克。在有些极端的情况下,贺医生的方子附子的含量,甚至超过了100克。

前半生贺医生使用的附子总量,已经超过了5吨,他留下的方子无人敢用,但是他治好的人却无以计数。

每张方子我都看过,简直是令我叹为观止,每每看到精妙时刻,都忍不住拍掌道贺。”

“附子这东西好啊,他种植范围广、不挑环境、保存方便,最重要的是他足够廉价。

这才是我大量用它的原因,很多百姓都没多少钱,他们可吃不起贵的药物。

我也可以给他们开人参和首乌,但是他们吃不起也没办法呀,但是附子却不同,他足够便宜,而且药效很大。

几乎是两三剂药下去,人就会好起来。而且那什么中医典籍,更是无稽之谈。

以前的医书,可从来没有规定过药方的剂量,这都是现代医生根据西医的理论,整合一下,才弄出来的三不像。这束手束脚,该如何治病?”

朱迪锐点了点头,虽然自己清楚附子这个药并不是毒药,但是他毕竟含有毒性,很多人都颇为忌惮,而且医术不到家的人,开这种药很容易让人吃死。

“贺神医,今后中医体系的建立也是需要您的出力的,至于用药方面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到时候你们倒是可以随意实验。”

和这几人见过面后,了解他们所擅长的地方,而后继朱迪锐又和他们聊起了,自己对于中医体系的看法。

首先就是建立中医大学、中医医院、中药培育基地。

所有的老中医,都挂中医大学教授和医院主任医生的双职务,领两份工资,打两份工。

当然,这其中肯定需要有所侧重,比如有些中医侧重在学校教书,偶尔去医院担任医生。

另一部分中医侧重在医院治病,偶尔去学校教几节课。

这其中的分寸把握,朱迪锐就交给了师傅和这5位老中医。

最后和几人商议过后,中医大学的大学生的学位顺序,从低到高依次是学士、硕士、博士。

而学习年份定为了5 3 3,也就是大学读5年,而后硕士、博士各读三年。

大学5年,主要学习中医的所有方面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断、针灸、药剂、按摩、中草药……………

这只是全方面的了解一下,并不过于深入,相当于古代那些医生刚过学徒期。

而后就是硕士,这个时候就需要选择某几个方面进行精进,会挑选老师,而后跟着老师在医院里学习。

并不自己诊断和开方子,最多在老师的关注下实习一下。

这个时候就会深入学习,开方子、针灸、推拿等等方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