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80年代:我开局拍卖了工厂职务 > 第300章 第1批工厂子弟毕业

“老板,这个任务我接下来,具体的目标是什么?需要买多少架回来?预算大概是多少?”

朱迪锐听后仔细思索了起来,一台战斗机的成本大概在500万美元左右,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可能会在1000万左右。

“没有什么具体目标,有多少我要多少,最好将成本控制在800万美元,我给你的底线是1000万美元,如果超了这个价格那就再考虑吧。

还有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将战斗机的图纸和技术买下来,也不一定直接买,可以走些后门。”

李家汇点了点头,接受了任务。

其实这个任务,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到了现在苏联那里,已经很是困难了。

如果不是朱迪锐这边的物资输入,那么苏联早就开始出现,缺物资的情况。

前世那个罐头换飞机,也就是在这2年的时间。

………………………………………………………

7月2号。

冬瓜电子制造工厂,工厂学校。

工厂的子弟学校,自从1984年朱迪锐宣布,成立到现在已经有三年时间了。

因为16岁以后的孩子都选择加入工厂,而不是选择进入学校,所以工厂的子弟学校并没有高中部。

工厂的子弟学校,1984年朱迪锐设立的只有小学和初中部,初中部也只从初一开始招生。

如今三年过去,第1届初中生也已经要毕业了。

朱迪锐已经将这些工厂子弟,当成自己人未来的班底,所以这一次毕业,朱迪锐也自然到场了。

朱迪锐到场的时候,学校操场上学生都已经站好了方列,一眼望去人山人海。

朱迪锐向着身旁的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说道。

“方校长,这操场上这么多人,是所有学生都到了吗?”

方校长看了看操场,很自豪的说道。

“老板,咱们工厂第一子弟学校的学生都已经到场,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都在这里了,总共5356人。

这期中九年级,今年毕业的学生总共有646人,主席台下方跑道上的那个方列,就是这一批毕业的学生。

老板,要不你上去说几句话,鼓励一下这些孩子们。”

朱迪锐看过去,发现这600多人穿的很是正式,一个个穿的都是小西服。

“方校长,你这准备的还挺充足的嘛,行,你们先讲讲完之后,我再来收个尾。”

方校长看着很是激动,点了点头就示意,主席台上的年级主任开始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回顾过去,我们取得了很多令人骄傲的成就,这与每位老师和同学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展望未来,你们将带着母校的祝福与期望,踏上新的征程。愿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愿你们用青春的激情与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听完年级主任的讲话,朱迪锐不由的心中叹道,果然不管是哪个年代,这种领导讲话就是磨磨蹭蹭的。

但是这年级主任已经开始讲话了,朱迪锐也不好打断他,避免影响他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但是朱迪锐也不能什么事都不做,他今天除了这第一子弟学校之外,还有其他两个学校呢。

“方校长,这位主任的讲话很好,充分彰显了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成绩和对未来的展望。

但是这话语有些太多了,我接下来还有两所学校需要过去呢,你们这可要抓紧时间了。

这么大的太阳,孩子们应该也等急了。”

校长听到前面还满脸的高兴,但是听到朱迪锐后面的话,也是尴尬了起来。

果然,后面的几个领导讲话都十分快速,都是十几句话就结束了。

到了朱迪锐讲话的时候,朱迪锐自然是没有忘记画饼。

“各位同学们,不管你们是已经毕业还是即将毕业,或者是还在学习当中。

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好好学习,这样才有一个好的未来。

我也不说其他的,就说说你们的未来吧。

你们当中只要是成绩好的,能自己考上香江大学,那么毕业后就能直接进入集团工作。

你们起步就会比你们父辈要强,他们只能从普通工人开始,但你们可以直接从小组长开始。

你们的提升速度会十分快速,也会进入集团的重要部门。

就算考不上,那也不要担心,我们集团涉及的地方方方面面。

体育强的可以去练武,等到你们毕业后,可以去我们集团的安保公司。

研究能力强的可以深造,我们集团就有好几个大型实验室,这些都是世界顶尖级别的。

……………

就算没什么特殊的天赋,只要你们足够努力认真,那就足够了,我们工厂即将开办一家中医中专,在高中就开始学习中医理念。

成绩最好的一部分,可以直接进入新加坡的中医大学。

之后的工作我们都是直接分配,这样也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哪怕什么都不行,你们只要完整地经历9年教育,那么初中毕业后,也可以直接进入我们工厂,也是直接进入小组长。”

果然这些孩子们不喜欢听假大空的东西,之前学校的领导讲话的时候,这些孩子们都是蔫头耷脑。

但在朱迪锐讲话的时候,这些学生们听得格外认真,不说朱迪锐是大老板,就说这毕竟是他们的未来。

在朱迪锐说完话,操场上发生了剧烈的掌声。

………………

而后朱迪锐又去了另外两个学校,分别是工厂第二子弟学校和工厂第三子弟学校。

朱迪锐说的话都差不多,学生们的反应也是一样的。

……………

最后经过秘书的统计,三所学校今年的初中毕业生总共有1324人,其中能进入高中的只有300人。

之所以初三学生这么多,也是有原因的,只要在13岁到16岁之间的,全部都花到了初一。

那些工人的孩子,基本没上过什么学校,他们的文化程度有高有低,所以朱迪锐当初开学的时候统一弄到初一。

这样也能方便教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